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6-05-14陈立胜
陈立胜
摘 要 槟榔芋因口味独特、特色鲜明,受到很多人的热爱。从园地的选择、作畦、定植、播种、密植、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槟榔芋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槟榔芋种植有所帮助。
关键词 槟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2.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2
槟榔芋属于天南星科、魁芋属。一般成株高160 cm左右,叶近椭圆形,叶柄、叶生浅绿色;叶柄连叶片表面有一深紫色斑点。块茎呈椭圆筒形,一般长30 cm左右,单个块茎质量1.5~5 kg,成熟块茎部着生4~6个小仔芋,可作来年生产种芋,该品种食味芋香浓郁、入口粉绵。华安县华丰镇海拔较高的山垅田很适宜栽培。在2016年精准扶贫发展项目中作为“短、平、快”农业发展项目和加工企业联手发动贫困村群众槟榔芋栽培。在此就槟榔芋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园地的选择、作畦和定植
槟榔芋产量高、生育期长,叶片大;对园地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求土壤肥力好,排灌方便,日照充足、通风透气的田地来栽培比较适宜;为减少病虫害发生,提倡水旱轮作、不连作。在2015年秋收的田地进行冬翻晒“白”,下种前667 m2施75~100 kg生石灰进行土壤中残留农药降解和消毒。按垄面宽75 cm,垄高40 cm,沟宽35 cm,整成条垄。垄面间距50 cm左右挖坑布穴,将穴中泥土整碎整细回填一小部分备种。
2 芋种播种有处理
选择前一年丰产,健康的芋母所产仔芋留做种用,种芋选择芋身肥壮,芽眼健硕;单个质量约50 g的仔芋留做种用。为了提早出苗,延长大田生长期,可在种植前30 d左右进行催芽,催芽前用1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20 min后沥干。沥干的种芋均匀排在以火烧土为基质的苗床上,然后盖上3 cm的细沙、淋水。覆盖薄膜或干草保湿保温,待发芽后选择有利气候即可大田移栽,如果不进行催芽,可在种植前把种芋放在阳光下曝晒1~2 h再入土种植,华丰镇一般在清明前后移栽。
3 定植和合理密植
槟榔芋可穴植或开沟栽植,种植的深度以4~7 cm为宜,顶芽朝上。华丰镇群众习惯单行种植,株距45 cm为宜,可植2 400株/667 m2左右。
4 合理施肥
槟榔芋施肥量一般按纯氮22~23 kg/667 m2、N∶P2O5∶K2O=1∶0.55∶0.9为宜,采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重施基肥配加微量元素。重施基肥:于翻犁晒白后整畦前,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2 000 kg或沼气渣肥1000 kg,加16-16-16的氮磷钾三元素硫(硝)酸钾复合肥(下同)80 kg深翻耙均。勤施追肥:按照薄肥勤施,先淡后浓,氮磷钾配合的原则。巧施结芋肥,当子芋生长4~5片叶期,苗高60 cm左右时,667 m2用腐熟有机肥100~200 kg,配硫(硝)酸钾复合肥40 kg于畦壁结合除草开条沟撒施适当增施钾、钙肥和补充铁镁锌等微量元素,提高产量和品质。肥土经充分混合后培土覆盖。芋苗长势旺盛则增施磷钾肥、长势弱则以氮为主,配合磷钾肥,施结芋肥后不再施肥。
5 中期除草与培土
子芋种植出苗长出第2~3片叶期结合除草为保持土壤疏松秀气浅中耕一次,将畦沟中的土覆盖至畦面培土,畦面呈方形。芋苗生长至苗高50~60 cm,第4~5片叶全展时,此时期地上部迅速生长,芋头开始膨大,结合除草施结芋肥中耕,并将畦沟两侧和沟底湿润泥土剁碎耙细后覆盖至植株基部,培土高10~13 cm。
6 肥水管理
槟榔芋整个生长期长,生长旺盛,需肥、水量多,所以要薄肥勤施,芋种下地后定根生长,长出2片叶片,即可施肥。槟榔芋较耐肥,对氮、钾肥要求较高,磷肥次之,第1次用碳酸氢铵加过磷酸钙混合肥半碗溶解于25 kg水中,用水瓢浇灌于芋苗周围,相隔15 d再追施第2次肥料;往后根据苗情生长情况,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钾肥施用量;结合小培土,施用氮、磷、钾、硝态氮复合肥;小培土2~3次。槟榔芋全生对水分要求严格,旱期怕水,中期灌水,后期排水。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以利发根;发株期(即定植至5~6叶、种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植后1个月左右)之前最忌穴内积水,应封堵入水口,打开排水口,田间沟沟畅通,雨后及时检查并排除芋穴积水。芋苗生长至第6~7叶期,处于气温渐高,日照渐强,由于槟榔芋叶片大、蒸腾系数高,又适逢盛夏时节,槟榔芋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天气干旱要及时灌水,保持沟底3~7 cm水层,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叶片萎蔫、影响产量,长期的渍水要及时排水,以防沤根。“立秋”后,日夜温差大,茎叶营养转移积累,母芋迅速膨大,此时期田间应维持湿润。“寒露”后控水至沟底不见白,畦面湿润至采收期。收获前要排干田水,以便采收,易于贮存。
7 病、虫害防治
槟榔芋主要病害有芋腐病、芋疫病、芋病毒病、芋软腐病和炭疽病;槟榔芋全生发生病虫害相对较少,虫害主要有蚜虫、青虫、斜纹夜蛾、蛴螬和蝼蛄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低害化防治原则,对于病害、虫害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
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合理布局,实行轮作,种植槟榔芋园地实行水旱轮作,不连作、防止交叉感染。清洁田园,加强中耕除草,降低病虫数量,在母芋膨大初期结合培土,667 m2用10~15 kg茶子饼粉撒施于植株茎基部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二是选择健康,不带病毒的芋种。对于病株选晴天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烧毁,于病株穴中撒施少量生石灰。三是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红芽槟榔芋。四是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择机防治。芋疫病:发现病株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溶液或50%雷多米乐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喷施。芋腐病:发病初期用6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喷施,生长前期采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软病,隔10 d左右1次,连用2~3次。虫害:选用5%吡虫啉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采用千胜乳油150 mL或0.5%甲氨阿维菌素乳油50 mL对水30 kg防治斜纹夜蛾,也可用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或毒死蜱1 000倍液喷杀,喷药时可添加硅烷偶联剂有机硅展着剂3 000倍液增强药液粘附力。
8 适时收获
适时采收品质好、产量高,待全株茎叶变黄枯萎时,便可采收。一般采用双手手心相对、十指紧握芋头、反复旋转2~3次后拔起芋头(母芋)、芋子留土越冬作翌年种芋。华丰镇一般立冬后,槟榔芋叶片开始枯黄,即可采收上市,农户一般是每天能销售多少,就采收多少;由于槟榔芋不耐贮藏,所以一般也不会采用分批次采挖。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