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模式探究
2016-05-14曾木荣
曾木荣
出读材料。这些材料大都选自目前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但考虑到学生目前的接受程度,我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精心的选摘。尽量选择那些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学术严谨的材料。要求他们群策群力,共同阅读,形成成果,在课堂上由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成果。
前期工作布置完毕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持续的跟踪。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不如高二文科班的学生。为了使他们的探究成果能在上课前及时完成,教师的跟进是必需的。我的做法是每天下午放学后,找到各小组的负责人,依次向他们了解探究的进展,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借此机会,也可以及时解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如此,就可以准备上课了。一学时45分钟,其中30分钟用于学生报告和讨论,15分钟用于教师的引导和总结。第一部分,教师进行新课导入。第二部分,请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上台汇报探究成果,汇报完成后,其他小组就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或听完后仍有不解的问题,向这一小组提问,作报告的小组集中讨论后回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既要维持好课堂问与答的秩序,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恰当总结,甚至要在此基础上追问,不断挖掘教材的外延,拓展教学内容。第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性点评,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并创造条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所展现的成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学生资料查阅之广、史实建构之完整、观点概括之精当可以说是出乎我意料的。可以说这堂课充分发挥了他们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不重探索”的缺陷。下面就简要阐述学生对教材内容解读的精彩部分。
探究重返联合国的学生查阅了大量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超出了我所给材料的范围。通过对张绍铎的《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一文中材料的解读,他们得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也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一个因素,并指出这仅仅是外部的促进因素,根本还是在于中国自身国力的增强。这样就丰富了学生对中国重返联合国背景的认识。
探究中美关系解冻背景的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认真细读,从中理出了一个理解中美关系解冻背景的理论框架,即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国际大三角关系,并具体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三国间两两之间的关系。这样深刻的分析,足见他们课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这是其主体性充分发挥的体现。
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学生以时间为轴,一步一步地展现了中美走向正常化的过程,详略得当。
探究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学生用漫画的形式演绎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富有创意,使历史生动活泼了起来。课堂气氛随之带动起来,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事半功倍的。
学生主体性学习模式在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则看似沦为了配角,实则不然,这种模式下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既要有广阔的知识面,能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最具可读性的学术前沿材料,又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总结能力和组织能力。唯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正确的发挥,而不是无的放矢。
主体性的学习模式,笔者认为课前的准备过程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从中获得的也许比课堂上更多。以本课为例,他们就在准备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学术锻炼:学会了如何寻找材料,解读文本和构建一个叙述框架。这些对于培养他们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是极为有益的。
一堂课中,既要展现学生主体性,又要体现教师的拓展和总结能力,避免“生强师弱”局面的出现,两者角色的比例拿捏问题,笔者还需不断进行实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