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武术的传承模式回归学校的必要性研究

2016-05-14程维阙永伟

武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回归传统武术学校

程维 阙永伟

摘 要: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集合,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阐述传统武术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学校武术传承的现状,揭示了学校武术传承中内容、手段过于单一,武术教授有形无实的状况。提出武德教育是传统武术回归学校武术教育的前提,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多样化是传统武术传承模式回归学校的必由之路。传承模式的回归是指武德教育的重建,将武德回归学校,既是武术未来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为学校的武术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武术 传承模式 回归 学校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5—0017—03

1 传统武术传承模式的阐述

周伟良认为:“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天然地理环境的农耕背景使中国形成以氏族为单位的群居生活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国传统的宗法文化、宗法意识的形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和思想。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武术传承不外乎家族血缘传承、师徒传承和军事传承模式。

1.1 血缘传承模式

“血缘传承方式是指在具有血缘关系群体内部进行的传承活动”。[2]历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是用血缘来维系,因此中国人特别注重血缘亲疏关系,家族的凝聚力也是紧紧依靠着血缘关系。在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不难发现:“中国文化以家族群体为核心,西方文化以单个个体为核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家族利益永远凌驾于自身利益之上。由于家族经济利益和道德伦理,导致众多技术工艺的传承也都以家传为纽带。家族成员对本族技艺的极度珍视和荣耀感,导致出现了“传男传内”和“不传女不传外”的文化现象。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本位加速武术各门派的形成,如太极拳出现的陈氏、吴氏、武氏等拳种。尽管家族传承是以血缘为联系纽带,但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仍然受“习武先习德”的要求制约着,有力的避免了传承人“有武无德”。传统武术这样独特且高要求的血缘传承模式,使其传承脆弱,时刻都有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危险。

1.2 师徒传承模式

师徒传承是中国早期通过模拟血缘关系而结成的传承方式,是古代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周伟良曾经给师徒传承下的定义是:以择徒拜师方式形成的师徒传承是指由师与徒双方聚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权利义务,以传习某种技艺为纽带而组成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3]此前,各门派一直是以血缘关系来传承本门派的技艺,此过程中, 作为传承子弟如不愿意继续从事传承工作, 以家庭血缘作为传承纽带的机制将存在危机, 为使本门技艺的更好发展,传承人不得不寻求更好出路。在这样急切的情形下,形成了对至今都影响深刻的“师徒传承”模式。正式的师徒关系需要进行繁琐而庄重的仪式,首先是师徒之间的互选,其次是严格的拜师仪式。“学艺先习礼, 习武先修德”强调师父对徒弟品德和礼仪的严格要求,师徒关系的正式确立必须通过三年考察期,考察结束后,还需举行神圣的拜师礼,最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徒弟的名字也才会被撰入本派的谱系。也正是师父对弟子“德”的至高要求,传统武术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一枝独秀。

师徒传承途径较血缘传承宽广,由于长期处在宗法制的环境中,各门派“传里不传外”的思想观念已根深蒂固,甚至还经常引起“门派之争”,因此,传统武术的传承始终受到局限。

1.3 军事传承模式

在冷兵器时代,武技成为战争厮杀的必要技术,是战争中制胜的最直接有利的手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军队主要使用弓、戈、矛等冷兵器进行训练和作战,因此军队训练主要是教习士兵以实用为准,反对虚架和花法练法。军事训练是在军事组织和集团中进行的军事理论的传授和作战技能的教练活动。[4]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为生存需要而开始狩猎,食物争夺战便在各部落间展开。部落首领们为在武力冲突中获胜,所以会向部落群众传授射箭和博弈等技术,这个阶段也就是军事训练的开始。随着国家机构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战争不断扩大,传统武术就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由此产生以练武为主的军队训练。最开始的军事训练传授者是军中的首领或武师。如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期间,还特意邀请剑技出众的越女给自己的士兵传授技术,希望能够凭借她高超技艺训练出一批武艺高强的士兵。宋代还出现了传习武术的教头,但他们没有统领士兵的权利,只是单纯训练士兵以提高技艺、作战水平。

战争的延续,武术为满足军事的需要而存在和发展,因此军事训练的传承模式在古代中国武术中占有很大比例。

2 当代学校武术传承的现状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经历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转型是马良将中国传统武术和西方兵操集合创编出新武术,这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重大创新的改造,为后来学校武术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第二次转型是新中国成立后,竞技武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独占武术天下,既是传统武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应国家的要求,也是武术发展的自身要求。

2.1 学校武术内容的统一性

很多研究者对武术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的研究,几乎都在批评教材内容陈旧。[5]统一教学内容对老师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老师不用花时间学习其他技术,也不用另花时间备课,其结果是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教学内容的统一在某阶段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人们兴趣、认识事物的角度的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内容应被更新。

2.2 学校武术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西方“带数法”一传入中国,就被军队广泛使用,后来被马良运用到“中华新武术”,便开启武术操练运用口令的新时代。在当时这样的情形下,“新武术”使武术在学校得到蓬勃发展。好的教学手段可以被沿用,但一直以单一手段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单纯“带数法”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很多人希望有更多的途径学习武术。如在武术学习过程中配有武术元素的音乐或习武武术之前给学生播放武术视频,有利于激发学生习武兴趣。

2.3 学校武术传授有形无实

现在学校武术教育都还停留在模仿简单技术的层面,而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文化基本未涉足。《中国武术实用大全》认为武德指尚武崇德的精神。根据武术的三层次理论,武德属于最深层次文化。当今学生对武术的器物层和制度层面稍有了解,但是对精神层面的道德问题认识不足,更不了解习武的真正含义。学校正确的武德教育有助于练习者形成科学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 是祖国的希望。当前社会,人们社会道德意识薄弱,因此在传授学生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武德的教育。

3 传统武术回归学校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武德教育是传统武术传承回归学校武术教育的前提

武德从本质上讲,就是从独特的文化角度提出的如何做人的价值尺度。这是一个由多重结构而形成的一张反映广大习武群落的道德伦理之网,大致由传武中的日常伦理、习武中意志品质和用武中的侠义精神三部分内容所组成。[6]传统武德是中国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的体现,本质表现为: 仁、义、礼、智、信、勇。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完善, 传统武德被赋予新的内容到融入当代社会道德体系。[7]仁指尊敬师长,知识、人才等一切人类文明;义指见义勇为;礼和信指明礼诚信,礼即礼仪;勇指勇于进取;智指自觉的道德意识。

“未曾习武先修德”。因此, 教师在武术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技术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外练其形,内修其心”从而真正达到传承武术的功效。

3.2 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多样化是传统武术传承模式回归学校的必由之路

3.2.1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地域背景的差异,中国武术在很久前就有了南北派、平原与山地之分;信仰的差异,武术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个以上。可见在武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余地,但在选择时应以学生为主体,选择趣味性高的技术以提高学生学武兴趣。比如,以“一校一拳”为办学理念的武术学校,在练习本校“品牌”内容时,可以适当增加一点其他拳种的学习,这样方便学生了解其他拳种以提高武术兴趣,在理论教学内容上,教师除了讲授基本武术知识外,更应传授武术的真正内涵。建议从 仁、义、 礼、智、信、勇六个方面入手讲解武德在当代所被赋予的含义。同时应对老师和学生提出要求,老师必须时刻谨记,不忘“言传身教”。学生长期处在师生共同营造“尊师重道、助人为乐”的氛围下,对其人格形成有深远影响。

3.2.2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单纯教科书的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应妥善利用新鲜元素。在学生进行较长时间训练后,老师可以利用音乐激发学生兴趣,恢复其运动疲劳;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录训练视频,此时,学生会用更严肃和认真的心态完成动作要求。结束后,学生可通过录像视频纠正自己动作的不足;在学武之前可先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形成一定概念和认知。课堂上老师是核心,应利用多种教学方保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除老师演示外,可以偶尔让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单独展示,提高其他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兴趣低落时,给学生分组并布置任务,让其自行讨论完成,或让各小组进行教学比赛激发斗志。在课中老师让学生根据基本动作自创游戏,达到巩固动作和开启学生思维的作用。

3.3 以竞技为杠杆强化传统武术模式的时效性

传统武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唯奖牌为目标,以“高、难、美”为特征的竞技武术。所以有人认为,竞技武术让传统武术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尽管竞技武术是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竞技武术的套路、器械、书籍等都属于传统武术内容,竞技武术的发展是传统武术向世界传播的明智转变,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衍生,因此发生本质变化是不可能的。

竞技武术的参赛人群不外乎学校学生、民间社团和国家专业队,三者中尤以学生群体居多。据2011年数据显示,作为武术之乡的河南登封,就武校就有68所,而国内外慕名前去学武的人也与日俱增。在竞技“一统天下”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竞技武术,在习武过程中也都倾向于竞技武术。一板一眼的竞技武术操作性强,学习起来较容易,因此习武者不断增加。作为竞技武术根源的传统武术,只要善加利用当前现状,便可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传统武术,甚至爱上传统武术。

在竞技武术比赛中,除了武术套路和服装器械等外,运动员和裁判员还均保留着传统武术中的礼节。运动员在场外听到上场比赛的提示时,要先行“抱拳礼”,再进行演练;宣布成绩时,也应向裁判行“抱拳礼”。裁判员应统一着装,佩带象征裁判身份的标志。比赛开始时,广播员在介绍总裁判长和裁判员时,被介绍的人都应向前一步行“抱拳礼”,礼毕时再后退一步站立,包括比赛结束后,全体裁判员都应行“抱拳礼”等,其抱拳敬礼的仪式虽然较简单,但寓意深刻。因为往往可以通过比赛时运动员的这些行为细节检验出运动员或者裁判员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2.

[2] 黄中详.哈萨克族口头文学的血缘传承特点[ EB/ OL].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 new sid=2452 .

[3] 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0.

[4] 王 涛.中国武术的传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5] 文声国 .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中华武术·研究,2012(1).

[6] 周伟良,杨建营.论武德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价值[J].中华武术·研究,2014(2).

[7] 马玉龙, 覃 安.论高等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6).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Inheritance Model of Traditional Wushu backing to Schools

Cheng Wei Que Yongwei(Department of Wushu,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0, China)

Abstract:Chinese Wushu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This paper,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wushu inheritance mod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school wushu inheritance, reveals the school wushu inheritance in content, means too single, wushu teaching without real situations.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wushu morality education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Wushu returning to school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ans diversification is the necessary way of traditional wushu inheritance mode back to schools. Inheritance model regression refers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wushu ethics education, which is urgently needed to solve problem for the its back to schools, wushu in the process of wushu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lso a new way for school wushu education consideration.

Keywords:Traditional wushu inheritance mode Regression Schools

猜你喜欢

回归传统武术学校
传统武术怎么了?
学校推介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