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施工监理中有关细节问题分析

2016-05-14罗国雄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问题

罗国雄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在建筑电气施工现场监理的实践,对施工中常见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关键词:建筑电气监理;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5—39—02

前言

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量越来越大,各类电气事故也随之增多。建筑电气工程由于与其它专业工程的配合最多、技术含量较高,施工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工序也较多,因篇幅所限,文章仅对其中若干细节问题包括防雷接地、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合格等进行深入分析。

1电气设计图纸问题与防控措施

目前,出于对效益成本的考虑,许多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时间都不充裕。以往完成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图纸,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而现在则要求设计方1个月内完成设计并提交方案。

获得设计图纸后,还未仔细审查,施工方已开始进行地下室施工;到达标准层后,每层的施工时间仅需要四至五天。监理人员若果按正常工作程序进行处理的话,会影响施工进度和经济收益,或者未仔细审查图纸,造成日后出现较多的变更和索赔。

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电气监理人员要提前介入工作,与开发商、设计院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工程概况、设计意图。

取得图纸后,要认真研究相关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同时要求设计院及早提交会审意见。这段时间,监理方可按照工程实际情况,组织有针对性的分步会审,例如布设在地下室的预埋管线和电气设备都比较多,还有总的接地体的焊接等,施工量比较大,故可先对地下室的图纸进行专项会审。在以往监理实践中,发现有个别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存在设计质量差,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进行专业图纸会签等情况。

地下室布满了各种管线,包括水、电、通风、消防管道等,监理人员不单要熟悉电气专业的图纸,还要对其它专业图纸进行了解,和其它专业的工程师联系,多学习研究。审核的重要事项包括:

(1)分析研究建筑结构图,对工程平面布置和各处标高要熟悉。特别是安放变配电室、消控室等的位置,形成整体概念,便于发现与建筑结构不一致的地方。

(2)认真分析消防通风、给排水管道与强弱电、电缆桥架并列、交叉处间距是否达到规范规定的距离,如果需要复杂排列的,可向设计院拿取详细图纸。

(3)认真核对消防图中的预留管线和各种阀、箱、模块的位置、数量是否相同。

2电气工程施工常见细节问题分析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少。最常见的包括以下:

2.1防雷接地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

(1)问题表现。

①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

②没有敲掉焊渣、避雷带处的焊接没有防锈处理;

③搭接钢筋时,没有按规定采用圆钢,而是用螺纹钢。

(2)防控措施。

①焊接前要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掌握焊接技能,保证搭接焊缝饱满、均匀平整,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立焊、仰焊等,必须经过培训后再能作业。

②强化管理,加强焊接人员的责任心,对于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进行补焊,做好焊渣敲掉和防锈处理;

③根据相关规定,连接避雷引下线时,必须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搭接长度要保证达到圆钢直径的6倍。搭接钢筋的钢材必须是圆钢,不能采用螺纹钢或其它钢材代替。

如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是采用对头碰焊的,要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2.2敷设电线管不达标

电气工程需要敷设的管类品种繁多,如钢管、PVC管等,作业人员往往出于进度的考虑,敷设电线管达不到设计要求。

(1)问题分析。

①电缆管没有按要求进行敷设,出现多层重叠及并排紧贴,有的地方高出钢筋的面筋;

②埋进墙内的电线管,深度达不到要求,有的仅仅埋在墙体外的粉刷层中。电线管不够平顺,出现有凹痕、死弯、痛折等现象;

③处于配电箱的电线管,其箱内的管口没有固定紧锁。

(2)防控措施。

①强化管理人员责任,做好对施工人员的专项培训工作,按照有关法规,加强对现场施工的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好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

②敷设管线时应避免电线层排列过密,如因条件所限,确需紧密布设时,可采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

③敷设在砖墙内的电线管,要保证与其表面的距离超过15mm,要保证暗敷在板内线管埋入深度要达30mm,管道呈竖直横平状;

④暗埋电线管时,线管弯曲半径需大于外径的10倍,可采用弯管机等机械弯曲管子,使弯曲处光滑平整,防止出现凹痕、扁折等问题。

2.3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达不到规定要求

(1)问题分析。

①多股导线没有使用铜接头,没有搪锡,直接做成“羊眼圈”状。

②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

③线头裸露、导线排列无序,没有进行捆扎;

④导线的三相、零线(N相)、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

(2)防控措施。

①需要连接多股导线时,要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如确需要做好“羊眼圈”状时,要进行搪锡处理,搪锡时要保证均匀;

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

③编排导线要保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能裸露导体;

④施工人员要清楚了解各种线如相线、零线、接地保护线等的性能作用和颜色区分,进行施工时不能混洧。

2.4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

(1)问题分析。

①墙体和箱体存在空隙,箱体不平直;

②不按要求进行箱壳开孔,尤其是采用气焊或电焊开孔,会使箱体油漆保护层受损;

③落地动力箱接地不明显,重复接地导线截面不够。体内线头裸露,布线不整齐,导线不留余量。

(2)防控措施。

①安装箱体时,应用水准仪校验水平;

②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一致时,需要采用机械开孔或通知生产厂家重新加工;

③加强检查,熟悉相关部门对接地的验收程序和规定。按照有关要求,动力箱的箱体接地导线要明确显露,禁止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线,接地的导线按规范要求而定;

④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cm~5cm的余量。

2.5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1)问题分析。

①线盒没有统一标高,预埋过深,墙体和面板问留有空隙,面板有不平直,有污迹。

②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

③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螺栓松动,盒内导线没有足够余量。

(2)防控措施。

①和土建专业沟通,线盒要固牢;线盒预埋太深时,要加装线盒。用水平仪对面板进行调校,确保安装的面板横平竖直,统一高度。此外,面板安装完成后要把缝填满,不能留有空隙,保持面板清洁。

②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顶紧、拧紧。

2.6不按规定安装电缆、母线

(1)问题分析。

①安装电缆后无统一挂牌,敷设在桥架和电缆沟中的电缆,没有有序排列。

②竖井中的电缆孔,留有空隙,没有进行密封;用于固定电缆的支架,规格过小,不牢固,产生倾斜。

③电缆穿过进户管后没有封堵严密。

④母线的插接箱子安装不平直。

(2)防控措施。

①开始电缆施工前,各施工队伍间要配合协调,根据电缆规格的不同进行排列位置和走向,安装作业完成后要用统一纸牌挂牌,标明电缆的线路编号、型号、规格和起讫点。挂牌位置为:电缆终端头、拐弯处、夹层内;竖井的两端、电缆沟的入手工艺孔等。

②用麻丝和沥青混合物封堵竖井电缆通过的洞口,有室外进户管到地下室时,管口要作防水处理。这些工作需要和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堵封后清理干净现场。

⑨母线及配件进场时,要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合同验货。安装插座时,要横平竖直,与母线接触要靠、牢固。

2.7消防、智能系统的探头安装不符合要求

(1)问题分析。

①探头安装不牢,和墙、板、吊顶间留有空隙。

②探头与灯具挨得太近,灯具的热量影响探头的灵敏度。

(2)防控措施。

①要认真施工,强化责任感。安装底座时要和板、墙面找平,安装探头要拧紧。

②通常情况下,洗手间的天花顶面积不大,使得灯具和智能探头位置相距太近,但应保证灯具的中心点应距探头离窗口约50cm左右。

公共走道天花顶上的消防探头,在预埋线盒时应使之与灯具的距离要大于50cm。

3结束语

从监理实践表明,建筑电气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很多,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会影响日后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施工现场监理人员,要根据有关电气施工规范条文,通过组织专业会议,向施工方传达施工技术要点、应注意事项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与施工方协调沟通,落实整改措施,检查施工成果,防控问题的发生,共同提高质量。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问题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