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成就精彩
2016-05-14朱和银
朱和银
【摘要】文章因细节而生动,课堂因细节而精彩。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善于解读课文的细节部分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使教学提领而顺,让课堂充满灵性。
【关键词】细节;解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聚焦画龙点睛处,让工具人文齐飞
例如,《儿子们》这篇课文的结尾: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作为儿子要学会孝敬父母。但是让才上二年级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感悟,明白这个道理,却是一个难点。在解读课文时,我发现作者在行文中前面是介绍孩子们翻跟头快,唱歌好听,可是在结尾,换成儿子。从“孩子”到“儿子”这个称呼的变化,不是作者的兴之所至,而是其匠心独运,抓住了这个细节,教学的突破口也就找到了。于是我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1.老爷爷明明看到的是三个孩子,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让学生结合上文,明白前两个孩子只知道尽情展现自己,而第三个孩子看见妈妈很累,主动帮助妈妈提水,这就是“孩子”与“儿子”的区别所在。
2.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乌鸟思情等知识,明白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3.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怎么孝顺自己的父母呢?用“当父母 的时候,我会 。”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从上述设计中可以看出,细节犹如剥笋,每“剥”一层,就有新鲜呈现出来。在我们辨别“儿子”与“孩子”的过程中,侧重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在理解“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则是人文性的体现;至于在最后一个说话训练中,达到了“阅读共应用一色,工具与人文齐飞”的效果,人文性与工具性孰重孰轻,还须争论吗?
二、瞄准关键词句处,让教学提领而顺
例如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是作者却偏偏把它单独成一段。作者这样的处理是值得玩味的,其实本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宋庆龄舍不得的就是这两棵樟树,所以哪怕房子再小,哪怕是周总理劝,她也不愿意搬走。她为什么如此青睐这两棵樟树呢?这不由让读者纳闷。
既然文章是围绕这句关键句来写的,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可以围绕这句话来展开,在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宋庆龄舍不得的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这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随着教学的深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多样。学习第一部分,学生明白这是宋庆龄喜爱的两棵樟树;学习第二部分,学生知道这是两棵生命力旺盛而又香气永存的樟树,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也就是希望自己做像樟树一样的人;学了最后一部分,学生懂得这是象征着宋庆龄高尚人格的两棵樟树。赞美了宋庆龄像樟树一样生命力强,气节永驻人间。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总结成一首小诗:
独怜樟树院中长,
蓬蓬勃勃生命强。
香气久存防虫蛀,
树下留影人流芳。
三、品读矛盾冲突处,让学生彰显智慧
在《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有两组反义词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组是“轻”和“重”,一组是“笑”和“泪”,于是我就细细揣摩蕴藏在于背后的情感。母亲的身子轻是因为生活的担子太重了,母亲用那么轻的身子却无怨无悔地承担着把孩子抚养成人的重担,是多么可敬的母亲啊!而孩子真诚地感谢母亲时,她却仅仅是“笑了笑”,那笑的背后有不好意思(因为边上还有护士),有宽慰(因为孩子知道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有嗔怪孩子小题大做(因为她认为这是母亲理所当然应该做的)……可是当儿子仅仅只是抱了她一次,母亲却流泪了,这“泪”又是多么意味深长啊。自己那么辛苦地把孩子抚养大,个中甘苦唯有心知,但是她却咬牙挺过来了,没有流一滴泪。可是孩子只是微不足道地抱了一次,自己就满足了,就感动了,就流泪了。甚至为了不让儿子过分操心,还假装睡着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两组强烈反差的反义词居然隐藏着如此深沉的母爱,在教学设计中怎么可以轻易放过呢?于是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母亲的“身子轻”?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母亲的“担子重”,从这一“轻”一“重”中,能体会到什么?在引导学生体会“担子重”时,不仅要认识到母亲用不满80斤的身子挑着100多斤重的东西,还要明白母亲生活中的“担子”有多么重。
2.母亲在什么情况下“笑了笑”,在什么情况下流泪了?在这一“笑”一“泪”中,你依稀触摸到母亲怎么样的内心?这样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明白,母爱并不是空洞的,它无处不在,付出的很多,却从不需要回报。指导学生用“母爱是 ”来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母爱,把抽象的母爱具体化。
3.把“母爱”反过来读,那就是“爱母”,母爱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是,乌鸦知道反哺,小羊知道跪乳,我们怎能不爱母?找一找,文中写了作者怎么“爱母”的,我们又该怎么爱母呢?这是在前两组反义词基础上,我提炼出的第三组反义词,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学会感恩。
四、咀嚼可有可无处,让课堂充满灵性
《爱因斯坦和小姑娘》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小姑娘不厌其烦地教了爱因斯坦穿着以后,问爱因斯坦:“你能做到吗?” 爱因斯坦却回答:“也许能。”一个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对于别人教他穿着以后,居然他在回答“能”的前面还加了“也许”,这“也许”两字蕴含着什么呢?咀嚼爱因斯坦回答的这三个字,确实耐人寻味。于是我围绕这个细节,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师:假如你听了小姑娘的话后,你会怎么回答?
生:能!
师:可是爱因斯坦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也许能。
师:爱因斯坦和同学们的回答相比,多了“也许”两个字,“也许”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可能做到,可能做不到。
师: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能做不到这点小事吗?这两个字好像多余的,可以删除吗?
学生沉默了一会。
生1:好像不能。
师:既然不能删除,那么从“也许”这两个字中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生2:说明爱因斯坦很诚实,因为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于科学研究中,所以没时间关注生活小节。
生3:也许爱因斯坦被小姑娘认真的样子逗乐了,突然间童心大发,跟小姑娘开起了玩笑。
生4:说明爱因斯坦也很可爱,在我印象中科学家都是不苟言笑的,没想到他也那么随和。
……
“也许”这个词,在整篇文章中是细枝末节,也许是可有可无的闲来一笔,但是通过爱因斯坦和学生自己回答的比较,触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对爱因斯坦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来源于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的习得,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悟,又使学生领悟了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可见,在课文中,有的看起来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词,甚至很容易让我们忽视,然而仔细咀嚼,其实可以发现,这些“闲来一笔”在给我们透露出许多信息,在教学中关注这些细节,能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课堂就会充满灵性,活力四射。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老子也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把握住课文的细节,就能倾听作者的心声,根据细节进行巧妙的设计,我们的课堂就会扎实高效。但是,要对课文细节准确而深刻的解读,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语文素养;要把课文细节细腻地呈现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师拥有了这两种素养,又何愁不吸引学生?我们的课堂又怎么不精彩呢?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