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在古城墙的边上

2016-05-14胡嘉恒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古城墙城墙古城

我静静地走在平遥古城边上。

“相传平遥古城墙始建于2700年前,现周长6.4千米的砖石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改造而成。外观呈长方形,东、西、北三面俱直,唯南墙蜿蜒,形似‘神龟,真是‘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依此为胜……”导游流利的解说并没有吸引多少人的注意,大家忙于拍照,人群与人群相互交织,闪光灯在寻找最美且最能证明“我”来过此地方。而我,踽踽独行,依旧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古城边上,倒是身旁的导游安静了不少。

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风吹拂着城垛,远处的黄土地被风吹起尘沙。我仍然不顾一切地闲庭信步,抑或近似“凌波微步”,但越走越心惊,似乎一走便会失去什么。而当我驻足停下时,也依旧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沉淀,唯一的感觉仅仅是脚下的砖石有些坑洼,没有公园里林荫道走着舒坦,其余便与在公园散步和城中兜风没什么两样。

哦,或许是因为这座城太轻了。

是的,整座城都太轻了。虽说隔几步会有一块盖着“一〇九二”字样且有些模糊不清的砖,可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为?又有何意义?只怕已不明晰。除此之外,我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时间的烙印。

文物之所以称之为文物,是因为其承载着时间与生命的厚度,讲述着一场如歌如泣的爱情悲剧,亦能描摹一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它必然应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许残缺如圆明园,那是时间的洗涤;抑或凋败破落如曹家大院,因大火三院独存其一,那是历史的冲刷。但几经战火留存千年的一座古城,我却想把它形容为“一个用微微泛黄的纸张包裹的瓷娃娃”。当你站在古城墙的脚下,一股恢宏厚重的历史气息似乎穿越明清王朝扑面而来,让你为之震撼,心驰神往;而当你想要用脚步丈量历史的积淀,用手指感受世事的沧桑时,却发现一切又全然不同。较为精致的砖石只有石质本身的粗糙,既没有时间在其上精心地打磨,也没有风霜雨雪对其日夜地雕琢。城垛上没有一丝杂乱的尘土,而落灰只有感叹北方这种“一日风起半寸尘”的天气了。

至于“五步一垛,十步一阁”,听起来,战时全城人都井然有序,一致对敌,外面敌军来犯,黑云压城城欲摧,炮声隆隆声震耳,内部团结守城,甲光向日金陵开,提携玉龙为君死。时代遥远,这些已全凭遐想,终不能得当时全景,倒是眼前状况实为滑稽:剑楼中堆积着打扫工具,旁边立着两尊弓箭手以及打更人的铜像;火炮被摆在中央,虽看似锈迹斑斑,却有跨越时代的沧桑,但另一侧负责拍照洗印照片的广告牌大煞风景。

无奈,遥岑远目,能看到远处护城河的冰封,有“凭阑纵目雄关外,遥见亲朋带笑还”之感,徒增不少阖家团圆的喜庆之乐。但近前便是诸多商贩,嘈闹与喧嚣并存,吆喝和叫卖同在,我不知道曾经的古城是不是也似这般繁荣,不过正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股伤感悲凉之意便油然而生。

我继续环城而行,心中放下了沉重多了些轻松,不去追溯历史,只体悟世间的繁华。人生无非两件事情:学习体验生活和体验生活。既然无法领悟“折戟沉沙铁未销”的体验,在这古城内过尽千帆却又皆不是,想必也是很好。

下方是摩肩接踵的人群,东西南北的人流往复出入。在动感的音乐中感受都市的气息,在淡淡的清香中品味茶道文化,再来一串油溢喷香的牛肉消除游玩的饥饿,叫一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享受味蕾的跳动。烟雨楼下,聆听楼上筝音袅袅,曲调幽怨,如燕过水面,风入帘栊;如冰雪凝琼枝,摇摇不堪负;如急雨压花蕊,盈盈将欲落。从古城墙上,俯瞰城下芸芸众生,人山人海,如京都繁华,大唐盛世;如钱串百株数,财源滚滚来;如吾皇令天下,四方俱来朝!

太阳已渐渐西沉,我已走完了整座城墙。背靠着后方市井的繁华,面对夕阳沉醉的余晖,我心已神游,俯瞰整座古城,俯瞰辽阔的黄土高坡上这座小小的城。

我想,我不应那么执着地追求什么了,不应非要寻找那些残存的时光给予古城的记忆。

毕竟,时间流逝,万物更迭。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因而,近千年的时光亦能让后来的我感受不到曾经或许恢宏壮阔,或许霜重鼓寒,或许“长烟落日孤城闭”,或许“登阁可见百万兵”的一切。可是“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不应俯视那扎入繁世享受人生的人,毕竟光阴如潮,大浪淘沙,缘深缘浅,缘聚缘散,不该说来古城就非要通过这跨越时间的建筑感受遥远的曾经。人生短暂,只争朝夕,享受当下,快哉快哉!

再睁开眼,夜幕已经降临,我轻轻地走下城墙,离开,融入漆黑夜色。

搜一搜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山西平遥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又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写作箴言

关于写作,简单来说是文字之间以某种规律的排列组合,但更本质上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某种思考,或是用文字去表情达意,或是由独感引起众感。这就是我自小就喜欢写作的原因。小时候,因为朋友不多却又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那些难以去分享的东西我便用文字记录下来。文字好像可以穿透原本单一的世界,给我带来更多的欢乐,在我心中重新构建出一个美妙独特的桃花源,我能在其中诗意地栖居,躺在将人融化的蓝天上,聆听听雨楼上袅袅的琴声,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感悟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这个过程是不被打扰的,没有喧嚣,也没有嘈杂,只有灵动的文字在纸间跳跃,在笔尖流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我把它们变成一句句话、一行行字,有时是“无人会,登临意”的淡淡忧伤,有时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激愤,虽方式各异、情感不同,却都直指内心,表达我的所思所想。老舍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写作于我也是相同罢了。

(胡嘉恒)

老师点评

读着胡嘉恒的《走在古城墙的边上》,我随着他笔触的流泻,似乎来到了平遥古城,似乎与千年的文化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虽然稍显稚嫩的文笔还难以承担起千年文化的重压,但是,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一个中学生对文化的感悟和大胆的尝试。

我记得曾读过主持人梁晴的一段豪迈的宣言:

散文溪水四溢,跌宕之姿,漫涌之态,令人目不暇接,然少有黄钟大吕之响和惊涛裂岸之势。散文的本体是强大和恣肆的,它力求新的观念和审美取向,既要感悟人生、富于智慧,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具有生命的批判意识,对历史和现实有合乎今人的审视品位。

如果按这样的要求去看《走在古城墙的边上》显然就稚嫩得太多。但,当我们迈进文章中的时候,似乎一扇历史的门窗为我们打开,带我们去思考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从文章的篇章结构看,先从导游的话语中不自觉地引入下文,然后用第一人称的全知视角进行叙述,在叙述中还不时进行评论,有机地把游踪与文化、文化与思考、文化与价值、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似乎在轻松中感悟历史、文化、现实。我分明看到“90后”笑傲江湖的自信,仰视古人的谦逊,驾驭史实与辞章的从容,真切情感的投入以及一种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既有纵横捭阖的宏观开展,又有不失细节的体悟。其次,一天的游程作为一条鲜明的线条在文中贯穿始终,做到了散枝蔓而又不丢根本,散文的本质“形散神聚”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开头结尾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再者,文章穿插了大量的文史知识,诗词信手拈来,也能极好地展现自己对平遥城厚重历史的思考,甚至荡开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把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历史用想象穿插起来,虽然是点,但是我们分明看到了面。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底蕴,意气横陈的才情学识,神游八极的想象,这是一种少年意气。在这种少年意气的背后,他用语言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对历史消逝的遗憾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深层忧虑,这种似淡实浓的忧虑使人心旌摇荡。

也许,他的这篇作品归入文化散文还显得不够准确,但是,读起来让人感到真诚,让人感到一颗浸润于文化的心,让人感到一个有灵魂人的思考。

远处的江山隐约,山影逶迤,那古老城墙的垛口诉说着历史,那“日升昌”票号今日的大院,重复着昔日的辉煌,喧嚣的人流,从苍茫的远古走向未来。我们需要这样的思考,更需要这样的真挚的充满感情的文字浸润我们渐行渐远的灵魂。

(李学文)

猜你喜欢

古城墙城墙古城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古城墙的凝望
城墙边做游戏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我的研学之旅
城墙外边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