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热灵魂的温度

2016-05-14张婧

新疆人文地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西红柿食材新疆

张婧

新疆的汤饭,有的人觉得像红酒,让人迷醉;有的人觉得像咖啡,后味无穷;而有的人觉得像芥末,初尝呛鼻刺激,尔后归于平淡。我想,千万人有千万种答案吧。一碗汤饭,香菇的韧,青菜的涩,肉片的鲜,西红柿的甜,像极了生活的滋味。刚刚好的状态,就好像张爱玲的那句话: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世间所有的不平等,都是欲望与现实的对话。人生在世的欢笑与悲喜,都会化成种种无法复制的经历。愿你能用温柔看待尘世种种,用平静慢慢讲述,将思念的味道细细沥出,温暖灵魂。

品味

三月的新疆,还是冬季的模样,有寒风,有未化的白雪,有说话间冒出的哈气,有阳光折射不透的云朵。你依旧可以看到屋檐上一串串未化掉的冰溜子,也依旧可以看到远处皑皑的雪山静静地俯视着一座座城。她的美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她的美是一种感觉,一种经历,是坚韧的、是包容的、是多元的、是耿直的。记得有个朋友说过,你生活的地界有多大,你的心就有多大。新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天山明月,浩瀚沙海,天大、地大、人心大。漫长的冬季总会过去,温和的春天也总会来临。

我习惯站在窗台或阳台,仰望湛蓝的天空无限遐想,俯瞰楼宇外的纷纷扰扰,庸俗或华贵的着装,急行或漫步的人群。外出时,我喜欢乘公交车,坐在靠窗的位置看渐行渐远的人和景:那独自等待情人的小男生,步伐匆匆的工薪族,颤颤巍巍地走过斑马线的年迈老者……夕阳西下,彩霞红光满面的围拢天地,令人无限神往。

静静地,我的心没有丝毫波澜,闲暇的时光,总喜欢在家里自己折腾点可口的饭菜。这不暖不冷的天气,一瞬间,汤饭在脑海中浮现。

新疆的汤饭,有的人觉得像红酒,让人迷醉;有的人觉得像咖啡,后味无穷;而有的人觉得像芥末,初尝呛鼻刺激,尔后归于平淡。我想,千万人有千万种答案吧。一碗汤饭,香菇的韧,青菜的涩,肉片的鲜,西红柿的甜,像极了生活的滋味。刚刚好的状态,就好像张爱玲的那句话: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在新疆,汤饭是烩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仗子、面旗子等食物的统称,不同的名称取决于面剂子手工捏制的形状:揪成片状的叫揪片子,拉成略粗于火柴棍的圆柱状的叫寸寸子、炮仗子或香头子,切成绿豆大小的碎块叫面旗子。新疆汤饭几乎集中了西北餐饮特色:面食为主、配料使用羊肉,口味酸辣,夏天吃消暑清口,冬季暖胃驱寒。做汤饭是主妇们的拿手活儿,也是餐桌上的家常饭食,或许正是这番温暖贴心,才令每个新疆人心中都有一份牵扯不断的汤饭情结。寒风中钻进饭馆,热气腾腾的汤饭似乎别具魅力,暖胃驱寒。新疆有句俗语:三天不吃炮仗子,心里干揪揪的。汤饭有吃有喝、又有菜、又有饭,吃得人满头大汗,心里舒服极了。热腾腾的汤饭散发着淡淡的西红柿味道,还有香香的蒜味,是许多人家的晚饭常做的饭,称它为“新疆晚饭”一点都不为过。近几年新疆不少馆子推出的野蘑菇汤饭很受欢迎。不过,同样配菜不可过多,以保证汤汁的“宽”度。

体味

在新疆,汤饭是可以“治愈”感冒的,当你感冒时,胃口不佳,什么都不想吃,这时候你妈说一句:感冒了也要吃东西呢,我给你做上碗揪片子一吃你就好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酸汤揪片子,吃得你汗一出,就跟感冒拜拜了。除了感冒,汤饭也是一场宿醉之后的解酒必备,酒喝得胃不舒服了?吃上一碗汤饭就好了。然后会见到这样的对话“吃嘛,吃完汤饭再来”“吃完汤饭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在新疆,汤饭不仅仅可以“治愈”感冒、解酒,当你心情低落、处处受挫、质疑自己的时候,如果刚好在你面前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垂头丧气的你,吃完就会满血复活,继续和这个世界“谈谈”。

于是某天起,为了不用总是干巴巴地想着流口水,开始自己动手做汤饭。汤饭于我而言,不说天天见,隔两天一见总是有的———你想想,清爽简单易操作,营养丰富又开胃,食材搭配变化多端--这汤饭难道不是“最佳主食”的标配么?南方冬天的湿冷难免扛不住,汤饭也就自此成为了主食菜谱里的常客。大多数时候,变换一下食材,接着就是“不拘小节”的大锅乱煮。这样的做法似乎糅合了一点儿北方厨房的特质--大开大合,随心所欲。而后安心等待热乎乎香喷喷的美食出锅,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我知道,一座城会变,儿时的回忆会淡,但至少我的味蕾记住了也爱上了汤饭的味道,我想我的家人也是。

汤饭顾名思义,要趁着刚出锅的热乎劲儿大口享用,微烫的温度夹杂着浓浓的汤汁儿香味,一路从舌尖滑进口腔,再细细咀嚼,各种食材配料的鲜香交融,温温热热的吞咽入喉、入胃,只觉周身暖意洋洋。香气扑鼻,我一个人就能吃掉二两面碗大小的满满一碗。如果再配点清爽的凉拌菜或者酱蘸黄瓜,简直妙哉!

那么如何制作一碗治愈一切烦恼的汤饭呢?首先我们先和面,等面和好了,我们可以再处理其他食材。

找一个大一点的和面的盆,倒入面粉,面粉里可以加入少量盐,让面和的更筋道,慢慢倒入水,水要一点一点地加,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如此循环,直到面粉基本都成型,等面团成型后面团上下涂一点点油,用保鲜膜盖起来,饧上半个小时。

面好了菜就是主角了,西红柿在汤饭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要做出色泽红润的汤饭,西红柿得备足,而且得多翻炒,土豆当然也是汤饭中的必需品,也可以加入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白菜、油麦菜等。

较之海味山珍、精致小点,汤饭略显寡淡,但至少这副身心,已是暖了。

回味

在饭店里吃汤饭的话,或许和烧烤最配了。在这里,少数民族因为信仰的缘故,烧烤的食材多以羊肉为主,大到烤全羊、烤全鱼,小到羊肉串,制作的手法繁多,看起来就十分诱人。

而对羊内脏的料理,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最为奇特的处理方式,应该就是塞脾和假腰子了。前者是在羊脾脏里塞满用羊油和洋葱拌好的馅料,后者则是取羊腰上的油膜填满切碎的羊肝。外人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这些内脏类的食材在这里都成了难得的美味。

我想,新疆人之所以肯在烧烤上如此下工夫,这多半和新疆的气候有关系。同为北京时间,夏天的乌鲁木齐到了晚上九点十点,天色还未黑,暑热才渐渐消散。

帅气的维吾尔族老板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十分健谈。每次去光顾,羊小肠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裹上玉米面的小肠,在炭火的加热下颜色金黄,看起来格外地诱人。玉米面吸足了小肠渗出的羊油,在炭火的焦炙下,炭香味中和了肠身的肥腻,咬上一口嚼劲十足,肥润,却丝毫不觉得腻嘴。

我想,这大概就是这座城市里,最不需要伪装自己的地方了。碗中的汤饭,炭火上的烤串,松懈了工作了一天的紧张神经。你的喜怒哀伤,你的失意不顺,都无需分说,那些所有的不顺意都被烤串和啤酒温柔相抚。

可望着这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的内心却有说不出的空虚。下一站能装得下你的喜怒哀乐的地儿又会是哪里?兴许,就装在心里。

终于盼到了自己心仪的汤饭,傲娇的面片莹白炽热,海带香菜碧绿喜人,略烫的面汤中滚着大块的肉片,哇,瞬间不知道是该吃面还是吃肉!或许更该捧着大碗,深喝一口汤,滑入肚子内,浑身的困饿仿佛立刻都被赶跑,精神一振。筋道的碳水化合物忸怩着和筷子君相互逃避着,面就这么附带上所特有的浓烈肉香,毫不迟疑地滚进口舌间咀嚼,面慢慢地被嚼化,最后温顺地化作一丝丝沁甜。一碗面里盛满了能温暖到灵魂的温度。

猜你喜欢

西红柿食材新疆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寻觅食材的原味
西红柿熟了
食材变动物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