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就这么开始
2016-05-14陈秀娟
陈秀娟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里特别强调了“读整本的书”,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整本的书”,有哪些具体的指导方法?
一、导引,从“声”开始
学生的性格是多样的,每个人对书的喜好以及与书接触的方式也各不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班级里对书难以亲近的不乏其人。对排斥阅读整本书的学生而言,一部书就宛如横亘的一座山,他们不愿费力去攀登。我们要点燃其攀登的热情,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化解压力的技巧。有的学生不想读,那么听就是很好的过渡。网络时代各种听书的软件如“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虽谈不上应有尽有,但小学生在看的书也基本能搜罗得到,对于实在没有兴趣翻阅整本书的儿童,我们任其利用软件自由播放。这样在开展阅读交流时,这些学生也不至于因完全不懂而格格不入,他们也总能不时蹦出几句。过了一段时间,有一部分家长反映这些孩子在家也会去翻书了。
二、品味,从交流开始
在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整本书以后,面临的是如何消化整本书的问题。这既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最大难点,也是最佳着手处。学生阅读能力有限,若读完书而大意未通,就好比鲸吞后不消化。教师通过组织读后交流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就显得尤为重要。
1.精心设计问题。定期组织读书会是一种办法。在尝试的初始,当教师问出“为什么?”“你觉得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愿意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且多是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而他们的答案也常是雷同,颠来倒去所差无几。要知道,想了解一本书的意义,知道它“要表达的意思”“如何表达?”是颇花费时间的,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必须根据所读的书的特点,设计浅显但又能引发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思考的题目。这样,才能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发并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争论。例如,全班共读赵丽宏先生的《童年河》,我们先是交流“你最想和书中的哪个人物交朋友?”这样的问题,学生无需追逐一个“谁”所希望的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答案,自然就七嘴八舌地聊起自己的看法。此时也只要教师稍加引导:“那么,对于童年,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的交流便顺利地向前迈进。一位平日里不太善交谈的男生,脸上泛着光:“说到童年,我在想我的童年,每天都奔走于各个培训班,哪有雪弟那样快活?”坐在他一旁的女生补充道:“那你觉得呢?我们和雪弟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自然每个年代的童年会有不同。”他们对面的一对同桌按捺不住了:“那不同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的童年就要如此束缚呢?”……学生的话匣子很快打开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看似在争辩、在发泄情绪,但我们不难捕捉到孩子们成长的轨迹,他们已经逐步走向了内容的深处。
2.教师别急着发表高见。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希望取悦于教师,而且也相信教师懂的要比自己的多,能提供问题的唯一正解。在阅读整本书后的交流中,儿童会不时地猜测老师究竟要我说的是什么。他们甚至会认为交流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师心里想的重复一遍。而事实呢?教师不一定懂的比作为读者的学生多。对于一本书的好恶、对书中人物的评析,这些都在读者的脑海里,除非读者说出来,否则教师怎么会知道?所以,教师别急着发表高见,而应想方设法,让每一个个体在课堂中有说出来的机会。例如,师生共读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后,笔者要求学生精心准备,以各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所得。结果那天,有学生读起文章声情并茂,看来是在家练了许久;有学生带来醒木有声有色地说书……他们聊着各个俗世奇人俗世奇才。他们发现高手都藏在民间,他们发现《俗世奇人》是作者用文字在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关注。于是,他们开始写小区门口卖水果的切瓜王、上门修电灯的电霸张、老家拉线面的老邓、学校门口修锁的锁子陈……他们也学会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写下身边的“俗世奇人”,在班级的公众号一发表,赢得一片喝彩,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更多的关注。
三、跨越,从系列开始
在学生初步学会并开始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后,可以尝试“群读”,做法是结合作家与作品,开展系列阅读,这种阅读形式可以称之为“作家+”的跨越式阅读。首先,精选作家作品。入选的作家作品应为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之作。教师罗列出一定量的篇目,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他们在这个范围内通过走访书店、图书馆以及网络查询书评及摘要,然后参加每学期两次的班级图书选购会。这样基本能做到既不会漫无目的地瞎选,又不会出现所列的书目仅仅是教师和家长一厢情愿的情况。其次,作家作品系列阅读。在开展班级读书会评论鉴赏的同时,帮助学生多维度了解相关作家作品。例如,读完几米的《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学生了解了几米站在孩子的角度写出了孩子们的心声且图文并茂,但在他们继续读了几米的《地下铁》等系列的文章,学生就会更深入地思考几米总是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出城市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的郁闷及不可自拔,但是他不是一味地抱怨,所以读者就会发现在几米的作品中所有的迷茫总能找到一个阳光的出口。
四、融合,从练笔开始
朱光潜先生说:“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到了这步,文学的修养就大体算成功了。”这番话可谓是前辈大师的经验之谈。读完林良的《小太阳》,学生继续阅读了《回到童年》《我是一只狐狸狗》《浅语的艺术》。在深入的阅读后他们会发现林良爷爷他所写的就是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发现了他的作品语言的风格特点之一——浅语。学生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开始也用文字描摹自己的生活,他们发现写文章原来也是这么自然而然的事。也正是在学生的促动下,笔者给班上的学生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秀里寻书。在公众号中分系列发表学生的作品,而他们的作品也受到一家杂志社的关注,就这样阅读与写作也就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