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6-05-14李瑞杰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培养

李瑞杰

摘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要给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交流,自主探索相关知识,培养自身学习能力,自主归纳总结、消化所学知识,从而达到轻松、自如、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数学;自主学习;兴趣;培养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的发展,使自身素质得到优化。自主探究学习以变教师"教我学"为学生"我会学"为核心目标,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陈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让学生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轻松获得新知。

一、引导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1、引导全体参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倒数”一课,课始,我出示“5/8×( )= 13/11×( )= 19/20×( )= 1”,让学生进行填空。刚开始,学生感到很困难。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也出一些这样的题目来,由我在()中填上数,并且保证又对又快。”学生立刻出题目考起老师来,从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快填出答案呢?”于是,他们立刻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中来。这样,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最终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小学生天生好动,并且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学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数学,引导他们以多种感官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引导学生思维投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思维参与的数学课是无意义的、低效的。实施新课程以来,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在数学课堂上出现了多过的“生活化”元素,导致把数学课上成常识课。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十分热闹,实际上却偏离了数学学习的主线――思维训练。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更有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让他们学有所“思”。

1、创设思维情境。所谓思维情境,就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克服的学习情境。数学课堂上,教师创设思维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提问:“同学们,能够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由于受到知识的负迁移,认为如果一个数的个位能够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够被3整除,并且列举了33、69、96等数进行例证。于是,我出示了两组数“23、46、59”和“51、42、87”,让学生去验证是不是能够被3整除。学生通过验证,发现第一组数的个位能够被3整除,但整个数却不能被3整除;第二组数能够被3整除,但个位上的数却不能被3整除。“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全体学生都主动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动中去。

2、开放思维空间。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多的引导、过多的统一,给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了大量的限定。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思维的参与是很不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放思维的空间,为学生的思维参与提供条件。

三、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学有所获,练有所成。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启发合作交流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合作教学理念。合作交流即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成效的途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采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下,充分的相信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深化学生的认识,最终使学生能够主动发展。在这样的开放型的探究中,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个性得到了升华。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兴趣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