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6-05-14程姝陈芳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优化策略实验教学

程姝 陈芳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从实际出发,说明开展实验课的重要性,并提出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物 实验教学 优化策略

一、初中生物实验课开展的必要性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实验学科,这也就预示着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就有4个“探究”、7个“实验”、5个“演示实验”,还有一些“模拟制作”和“课外实践”,几乎每节课都贯穿了实验内容。而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这句话也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它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培养学生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学》作为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学生对其的兴趣非常浓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实验课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开展不到位,落实不到实处,即使开展了,往往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一)实验课堂难管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自我管理能力差,大声讨论、下位走动、乘机讲话甚至起哄等现象时常出现,导致教学秩序难以控制,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纪律管理,不能及时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有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想法,把“做”实验变成了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大都照搬书本,动手能力差,实验操作生疏、不规范,思维死板、单一;在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本质时,也常常无从下手,不能自主思考问题。实验教学的形式又以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实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

(一)设计实验情境,提升实验动力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直观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由此可知,实验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追求。在“探究生物的变异”中,我则引用了欧阳修的“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诗句,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牡丹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两个品种的花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开始对“花生果实大小差异”的探究。

(二)关注亲身体验,促使学生感悟和探索

体验教学是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知识以外的能力。美国教育家彼得莱恩曾说过:“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由此可见,体验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比如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我组织学生6人一组,组长准备好彩纸和各色小彩纸,分别模拟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猎物,组员模拟捕食者,亲身感受保护色的形成过程。通过这种切身体验,亲身感知将问题直观化,使学生感受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实验

好奇与探索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中学生更是如此,总想了解某些现象的原因和因果联系,而这种好奇心、探究欲和创造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很快就会枯萎。因此,在“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中,我组织学生3人一组进行实验,每组提供1枚鸡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外及里地观察鸡卵的结构,同时我会穿插于整个课堂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点评不当的操作,鼓励操作正确的,激励孩子带着那颗好奇心、进取心去探知未知世界。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争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实验

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发挥其自学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比如“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的实验,就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才能进行该项实验,因此我布置了学生在课前捕抓鼠妇,并设计好自己的实验方案,然后就实验方案制作好自己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不成功的学生,我则会引导他们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这种正面的讨论、争论和辩论,从而获得多种可能的实验设计方案,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对待问题的灵活度,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优势。

初中生物体现了该学科以实验为主的特点,实验很多。而作为直观教学手段的实验教学,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现象,形成生物学概念,认识生物学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多思考、多动手,将实验贯穿于整个课堂,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使实验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探究的平台,以及展示自我并放飞思维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袁书萍.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07,8(32):43.

[2]段艳青.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果[J].学园(教育研究),2012,2(03):165.

[3]邹春玉.初中生物实验课的现状[J].中国教育科学,2011(11):25.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优化策略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粤中生会”: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生物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科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