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16-05-14李长缨
【摘 要】为了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科学发展,以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作者建议企业在提高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都在不断增加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以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但是由于行业发展限制,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改革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建筑企业的各种经验,对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内部管理;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一部分企业已经逐渐告别了依靠人口红利进行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而是转向依靠施工质量与建筑设计的高端建筑业发展方向。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提升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只有加强企业的内部管控,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优势,有效规避建筑施工期间的风险与危机。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与必要性
1.内部控制的概念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达成其建筑任务,保护施工的顺利竣工,保证建筑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企业执行力而进行的内部管束与调整机制。内部控制强调建筑施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在施工企业的内部采取自我调整、自我约束、提前规划、科学评价和强化控制的一系列方法与措施。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建筑施工企业逐渐总结出了以下控制要素:
第一,控制企业人才。企业人才是施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点,人才的控制不仅包括管理层精英人才,还包括组织结构、机构中涵盖的各种基础性人才以及熟练建筑工人。除此之外还有审计、监理、财务人才等。
第二,控制施工风险。施工的风险评估是建筑企业进行工程承接、经营战略分析的重要部分,与当前企业内部管理预期紧密结合,进而确定风险的控制策略。
第三,控制技术因素。控制技术是建筑企业根据市场建筑形势,进行的相应的控制措施,将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第四,控制政策与信息沟通。政策以及信息与沟通是建筑企业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发展方向,完美控制的重要体现。主要集中在对政府建筑规定、各种建筑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执行,确保企业内外部之间的沟通通畅。
第五,控制内部管理。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2.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内部控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从管理方式入手,进行企业的集权化转变,希望成立一种分权和集约为一体的管理机制。控制主要目标是为了改善建筑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因素是保证财务安全,会计信息的完善程度是内部控制的重点。然后就是人力资源与工作效率的控制。众所周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较大,因此在各种工程的施工期间,工人的稳定性是企业的生命线。内部控制力的提升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大大降低企业发展的潜在威胁。
三、我国建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施工建筑企业对内部控制程度与效率较低,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企业相对于管理来讲,更加侧重于施工和市场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前大多数企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正规化、规范化的企业内部管理观念,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稳定的内部管控机制。可见,当前我国企业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对管理形成足够的重视程度,缺乏捏合集团的能力。
2.风险控制能力较差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中对各种风险的控制机制还没完全建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许多工程必须通过招投标或其他正规途径进行完成。这固然会提高对工程的监管,但是也降低了工程施工期间的灵活性,提高了施工单位的风险。其中价格风险与人工风险是对建筑单位影响最大的两种风险之一。当前许多工程由于施工的招标机制限制,大部分都是采取先签订合同在进行施工的方式进行,收费标准都是按照甲方选定的国家或行业用工标准。虽然能利用法律保障双方的权益,但是这样会造成施工企业变相承担了价格变动的风险。施工企业有时候为了中标不得不接受这种条件。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价格风险的保障机制来提高内部管控。
3.缺少与时俱进的控制标准
当前施工企业,尤其缺少与时俱进的施工标准。这对企业的内部管控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工程进行中,企业没有足够的监督能力与监督技术不仅会拖延工期,增加返工几率,还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因此有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设立与时俱进的施工控制标准,显得难以适应当前市场上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
4.内部控制的其它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管控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信息沟通的问题:信息失真严重、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信息分析能力;市场培育能力等,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单位虽然已经形成了以高铁、房地产为首的龙头施工领域,但是依旧没有在市场上建立全方位的专业施工建筑企业;除此之外,还有像组织机构、组织形式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滞后、效率低下等。这些管理性的问题都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来进行改革。
四、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1.组织规划控制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的组织规划较差,因此需建立严格的等级-牵制组织设立体系:在横向要通过不同的部门对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形成面的制约监督管控,在纵向上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体系进行牵制管理,以免出现同系统的“庇护”现象。同时还要在结构建设上形成良性的竞争人员组织规划,促进内部管理效果和工作效率的提升。还有就是要提高岗位设置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岗位设置,比如质检、监理、财务、档案、招投标等部门要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以提高对关键部门的控制力度。
2.财务管理监督控制
内部控制需要统一的预算管理的执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部应结合建筑企业上年度资金流动方向,创建预算执行分析反馈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与一线部门与总部的财务信息交流,总部要加强对风险状况的提醒,强化预算编制、审核的科学性,统筹风控与发展的统一。在具体工作制度上,总部可以召开半年、年度预算分析会,各项目结合上季度、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预算分析,通过后再进行预算处理。
3.人力资源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可以建立高效的人才储备吸收市场风险,其中主要有三方面要点,企业人才的“平台化”,部门结构的“小微化”,工作人员的“集团化”。首先,企业“平台化”指的是人才聚散在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上实行,体现人才之间的交互价值;内部结构的“小微化”指的是新进人才可以自驱动、自优化,自演进,利用小部门的机动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势,提升人才的培养效果。最后就是人才的“集团化”,将一线施工人员纳入企业的员工编制,分享企业的“权力、权益”,让员工体会到“正式工”的感觉,而不是简单地“打零工”,实现企业转型与人才储备的无缝对接,提高对人才的控制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并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强化了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各部门的领导和控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我们必须本着为企业负责的态度,提升专业管理能力,创新内部管理方式,推动企业的转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洪飞.探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优化措施研究[J].中国商界,2010,(2).
[2]景春色.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7).
[3]张书芹.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
作者简介:
李长缨(1972—),男,大专,甘肃天水人,目前职称:中级会计师,确究方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