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议论文教学的思辨之美
2016-05-14张云峰
张云峰
议论文教什么?似乎这个问题特别难。人教版六下《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尝试,使我对议论文的教学有了一点思考:能否将老师的解读和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教学片段一】设置梯度教结构
1.板书课题,简单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初读感知文章的结构。
3.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的每个段落主要在讲什么问题?本文的课题跟每个段落有什么关系?用上“我们的 、对待 、对待 、对待 、悼念 ”写写每段的小标题。
4.点明“为人民服务”与这几个小标题的关系。
【评析】整体感知在议论教学中同样很重要,但是相比其他类文体而言,学生感觉更难抓住文章的要点和结构。基于这样的考虑,以上教学环节在初读让学生写小标题的环节中,老师可以填空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自己概括文章每段意思的难度,学生一下子就可以用以往学其他文章的知识经验解决当前的问题。当学生把小标题概括出来后,教师没有停止引领,随即将中心论点“为人民服务”与各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将篇章结构的梳理置前,对于学生读懂议论文是有好处的。这一环节的设计,较高效率地让学生对这篇议论文的整体布局有了较清晰的了解。
【教学片段二】做好铺垫教语言
1.师:课文因张思德而写,但是文中直接赞扬张思德同志的只有两句话,你能找到吗?
2.出示: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指名读,读出主席对张思德同志的肯定和赞扬。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判断句)
【评析】“思维对世界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物质载体,思维的形式结构通过语言的合乎语形规则的构造得到体现,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体现在语言中的思维形式结构。”很多时候,我们教议论文会直接关注文章语言的逻辑层次,而忽略了学生的原有起点。我们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的语言形式感知很陌生,一下子去研究语言的逻辑,会使学生茫然。在语言逻辑这个问题上,笔者选择了先“语言”后“逻辑”,即让学生先从语言形式上感知议论文的语言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以上案例将文中介绍张思德的话单独拿出先讲,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先感受句子中所传递的主席对张思德同志的肯定和赞扬。这一步,完成了学生感知的过渡,为理解本文大量陈述式的语言奠定了基础。
【教学片段三】提供方法教逻辑
方法一:还原法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师:既然是赞扬张思德同志的,那你觉得第一段就保留这一句话行吗?为什么?
2.预设:这个队伍究竟是怎样一个队伍?(随即出示第二句: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师:第一句没有行吗?为什么?
4.相机出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5.师小结:原来毛主席是按“我们、队伍、张思德”这样的顺序来开头的。那顺序倒过来可以吗?
方法二:抽取法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出示第二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
2.自由读,理理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得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样一个结论的。
3.师:这样的顺序我们不打乱,我们忽略某个句子行吗?(依次在课件上去掉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请同学说说有什么不妥?)
4.师:是啊,环环紧扣,行文缜密,如果你能在这段话中加入某些关联词语,你还会发现这段话更多的严密之处。
5.出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6.学生自由填读。
7.学生齐读本段。问:第一段结束后不接这段,直接接第三段行吗?
【评析】研究议论文的语言逻辑,是我们教学的一大重点。那么,能否让学生在感受议论文的逻辑之美的同时有所收获,习得方法,那就能使学生在充满理性的逻辑中感受思维之美。谈到思维与逻辑的关系,我们就不得不清醒地认识:“人们常把逻辑学比喻为‘思维的语法,这个比喻提示了逻辑和思维、语言之间的联系。”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还原法”和“抽取法”把语言逻辑训练变得让学生可以触摸。在第一段的教学中,先出示最后一句,从最后一句开始,让学生层层质疑,感知句与句间环环紧扣;在第二段的教学中,则先出示整段话,而后一句句抽去,让学生在感知每句话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地位中感知逻辑之美。在引领学生对句与句的关系理解时,还适时运用了打乱顺序的方法帮助学生感知。笔者在教学这两段时,并没有局限在句与句的空间,而是兼顾词与词、段与段的联系。如上述第二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填上关联词,让词与句联系更加紧密;在教学完第二段,教师随机让学生考虑第三段能否直接接在第一段后,这样的安排,学生对课文的语言逻辑的感受就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多维度的感知。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