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45”高效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合作式学习方式的研究报告
2016-05-14宋桂林
【摘要】本课题通过构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合作提升及合作学习总体效果评价激励制度来实现基于“345”高效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合作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 激励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合作式学习法提出了以师生和生生的相互合作为基础,创造民主、互动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
改变学习模式(patterns of learning)是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教师重视知识传授,学生喜欢简单接受。在这种重知识的教学模式中,接受性学习(reception learning)自然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现代教育主张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意识和能力。教育理念的转变势必引起学习模式的改变,各种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模式被广泛推崇、研究和实践,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其中之一。
2.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合作式学习法理论的指导下,以合作为载体的探究式学习遍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大量实践证明了合作学习模式确实能够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课堂互动,提高活动的频率。但是合作学习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难免出现各种偏差和误区,部分合作学习活动还存在流于形式、学习任务不清、合作不畅、效果不佳、教师角色错位和教师作用失缺等缺陷。
在此背景下,我校提出“345”高效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即: “三原则四要求五环节”,“3”—即课堂教学的“三个原则”:自主、合作、探究。“4”—即课堂教学的“四个要求”:精讲、精练、多思、互动。“5”—即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确立目标、自主学习、组内探讨、交流展示、评价反馈。该模式旨在倡导全校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去构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故而,如何应用我校“345”高效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去构建新型的合作式学习方式成为了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二、课题的设计
1.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本课题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宗旨,以国内外已取得的成功理论为依据,以探讨合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模式为研究目标,具体研究“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345”高效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合作式学习方式的构建,探索体现师生合作关系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内涵及构建英语课堂师生合作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学生探究式、发现式、师生合作式教学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提高课堂效益,增强教学效果。
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充分体现行动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量化研究方法为辅,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并进一步形成一个基本的操作模式。具体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与掌握所要研究内容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的切入点,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设想→行动→观察→反思→修订设想→再观察→再行动”,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前进的方向,使研究更有科学性,并及时付诸实践,指导教学工作。
(3)个案研究法:通过系统化、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研究,形成典型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
(4)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比组实验,纪录不同教学形式的影响。对比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规律,为撰写实验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和实践中,及时进行反思反馈,总结经验,撰写相关课题研究论文及报告,总结归纳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周期为两年(2014年10月-2016年10月)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主要任务:作好研究的前期调查工作,确定研究目标,拟定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究队伍,制定计划,完成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主要任务:召开课题开题会,全面启动课题实验工作,协调组内合作,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对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理论,接受上级指导及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16年1月-2016年2月)
主要任务: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做好总结,接受课题组的评估与成果鉴定,申请课题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1.课题研究的结果。本课题围绕“高中英语合作式学习”现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和探索出了基于“345”高效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合作式学习方式的构建模式,最终形成了系列的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成功经验。
(1)“345”高效课堂模式理论探索、实践与形成。通过文献研究法,搜寻有关理论,2006年我校开始提出“有效教学”理念,提倡“聚集课堂、同课异构”这一创新的做法。当年我校九位老师及来自全市的老师代表与来自上海的九位教师、九位专家的“异构”碰撞,在全市师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之后,我们借鉴安丘、洋思、山东、衡水等学校的办学经验,组织老师到上海延安、大同等名校进行轮训,通过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出了新的路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运用行动研究法,2009年我校开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探索。2011年开始“345”高效课堂的研究,以“聚集课堂、同课异构”活动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课堂教学主要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经过不断学习、研究、探讨及实践,“345”高效课堂改革已经形成。其基本模式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拓展→反刍总结→检查测评等七个步骤,并逐步形成与之配套的学案,包括预习案、合作探究案、练习案、反馈本、纠错本等。
(2)“345”高效课堂模式各项激励制度逐步完善。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职代会、校长办公会、在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与高效课堂相关的课改方案。包括《关于推进新课改的管理办法》、《“345”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34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激励办法》、《“345”高效课堂教学能手评价量化标准》、《“34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办法》、《课堂导学案编写方案》、《课堂导学案的使用方法》、《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南》、《英语特色教学实施方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精英培养方案》等。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制度,包括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激励制度、学生课中合作探究激励制度、学生课后拓展反馈及个性作业激励制度、学生有效学习总体效果评价激励制度等,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为目标,将高效课堂学习理论与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3)“345”高效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合作式学习理论成果丰富。本课题发表了三篇核心论文,其中宋桂林老师论文《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模式研究》在《新教育时代》发表,并获全国课题论文特等奖;王中平老师论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探微》、唐凌老师论文《基于“345”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均在《校园英语》发表;《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对课题主持人宋桂林老师作了题为《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父亲=良师+益友》和《做教育麦田的守望者》的三次专题报道。课题研究引来广东省名校象贤中学、三水中学、连州市二中和株洲市四中等10多所学校到我校参观学习,进行经验交流,就课题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
2.后续研究的方向。本课题已有的研究,主要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以行动为主,以思辨为辅;以合作为主,以体系为辅。这些特点既是本研究与以往研究形成区别、形成特色的优势,也是研究中存在的遗憾与缺失。
(1)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僵化问题。我们都明白:教无定法,学无定式。但为了推行研究成果,有时学校会对教师课堂、学生学习作一个硬性规定,以达到实验效果,这就造成了课堂模式、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僵化问题。
(2)学习激励制度操作流程多年不变问题。由于流程的程式化,随着操作的次数增多,大多数老师、学生都会存在一定思维惯性,特别是执行流程几个学期后,面对不同年龄学生新的需求,管理者一般会选择“无视”。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在学习模式、评价激励的方式、方法、制度等方面不断“扣紧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新的创意。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2]张凤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8.4.
[3]修红英.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合作学习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7.9.
[4]李芳,苗立军.谈“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体会[J].大众科技报,2007.8.
[5]梁刚.探索高中英语“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J].科技咨询,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