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途径探索
2016-05-14陈江媛
陈江媛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上海若干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任教师进行访谈,了解目前上海高校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开展方式、优势、限制。梳理了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开展的方法,借鉴其他高校有效方法,寻求突破的途径,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课外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探索,近十几年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各大高校在近十几年内基本完成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工作。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一般负责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学生心理课程教学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中,心理咨询较多是面向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在学生中可以较为广泛地开展,但由于局限于课堂,形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其成效。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可以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展,其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有力的补充。
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当中,会经历人际交往、学业、自我认知、恋爱、就业、社会适应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心理健康。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可能遇到一些成长性困惑,但这些成长性困惑并非一定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才能够解决,朋友与同学是他们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最好也是最大的资源,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是让他们发挥朋辈心理互助的作用,促进学生成长性问题的解决。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情况,梳理目前高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模式,本研究就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相关内容,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开展的状况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借鉴其他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经验,寻求突破途径,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成效。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现状
以上海高校为例,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基本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基本有如下几个层面:
心理咨询中心层面:大部分上海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归学生处管理。咨询中心通常会定期举办一些直接面对全校学生的活动。同时咨询中心每年针对大一新生选拔各系心理委员,开展培训活动,指导心理委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工作,建立心理健康三级网络机制。
学生社团层面:学生心理社一般挂靠团委,由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作为一个学生自主运作的团体,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要,更有主动性。
班级层面:班级是学生归属的基本单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优势
1.课外活动有助于形成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团体,获得人际支持
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一部分是以团体的形式开展。团体不仅能够协助人们达成目标,而且可以满足人的多种心理需要,如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满足自尊、增强自信和力量感等。团体活动不仅具有教育与发展的作用,也有预防与治疗的功能。运用团体活动的理论与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有心理困扰的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协助希望不断成长的人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团体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同时有助于深化对自己的认识,学习社交技巧,提高生活质量,更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2.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师资队伍专业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基本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较为丰富的课外活动经验。有抽样数据显示,上海所有高校心理咨询师全部持证上岗,不少咨询师持有“双证”,即同时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上海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专业资质证书。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资质证书者占69.6%,持有“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占77.5%。博士研究生学历占14.7%,硕士研究生占72.5%。
3.大学生自主性得以发挥
进入大学后,学生自主的时间增加,除了学业,能够有更多时间关注于自身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学校在成绩之外,也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学业压力下降后,能够有更多的经历投入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三、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存在的困境
1.教师时间精力的限制
虽然上海市教委10年前就规定专职咨询师与大学生的比例为1∶3000,然而达到这一比例的高校仍然寥寥无几。根据数据统计,上海66所高校60余万大学生,专职心理教师只有127人。
教师队伍分布情况未能达到良性的结构,目前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是全国领先水平,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队伍的现状需要发展。2014-2015年度《上海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调查研究》课题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以年轻人为主体、以女性为主、职称偏低,从业时间偏短。
2.教师角色冲突
心理教师常常承担多项工作内容,如学生心理咨询、心理相关课程的授课、学生课外活动等,特别是心理咨询有其伦理规范,如果有学生同时是咨询的学生又参加教师领导的课外活动的话,对教师来说,需要同学生建立多重关系,对教师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要求就会比较高。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心理问题学生,对大多数健康学生的发展关注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压力增加,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对于健康的学生的发展性关注的还是比较少的。工作主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开展较少,难以满足大部分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展望
1.保障经费到位,提升硬件设施
目前上海各大高校基本按照生均10元的比例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经费,用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目前上海高校中,基本都配备有团体活动室、沙盘、宣泄人、心理剧道具、放松椅、团体活动器材箱等活动设备与器材。场地与设备的配备,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基本保障。
2.重视师资软件
师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资源,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招聘的要求基本都达到硕士以上,心理相关专业,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等专业硬性要求。
但心理咨询中心事务繁杂,很多心理老师反馈需要除了需要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心理咨询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任务之外,还承担着许多行政方面的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都不够充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师资投入方面还有待提高。
3.重视新媒体的作用
借助于新媒体的平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也成为许多高校开展心理工作的方法。许多高校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关注微信平台,即可收到心理咨询中心的推送的相关信息。通过新媒体方式,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4.加强校际间合作
目前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大多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比较少。数个大学聚集的大学城相对有优势,师资、教学资源、学生资源等方面能够互通有无,促进资源的利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以松江大学城心理健康教育为例,高校能资源共享,不定期举办心理活动,如咨询案例督导、教师培训、学生心理活动以及医教结合活动。给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互动提供了参考。
5.发挥教委等组织机构的作用
教委等组织机构在学校之上更高的一个层面进行管理和协调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目前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是作为教委下属机构,负责管理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统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曾堂.上海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2]潘小军.课外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