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有效拓展提升语文素养

2016-05-14吴晓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横向联系雾都文本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立足教材文本,进行适度拓展。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传递给我们的知识是无尽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向教材的纵深处挖掘,实现纵向拓展。同时教材中的内容又呈横向联系,学习时可以由某一个点引出每一篇文章中相似的知识点,语文知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样,纵横交错,学生大脑中便可以形成知识网络,更加系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一、立足文本,拓展需适度

教材文本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资料,课堂拓展需要立足文本适度进行。老师在课堂教学前需要设计拓展的内容,切不可在课堂上信马由缰,没有章法,话题转了“十八弯”,最后回不来了。课堂时间占去了大半,教学任务完不成,学生只是听个热闹,其实收获并不多。

如有位老师在讲《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文章第一段作者用“北平的冬天”和“伦敦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做对比,教材提到“伦敦”被称为“雾都”,课本注释为:曾因空气质量较差,多雾,被称为“雾都”。讲课的老师此时开始拓展:大家知道为什么伦敦被称为“雾都”吗?老师讲到了伦敦的地理位置属于空气潮湿的沿海城市,又讲到了工业革命的燃煤以及居民家庭烧煤取暖,形成了重污染下的“伦敦雾”。然后又涉及到当今空气污染程度,霾的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分别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联系到减排是每个人的责任。由此可见,老师的课前备课是细致的,老师的知识面也很广,给学生拓展的内容非常多,但是占用了课堂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面对济南冬天的特点分析只能一带而过,更没有时间赏析优美句子。过度拓展的课堂没有了突出的重难点,与教学目标相差太远,甚至显得本末倒置。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拓展,但拓展要适时适度。

二、依据课标,拓展可深挖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发散思维,对课文进行多角度解读,深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挖掘文章主旨,与文章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或观点。尤其是小说的学习,老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解读,教学用书上的分析突出了三味书屋学习的“枯燥”,学生在解读时则不认为那种学习生活是枯燥的,反而觉得上课时还能溜出去折梅花是不可思议的事,而且很有趣。课堂上还可以一边背书一边画画也是挺有趣的生活。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理解,不必灌输教案上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拓展补充《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对鲁迅回忆性散文的解读和理解,像其中的《五猖会》一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刻理解儿童的微妙心理,由此对本文的主题理解会更加深刻。如《范进中举》一课的学习,老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当时盛行的“科举制度”,帮助学生理解范进坚持赶考三十多年的原因。对于小说风格的理解,老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儒林外史》的文风,以及创作背景。经过深挖教材相关内容,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理解更深刻。

三、依据主题,拓展要横切

横向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网络状思维,做题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尤其是在九年级复习时,横向拓展显得更重要。横向拓展一般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主题引领下分析相关知识的异同点。如九年级下学习《孔乙己》时,可以把《范进中举》拿过来进行对比阅读,一个是在科举制度中“得道升天”的“老爷”,一个是终生“半个秀才都没捞到”的人们眼中的“笑料”。经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够认识到二者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横向拓展在文言文学习中用的比较多,如一词多义的现象,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句中,意义和用法是不同的。如“绝”字,在《三峡》一课就有三处:沿溯阻绝,意为“断绝”;绝岩多生怪柏,意为“极高”;哀转久绝,意为“消失”。由此可以横向联系,前一课《石壕吏》中有:夜久语声绝,意为“消失”。再回想到《口技》一课有:群响毕绝,意为“消失”;以为妙绝,意为“极点”。经过横向筛选,初中文言文中所学的“绝”字的几种意义就比较全面了,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可以迁移理解。当然,还有很多虚词的用法,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和用法也不相同,在学习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横向联系,拓展积累。

拓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手段,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撷取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拓展要适时适度,深挖教材,横向联系,以积累知识为基础,以提高能力为目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是用来交际交流的,学生在拓展积累过程中也在实践运用,不断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吴晓玉,教师,现居江西赣县。

猜你喜欢

横向联系雾都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剧场 21 雾都战记(连载二)
雾都战记(连载四)
雾都战记(连载九)
新课改下“分数的简单应用”
克服高三物理复习短板的三种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迁移的探究
“雾都”伦敦如何走出霾阴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