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写作的“功”与“罪”
2016-05-14吴勇
吴勇
【编者按】活动式作文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方式,这种习作方式有哪些优缺点?怎样因势利导,克服其缺点,发扬其优点,进而提高活动式作文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本专辑报道一些在这方面颇有研究的教师的新做法、新体会、新经验,以供读者参考。
“活动式写作”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活动作文”,将一次习作教学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某项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活动中激发写作兴趣,在活动中生成写作素材,在活动中传授写作知识和技能。“活动式写作”由来已久,在《论语》中就有类似的教学片段,同时“活动”又与儿童游戏的天性一脉相承。因此,在当下的小学习作课堂中屡见不鲜,深受小学语文教师的推崇。但是理智地看,作为一种习作教学方式,它既有可取之处,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从被动走向主动:活动式写作之“功”
一位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发现近阶段班上的学生非常喜欢玩“四驱车”,一下课,他们便拿着自己的赛车到教室外进行比试,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手忙脚乱地进行课前准备。她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几天以后,她宣布在班级举行一次“四驱车”拼装和大赛,学生欢呼雀跃,参与欲高涨。比赛结束后,她引导学生通过“快乐分享”的形式把参与的过程写成一篇作文。在习作的交流中,佳作迭出,就连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也写了400多字。
这是一次典型而成功的活动式习作教学。这个案例充分地彰显出活动式教学的特征和优势。
首先,让写作内容走出重复和单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写作话题可谓“经久不衰”,例如“写身边的一个人”“记一件成功的事”“参观一个地方”。像这样的习作题目存在至今,当然有它的科学性,一方面它体现着写作训练的序列,从“人”到“物”,由“景”到“事”,分类分项,按照年级的要求螺旋上升;另一方面,话题的弹性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自由选择材料,例如“写身边的人”,可以写同龄人,可以写年长的人;可以赞扬优秀品质,也可以批评缺点和不足。但是,对儿童来说,这些题目任务性远远大于情趣性,功利性大于愉悦性。“活动式写作”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儿童每天就生活在各种活动之中,每个活动都是一份丰富的写作资源,将儿童乐此不疲的活动引进习作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厚习作教学课程,也可以充分改善习作教学呆板面貌,更可以让儿童产生“从目的走向动机”的写作心理需求。
其次,让训练方式走向鲜活和动感。儿童喜欢新鲜刺激的生活,而习作教学的方式却基本是“你教我学”。这种教学与需求严重不对称性,正暴露出当前习作教学的瓶颈——教学方式缺乏童趣。习作教学要走出这个“瓶颈”,就应当敞开写作门,拓宽写作路,把学生的鲜活动感的生活“注入”到教学中来。在家里,学生迷恋些什么?在学校里,学生喜欢玩什么?在学生的视野中,最近流行些什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从平常的生活中、平凡的教学中,挖掘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写作话题。有了鲜活动感的话题,指导学生写作不再需要大张旗鼓地“激发动机”,只要把学生喜欢的活动进行“放大”——把活动引入课堂,进行“聚焦”——抓住典型场面重点引导。当写作的话题“活”了、“动”了,习作教学在儿童眼里自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了一顿可口的大餐。当然,当下儿童在现代家庭格式和社会节奏的影响下,常态的生活面也比较窄小,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鲜活的生活,营造动感的话题,比如,“合作添画”“商标展评”“表演成语”“左手运动会”“叶贴展览”等等。这些体现童年特征“动态”话题可以和教材中的写作内容有机整合,也可以自成单元,自然有序地铺展在小学习作训练体系中,使每一次写作活动都充满童趣,都洋溢出勃勃的生机。
所以,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儿童亲历过的“活动”,在写作时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即使平时写作基本功很差的学生也能写出四五百字,尽管语句有些“夹生”,但是活动的基本过程,活动中的愉悦心情还是能表达出来的。因此,“活动作文”的倡导者李白坚先生说:“活动作文能把绝大多数学生从被动作文、无可奈何作文甚至痛苦作文中解放出来,排解了消极的作文心理,使他们都能在欢天喜地的活动中感到生活的快乐,并写出优秀的习作来。”
二、从趣味走向局碍:活动式写作之“罪”
正因为活动作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所以多数一线教师很欢迎,不少教师感慨:“教材中的习作内容那么无聊,要是能选活动习作来教,该多好呀!”许多公开教学场合和社会作文培训机构,不约而同地让“活动作文”担纲主角。但是,在这些以“活动”为支持的习作教学中,儿童能写了,是否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呢?
当我们再翻翻学生的习作,就会发现,写得精彩的学生实在凤毛麟角。在大多学生的习作中,侧重活动过程的记叙,很少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偶尔有写得具体的地方,那也是千篇一律,基本上是例文影响的结果。在习作的结尾,似乎都有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活动实在太让我开心了,希望以后老师多搞这样的活动!”即便是儿童的感受,也如出一辙!
一方面,儿童对“活动”的关注远远超越写作。在活动式写作的课堂上,“活动”常常有两个功能,一是激发儿童对写作的兴趣,二是为儿童创造写作内容。可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常常沉醉的是“活动”,而较少体味“活动”之中可以作为重要写作资源的具体细节。一旦活动结束,儿童的浓厚兴趣就会随之淡化。写作是儿童的心灵的表达,是儿童自身的事情,如果总是借助外在的“活动”来刺激,那绝不是习作教学的“阳关大道”。因此,我们要重视儿童写作兴趣的激发,但是又不能唯兴趣是从,应当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儿童的习作意识的培养上,这才是提升儿童习作素养的正道。
而这还不是最为关键的。倡导“活动式写作”的学者和教师逻辑起点是:如今的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繁重,常常奔走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生活单调,习作内容匮乏,如果在课堂上不给他们提供一些习作素材,他们根本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可事实上并非如此,生活在当下的儿童,并不是没有生活,而是生活太精彩了,只是教师缺少发现。安静的课堂上,窃窃私语的自习课上,拥挤的楼道间,匆忙小便的厕所里,叽叽喳喳的餐厅中,整整齐齐的路队上,这些看似寻常的场所,故事的“暗流”却波涛汹涌。在故事的高潮处,可以是一阵哄笑,可以是一个会心的眼神,可以是一件文具落地的声响。而这些鲜活而真切的故事常常处于隐匿状态,教师无从知晓,儿童熟视无睹,长期以来,一直被排除在教学视野之外,难以跻身习作教学的话题。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博士曾一语中的:“弃学生的生活经验于不顾,专门在写作课上为写作而活动,犹如放弃身边的清泉于不顾,特意到树叶上采集露水喝一样……使学生误以为自己的生活是不足以入文的。”
三、由共性走向个性:活动式写作之“路”
“活动式写作”要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就必须改善活动组织,解放儿童感官,巧用活动资源,千方百计地将儿童的言语共性引向言语个性。
其一,让活动走出“唯一”。游戏活动并不是不可以进入习作教学,它可以作为情境,引导儿童尽快融入教学当中去;它可以作为儿童教学的“引子”,以此唤醒儿童更加丰富的“相似生活”;它可以作为教学组织形式,让儿童兴味盎然地参与言语训练环节。比如写比赛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比赛”,通过具体的活动情景,让儿童了解“活动场面”写作方法,并借助这种方法去写作“足球比赛”“吹泡泡大赛”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场面。但是,如果将此作为“唯一”习作内容横贯教学过程,势必阻隔儿童真实的生活向写作的流淌;如果以此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势必造成如果在习作课上不开展游戏活动,儿童就无话可写,教学就难以为继。因此,叶黎明博士进一步说:“如果游戏活动的目的不是指向培养博大深厚的写作主体,仅仅是一种促进儿童写作的‘糖衣,是一种连同感情和兴趣等服务于作文的手段,那么,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伪生活式的作文教学,它并不能使作文与生活联姻,反而变相地脱离生活。”
其二,让活动充满“创造”。要让儿童写出丰盈而个性的文字,就需要让儿童拥有丰富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外化到习作教学中,那就是让儿童活动充盈着创造的“活性因子”。在设计活动中,应当创设多种视角和纬度,让儿童活动由单维走向多维,由平面走向立体;在活动组织中,应当给予儿童选择的自由:选择自愿的合作成员,选择自主的活动内容,选择自在的活动形式;在活动实施中,竭力解放儿童的感官和肢体,让他们不仅做习作活动的参与者、操作者,更要做习作活动的开发者、创造者,倡导有创意地玩,鼓励玩出花样,玩得与众不同!在笔者执教的“合作添画赛”“商标展评会”“草莓拼盘秀”等活动类习作指导课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合作添画”“商标设计”“拼盘制作”,都是小组为单位,将创意、活动、表达融会贯通,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儿童的体验自然丰盈起来,儿童的言语表达也必然跟着异彩纷呈起来!
要让儿童的言语充满个性,就要让儿童拥有活动的权力。只有自由的活动才会有创造的灵感,只有自由的精神才会有创造的愉悦,只有创造的愉悦,才会有具体而灵动的文字!
走向儿童的“活动式写作”,就是要营造适合儿童的“活动本性”的教学生活,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儿童的感官回归到生活状态,通过活动以丰盈儿童的习作体验,通过活动为习作教学搭建起一个动感开阔的平台,通过活动在师生之间构筑起共同的言语世界。需要强调的是“活动”内在于习作教学之中,基于教师引领之下的,是以言语为载体的,是与习作教学过程同构共生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