中小学名师的素质结构研究述评
2016-05-14李红霞
李红霞
【摘 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尖端人才,对普通教师起着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提炼名师所具备的有共性的素质,为普通教师提供可参照的范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名师素质结构,在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找到其共性和个性,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名师;素质结构;述评
教师是教育中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要求教师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些名师,他们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是普通教师学习的榜样。名师具有哪些素质结构,与普通教师素质结构的共性和个性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研究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分析名师所具有的素质结构,找到二者存在的共性与个性,并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一、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
1.素质
“素质”就其含义来讲,是指构成某一事物的要素(元素),即反映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成分或特征。人的素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遗传所赋予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基本特征。从广义上来看,是指构成一个社会的人所具备的各种要素,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指人的本质和人的质量而言。①从素质的构成来看,伯叶特塞思(Boyatsiz)提出素质的洋葱模型。②最外层为环境,从外向内依次为技能和知识、自我形象社会角色和态度价值观、个性动机。圈内和圈外是相互影响的。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专业素质首先是指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知识掌握状况,其次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充分认识、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要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统一起来,加快高教体制改革步伐,做好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工作。③专业素质是指要能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身心素质不光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面对挫折、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从素质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部分。④专业素质主要的是指有丰富的知识,班主任首先是教师是知识的富有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⑤由此可见,不同的专业对于专业素质的要求不一样,具体的专业要求要根据实际的职业或专业来定。本研究主要研究教师的专业素质。
3.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指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结合,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以一种结构形态而存在的。⑥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表述,不同的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整理。叶澜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分为:专业精神、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育智慧。⑦王卓、杨建云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分为: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教育专业精神。⑧李崇德、申继亮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分为: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和策略。唐迅分为:社会文化心理素质、教育专业心理素质、人格心理素质。朱宁波分为: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艾伦分为:学科知识、行为技能、人格技能。林瑞钦分为: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精神。饶见维分为:教师通用知能、学科知能、教育专业知能。姚志章分为:认知系统、情意系统、操作系统。唐松林分为:认知结构、专业精神、教育能力。⑨
由此可见,对于教师专业素质大致分为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专业技能(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专业情意(专业信念、专业情感、专业性向、专业自我)。⑩教师应具有不同的专业素质,从更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生成内驱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源源动力。
二、关于名师素质结构的研究
1.名师
什么是名师?“名师”一词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初见秦》中。这里的“名师”是指精锐的、著名的军队。《辞海》中对“名师”的解释是“有名的老师”。在古代对名师的成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他们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凭借自己的学识、人品、声誉而逐步获得的一种社会认可,是他们个人社会地位和荣誉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名师的定义逐渐深化。郭华认为,“名师”关键在于“课”,在于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是否有可彰显的教育话语体系。?童富勇和程其云在《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师的调查》中提到,“名师”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影响力,而且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师。?基于前人对“名师”的理解,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在《中小学名师培养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评析》中进一步说道:“名师”,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具有人格魅力、见解独到,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突出贡献,形成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因此,“名师”的出现,引起了学校、家长、学生,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名师”的选拔、培训、管理、评价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名师内涵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名师”内涵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意义。但在现代社会中,“名师”的称谓更多的融入了多元化的含义。?
2.名师素质
林群,余桥(2014)在《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素质特征分析——以小学语文名师戴建荣为例》中写到:名师素质是指名师能够成名的特有的素质,是指他们具有的普通教师所没有的某些素质,或者是他们在某些素质方面比普通教师做得更突出、更成功的素质。?
3.名师素质结构
段胜利(1996)在《实施“名师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和提高》中写到:教师应有高现代政治素质、高品德素质、高业务素质、高现代身心素质。?康万栋(1998)在《名师素质浅谈》中提到;教师素质为:第一,热爱教育,执着追求;第二,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第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第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第五,教艺精湛,风格独特;注重学习,勇于探索。?赵桂梅(1999)将其分为:政治思想素质、文化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张学忠(2005)在《我心中的名师核心素质》中将其分为:高尚的师德修养、高超的教育技能、高远的开拓精神。?戴建国(2013)在《名师基本素质特征分析》中提出:高尚的师德,是成为名师的基本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本领,是成为名师的能力条件;强烈的进取心和持久的学习力,是成为名师的品质保障;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的信念,是成为名师的动力支撑;在反思与研究中凝练思想,是成为名师的助推器;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为名师的催化剂。?林群,余桥(2014)认为名师的素质特征为:第一,具有执着的教师职业理想和真挚的教师职业情感;第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三,富有情趣且充满美感;第四,富于创新且灵活多变。
由此可见,名师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具有本身应具有的教师专业素质外,还具有其特殊的素质结构。从不同专家、学者们不同的研究视角发现,对于名师的分类不同,其所承载的内涵不断深化,对于素质结构的表征越丰富。
三、存在的共性与个性
1.共性
将教师专业素质和名师素质综合来看,名师在普通教师一样,要有最基本的专业素质,但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具有高的各方面的素质。名师较普通教师而言,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二者的共性在于:第一,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储备量,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第二,高超的专业技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表现突出。第三,具有专业情意,有高尚的师德,为人师表。第四,具有崇高政治思想、职业理想、职业信念。
2.个性
从名师的本身的丰富的内涵出发,名师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发现名师相较普通教师来说,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一些个性。第一,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读书学习反思,终身学习为信条,并且身体力行。第二,教学技能艺术化,教艺精湛,在此基础上仍不断与同行交流、跨校、跨地域、跨学科,时刻武装自己。第三,有崇高的师德,并能带给学生、老师、同行等正能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时刻趋于完善。第四,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沟通,形成一股合力。第五,身体、心态时刻保持阳光,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源头上把握教育的质量,在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形成阶梯化的递进素质层次,在学习和参考名师的范例,为普通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连榕.教师专业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②Boyatsiz R E.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1982:21.③夏英男.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
④杨建宇,胥留德,秦德先.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博士素质建构浅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⑤杨爱青.班主任如何应对素质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⑥连榕.教师专业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⑦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
⑧王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诠释,教育科学,2004(5):51-53.
⑨连榕.教师专业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⑩连榕.教师专业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郭华.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从对五位名师质的研究中谈起.中国教育学刊,2008(8).
?童富勇,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师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0,02:64-68.
?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中小学名师培养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评析[J].教学与管理,2013,34:24-26.
?王雪.严秀英.国内中小学“名师制”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5.
?林群,余桥.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素质特征分析——以小学语文名师戴建荣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52-155.
?段胜利.实施“名师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和提高[J].教育改革,1996,01:46-48.
?康万栋.名师素质浅谈[J].天津教育,1998,11:26-27.
?赵桂梅.实施“三五七名师”工程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J].吉林教育科学,1999,08:33-34.
?张学忠.我心中的名师核心素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04:14-15.
?戴建国.名师基本素质特征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3,01:18-20.
参考文献:
[1]Boyatsiz R E.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1982:21.
[2]段胜利.实施“名师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和提高[J].教育改革,1996,01:46-48.
[3]康万栋.名师素质浅谈[J].天津教育,1998,11:26-27.
[4]赵桂梅.实施“三五七名师”工程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J].吉林教育科学,1999,08:33-34.
[5]夏英男.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
[6]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
[7]杨爱青.班主任如何应对素质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8]王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诠释,教育科学,2004(5):51-53.
[9]杨建宇,胥留德,秦德先.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博士素质建构浅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0]张学忠.我心中的名师核心素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04:14-15.
[11]连榕.教师专业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12]郭华.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从对五位名师质的研究中谈起.中国教育学刊,2008(8).
[13]童富勇,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师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0,02:64-68.
[14]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中小学名师培养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评析[J].教学与管理,2013,34:24-26.
[15]戴建国.名师基本素质特征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3,01:18-20.
[16]林群,余桥.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素质特征分析——以小学语文名师戴建荣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52-155.
[17]王雪.严秀英.国内中小学“名师制”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