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2016-05-14谢雅妮贾礼伟
谢雅妮 贾礼伟
摘 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应该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相结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特征,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文关怀应有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走出信仰危机;要真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要搭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思想教育;人文关怀;信仰危机;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248-02
人文关怀即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人的多样性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论断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指导意义。思想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人文色彩浓厚的工作,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因此,进行人文关怀是思想教育的题中之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大学生,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大学生的思想工作,人文关怀也就要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相结合,有的放矢,如此才能更好地使人文关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信仰出现一定程度的危机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重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信仰也是人类社会独特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他们解决各种社会与人生问题的行动指南和终极关怀。信仰也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它能使人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信仰危机是对信仰迷茫、信仰真空、信仰多元化的总称。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大都成长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在信仰上,由于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加之90后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辨别能力较弱,在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仰迷失、信仰真空问题。在笔者对云南、贵州等地9所大学不同年级的7 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信仰调查中发现,没有信仰的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51.3%,只有21.5%的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14.3%的大学生的信仰为佛教,12%左右的大学生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作为自己的信仰。部分学生存在着盲从、迷信、盲目信仰的倾向,这些大学生跟着感觉走,没有自己明确的主见和信仰。
(二)个性独立,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自我表达欲望强烈。但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困难和打击采取逃避方式的较多。表现在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有抑郁症的学生人数也占比越来越高。从调查来看,因情感纠纷、家庭矛盾、就业压力、学业压力而产生自杀倾向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在昆明主要的幾所高校内,近五年都出现过大学生自杀的现象。
(三)情感丰富,社交意愿强但交往主动性不足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5岁这个阶段,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段。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敏感、渴望尊重,爱幻想、冲动,情感丰富。从中学封闭、狭小、压抑的环境步入了大学这个开放、广阔、复杂的美丽殿堂,大学生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正的友谊。但不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地域文化,加之网络时代虚拟时空的替代作用和网络语言的盛行,使大学生在面对面的交往时往往主动性不足。学生们热衷于在微信、空间、微博、QQ群里聊天,而在开展主题班会、读书会、报告会时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表达的积极性都明显不如通过网络表达的热情高。观察发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里盛行的宿舍熄灯后的卧谈会,现在也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在安静的宿舍里,学生们都手握手机忙碌地在上微信、QQ或者通过电子阅读、手机游戏打发睡前的时间。
二、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切实做好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虽然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要做好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走出信仰危机
导致当今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带来的金钱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对大学生信仰有侵蚀作用;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阴暗面会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和个人前途失去信心,导致信仰迷茫;严峻的就业压力与生存竞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也会使大学生面对社会黑暗面的强烈刺激,信仰之塔轰然倒塌,理想之舟就此搁浅。此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都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帮助大学生走出信仰危机,高校教育工作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是建立在感性的情感与理性的信任基础之上的。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存在教育手段单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形式呆板、教育内容空洞等诸多弊端。在话语体系上,话语表达上的僵化、生硬,长期的说“旧话”不说“新话”疏远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不信却让学生信、不学却让学生学,自然很难与学生取得“共情”产生“共鸣”。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教”。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合力”,对大学生的信仰进行引导。在高校里,大学生虽然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又生活在既定环境中,与既定的人群产生联系。因此,在高校对大学生的信仰进行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就是要寻找信仰教育的多元载体,寓教于行、寓教于管、寓教于境、寓教于情,使信仰教育形成“合力”对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引导。
(二)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真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当代大学生大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长辈溺爱,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独立、张扬、自我,但是缺乏耐挫能力。读大学对于他们而言是第一次独立地生活,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融入集体生活。个性上的独立、自我,造成人际沟通中的矛盾、问题,因为远离家庭、亲人,如果得不到恰当的缓解、疏通,就会造成心理上的积郁容易走向偏激。此外,在大学因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交友、恋爱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些心理问题如果缺乏恰当的引导就有可能走向极端。
因此,学校要真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一是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以及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针对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和规划工作,不断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为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良好条件。二是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如开学时开通绿色通道,使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正常入学。入学后提供针对大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正常学习,最大限度地缓解部分家庭困难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向大学生讲解创业知识和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所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缓解就业的心理压力。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团体心理辅导,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即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情感的困惑,及时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搭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参与社会活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才能显示出自我的存在意义,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丰富自我的个性,展示生命的本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认为人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就会有社交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情感敏锐而丰富的阶段,社会交往的需求十分强烈。人文关怀就是要满足人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也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社会交往需求的滿足上。
一是搭建各民族学生交往平台。学校要搭建关爱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平台。通过建章立制,诸如党委委员、团委委员联系少数民族大学生等改立规章制度,为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没有民族隔阂便于交流的平台,通过平台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少数民族的着装、饮食、节日等风俗习惯,鼓励各民族大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文化活动,从而增加了解,减少隔阂。
二是搭建师生交往的平台。课堂交流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与老师之间交往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时代,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通过开通微博、微信、QQ群,使微博、微信、QQ群不仅成为官方发布信息的平台,也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三是为学生搭建深入社会的平台。把“领出去”和“带进来”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如带领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走长征路励志活动;禁毒防艾、南博会、世博会等形式各异样志愿者活动等,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通过邀请先进模范做讲座、社区民警讲安全、高校联谊足球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把校外的人和活动请进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使学生多了同外界交往的机会,了解社会的同时也丰富、发展了个性,满足了交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