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2016-05-14袁滨渤
袁滨渤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5—0042—0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在当前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首先要重视解决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的得失问题。在教师的所有素质中,师德最为重要,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关系到党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面对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教师为本,促进师德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造就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合格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贡献。
一、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问题分析
当前大多数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是高的,他们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赢得社会的赞誉、家长的敬重和学生的信任。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现今多元经济并存,多种文化碰撞,数字化生活促进信息开放,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分配方式的变化,物质和经济利益至上,或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潮,影响着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一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相背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奉献精神不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一定的冲击,一些教师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呈现出上升趋势,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物质利益的索取,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足,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消极应付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不认真备课,不钻研教材,不更新知识,不研究教学方法,上课内容空洞、照本宣科,教学信息量少、深度不够,没有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讲课内容中去。
二是为人师表的意识淡薄,自律的意识被削弱。社会对教师的道德、人格乃至为人处世的要求比对一般人的要求要高,这一点对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光荣,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不注重为人师表的形象塑造和表率作用,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有的教师不遵守教学纪律,随意变更教学时间,课堂上信口开河,甚至随意接听手机,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严重影响和损害教师的形象。
三是终身学习的意识缺乏,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能力素质。然而,目前一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视学生如同机器人,采取灌输的办法,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上,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先设计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只有知识的传授,没有心灵的交往;只有不断的重复,没有创造性的发挥。
四是育人责任偏移,重智育、轻德育。学校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有不少教师却不能自觉地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积极贯穿和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教了,就是完成任务、就是育人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一概置之不理,不关心和尊重学生,不与学生谈心,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关心学生的成长,以致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严重下降。
五是评价标准单一,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是一种良心事业,教师要有一颗公正的心。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成绩不仅成了学生学习好坏的依据,也成了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有的教师教育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罚”字当先、“惩”字开道,缺少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的耐心,不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成绩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的学生,存在私心与偏心。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既有精神层面的指导意义,又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可行性,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统一了思想,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
一是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教师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是教师能否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条件。没有好的政治素质,就不可能保证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效。大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是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是广大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当遵循的准则:团结协作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尊重家长是促进教育合力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廉洁从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保持的品格: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广大教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切实履行。
三是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意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履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校发起师德提升行动,全力打造师德高尚、素质精良、业务过硬,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致力促进师德师风向更好的方面转变,行风校风向更好的方面转变;着力解决有偿家教、以教谋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努力实现在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上有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的提升。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敏锐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之人,
三、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当前我国师德师风的现状迫使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社会转型的背景出发,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建设科学化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三位副校长任副组长,党总支、办公室负责工作具体实施,其他部门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处组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校长要亲自抓师德建设,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合力。
二是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引导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学校将师德教育作为全员教师提升工程的首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规划,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覆盖到每一名受教育者。深入挖掘和运用教育资源,通过增加课程内容、举办讲坛讲座、开展党团活动、实施主题教育等方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促进师德活动的常态化。切实增强师德教育效果,将师德教育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
三是建立健全宣传机制。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大力树立和广泛宣传学校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展现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貌,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弘扬高尚师德。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的契机,联合多种媒体,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事迹,同时每年举办评选“功勋”教师、“十佳”教师和“五好”职工。感动学校的人物评选活动。
四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促进教师自觉地提升师德修养。学校一直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坚持每年一次的师德考核评价,建立、完善师德考核档案,进一步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师德考核充分地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师德考核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的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在各级评选和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争做师德模范的良好风气。学校广泛开展“三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修”(修师德、修师能、修师心)和“三比”(比素质、比师德、比贡献)的师德建设实践活动。将师德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范围。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评选教育系统人民满意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优先评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晋升教师职务(职称)。
六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有效防止失德行为。学校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健全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年度评议制度。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聘请社会监督员、向家长发放评议卡、定期召开座谈会等举措,不断完善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特别针对教师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与问题。
七是建立健全惩处机制,坚决遏制失德行为的蔓延。学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禁行行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对违背师德规范行为的教师,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坚决予以处理。
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能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一位教师能不能成为好教师、名教师,关键是有没有职业道德。当前,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教师的师德教育放在备受关注和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将师德师风建设统一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科学发展之中,师以德立、业因德成,每一位教师都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深入实践“立德树人”的理念。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与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严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