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个对话的过程
2016-05-14徐悫
徐悫
内容摘要:对话教学是哲学领域的对话潮流在教育领域的反映。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 对话内涵 对话对象
一.对话的特征
对话教学是哲学领域的对话潮流在教育领域的反映。从存在论意义来看,对话教学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对话是教学得以存在的条件,教学是一种对话性存在。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教学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存在于自古及今的教学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对话虽然在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要,但不一定是教学存在的决定者,对话是教学的一种理念或精神,或是教学的方法、手段或原则。从主体论意义来看,对话教学反对主客二分的师生角色分析路线,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个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合作、交往与沟通,实现精神平等与意义分享,达成双方视界的融合。
二.对话的对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教师和学生要分别与文本对话
文本是指作者写作出来的原创性文章。任何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教师和学生首先要充分阅读文本,在各自充分的独立的阅读中对文本的内容、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有所了解、有所感知,有所领悟,要和作者反复对话,读懂作者的首创意图进而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力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阅读要进入教学阶段前提和基础,这个基础工程不能跨越,不能替代,一定要占有大量时间,在一遍又一遍的自主的独立的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教师和学生要分别与教科书编者对话
读物一旦被选进教科书,成为阅读教学的内容,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其中又注入了编者的意图,这种意图往往通过编辑说明、单元提示、课后练习作业等等体现出来。教师和学生在阅读编者的这些文字的时候,都在极力领会编者的意图,注意发挥范文所负载的多种教育功能。领会编者意图的过程,也是一场无声对话的过程。需要反复地猜测、商榷,以求比较准确地领会编者意图,恰当地确定就行目标,有创意地设计就行过程。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信息常常被编者预设在文本之中。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又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凭借”,编者常常把适宜于教师和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预设在作品前面的“预习提示”或作品后面的训练题中,教师只要科学地整合作者与编者的预设信息,就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3.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多层面多向度的对话
《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即这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必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为组织者,教师不但要有目的选择教学内容、有系统地安排教学程序,还要调控课堂教学的秩序;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善于传授、巧于诱导、勤于辅导。只有教师的个性化施教,才有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强调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引导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丁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