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教学特征研究
2016-05-14徐蕾
徐蕾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对阅读材料提不起兴趣,对文本的解读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随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教师有时也会不自觉地忽略学生的主体认知,对塑造学生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不够重视,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低下。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可见,开展语文探究性教学是一线教师的迫切任务。那么,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一、民主性
阅读教学所选用的文本,有的在写作背景、文化底蕴等方面与学生的认识相差太多,或者说根本不在一个思维体系内。所以,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作品出发,引导学生与作家、作品进行“交流”,进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读阅读材料,寻求对文学作品的最基本解读。
高中阶段的文本阅读直接为高考服务,这就要求学生要把已掌握的阅读技能迁移到阅读题解答中进行训练。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究型的课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因不理解文本会产生很多问题,这时候教师要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文本、社会、人生的理解与感悟,要比学生深刻得多。教师在课前要努力将课堂点拨与学生可能探究的点做好预设,使学生将课内外已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促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提高自主阅读理解能力和自身语文素养,以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课堂的民主。
二、主体性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呼唤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让师生各自畅所欲言,彼此接纳,使课堂成为充满人性、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对话平台。
在共同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自己读书、感知、思考、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获得发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不仅要说,而且要有属于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学习伙伴,引导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细心聆听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对探究性阅读文本的认知。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独下结论的过程,而是在对话中学生探求并获取新知的过程。
三、生成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全部范围。”这句话强调了“生成”的重要性。“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有了“生成”课堂才能变得灵动。
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对于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把握、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将提问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学生的知识范畴、思维能力都相对薄弱,所以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错误。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这就对教师的课堂预设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在课堂上即时产生的错误信息“生成”出解答探究性阅读问题的关键点。于是,学生在“犯错”“纠错”的过程中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答题效率,也增强了阅读能力。
另外,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讨论是最容易出现令教师措手不及的生成的,这些生成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动态生成,让课堂不断呈现精彩。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探究性阅读不是建构在对于字、词、句的剖析上,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有感情地去阅读,在阅读中分析、赏析课文,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也应着眼于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而不是一味地拿到文章就到文本里寻找关键词句。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而阅读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是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该说,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成功的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认知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的交融。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21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