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
2016-05-14李洪敏
李洪敏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工具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质量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受到情操和品德的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课堂中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教师的权威,抹杀学生的个性。而阅读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培养孩子们勇于质疑的能力,更是让他们动动脑子就可以展示自己才华,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更是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能够表达,不能理解的要敢于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认真记,失去自我。
当然民主的课堂,并不是放任放纵放手不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引导总结、提升、拓展,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自己在动甚至在玩。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有可能是肤浅的,如果他们的思维不能得到肯定,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愿意作课堂内容的记录员。我们要让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大胆地让学生参与。
二、问题要有层次
特级教师李观博有言:“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这靠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在问题设计上力求让各个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探索的乐趣,唤起每一个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一)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我们习惯于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延伸的问题,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自由的思维空间。或者给学生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让学生自己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去设计问题,自己去探寻答案,自己在探讨分析中总结规律。
(二)教师要及时引导、提升
阅读的目的是读懂文章、理解层次、理解语言、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内容与主旨情感与思想意义的把握;阅读文学作品,还要能进行鉴赏和评价。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完全自己把握,基础中等以下的学生可能会不知所从,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阅读的思路“粗读—→精读—→研读”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尽可能自己的专长。在教学设计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要能够得以基本解决,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均能得到展示锻炼。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它的训练必须依照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同时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一)积累基础
积累的内容有字音、字形、汉字等;要较准确地把握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各种语言修辞的特点;能够自己根据自己理解阅读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思想感情,为理解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名言警句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很大作用。
(二)学会提问
有效地利用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中学语文。引导学生提问文本:如“文章交代了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的表现手法语言含义”等等;学会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 等。
(三)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文段,让学生在阅读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文化知识、语言知识,进行基本文段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分析作品,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中学生具备初步的评鉴能力,因此可培养对人物形象、情节、某一观点能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合作——创新”式学习。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并写出感受、评价。合作研讨要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质疑。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起好组织指导作用,还要适时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发散思维和开创性思维。创新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内容与自己的相关的生活经验、情感等联系起来,提炼不同的内容。教学中对学生思考和思维拓展的灵活考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做出客观的评价,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见解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阅读关系到各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逐渐领会、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要通过必要的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还应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这要受学生的个人能力、学习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必须循序渐进。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