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的形态问题
2016-05-14杨茜
【摘要】关于汉语是不是具有形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中很具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占主流的三个观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通过与欧洲、印度等语言的对比,分析了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的种种表现,然后阐述了造成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汉语;有形态;缺乏形态;无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汉语的形态问题的主流观点
在欧洲、印度等的语言里有明显的形态变化的标志、词缀等,那么,汉语是否具有形态变化呢?这成为语言学家们的一个研究热潮。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观点:第一种是以朱德熙、高明凯等语言学家为代表,他们认为:汉语没有形态。第二种是吕叔湘先生为代表,他认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第三种是以方光焘、胡裕树为代表,汉语具有广义的形态。
朱德熙先生认为:汉语不像印度、欧洲等语言那样,人称、时态、词性等的变化有明显的标志。朱德熙先生这里所说的形态是比较狭义的时态,确切的来说是指每个单词在构造时结构的变化规律,它和语法、构词方法等有紧密的联系。而在汉语里,在表示时态、人称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是通过一些字词的重新组合来表达出此类意思。
吕叔湘先生认为:由于汉语中没有特别严格的形态变化,因此特别容易出现歧义。在吕叔湘先生看来,所谓“特别严格的形态变化”指的是像英文里那样,要表示过去式,一般只需在动词后添加“ed”;表示进行时,一般只需在动词后添加“ing”等;但是他并不否定汉语里有类似于形态变化的词语,经常出现在汉语词语后的“子”“头”“儿”等。他认为即使这些算得上形态,但并不能说明汉语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对发达的形态,因为汉语中出现形态的变化是少之又少。因此,准确地说应该是:“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有形态变化,但不丰富。比如汉语中某些动词和形容词能够重叠,这就是形态变化。但这种形态变化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动词和形容词都能重叠.。
方光焘先生认为:如果把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印欧语言中的形态,另一种是汉语中的形态,那么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他认为,形态是一种比较有标志性的表现形式,有明确的结构构造规律,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广义的形态”了。我认为,方光焘先生提出的广义的形态有助于整合汉语中复杂的语法体系,既然汉语中缺少形态,那么就只能通过广义的形态来辨别词性、时态了。
二、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
由于对“形态”一词的理解不一样,就造成了对同一问题不同看法的现状。所谓形态变化(morphological change)是指语言单位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产生的变化。具体可以分为:内部形态变化和外部形态变化两种。内部形态主要包括:①同一个词的变化。比如:英语中的单数变复数需要加s或es;第三人称单数、进行时、过去式等的变化。②词性随词形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英语中动词变名词需要在动词后加-er;名词变形容词需要在名词后边加-ful;表示肯定意思的词变表示否定意义的词需要在表示肯定意思的词前 加-in等等,这些变化都是相对来说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也就是前边提到的、汉语比较缺乏的外部形态变化。各位语言学家正是因为内部、外部的不同的出发点才造成了不同的观点。
三、个人观点
个人认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虽然汉语中有像“子”“头”“儿”之类的字出现在某些词语之后成为后缀,但很多情况下这些词的出现是有一定意义的,并不是只是作为虚词出现,而且,这些词并不是通用的,不具有普遍性,更不能对相同词性的词进行类推。因此,不能因为极个别的词的出现,就认为汉语具有形态。
此外,汉语中讲究词语关系、构词方式和语义。在汉语中,一句完整的话是由主、谓、宾组成的,当然还会有很多的虚词、助词等其他成分,其意义的表达需要多个词语组合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改变其中的词语,那么整句话的意思都有可能改变。在古代文言文中,没有标点符号,人们通过语义来进行断句,也正是因为语义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才会那么深厚。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巧兰.例析新乐方言中常见词缀的用法及特点[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
[3]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暨南大学,2007.
[4]徐波.宁波方言形容词摹状形式──兼议汉语的形态变化问题[J].语文研究,2001(3).
[5]兰清.现代汉语后缀“子”构词规律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作者简介:杨茜,女,1985年生,讲师,从事工作的专业、范围:语文学科专任教师。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