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虫水下呼吸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16-05-14黄晓东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壁蜻蜓氧气

黄晓东

地球上的昆虫,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本领不一,但是不论是什么昆虫,都需要呼吸空气。陆地上的昆虫,呼吸空气并没有什么难度:在换气运动的作用下,空气由气门(相当于鼻孔)进入昆虫的气管系统,再进入微气管,由微气管输送新鲜空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但是,有些昆虫幼年时生活在水中,有的终生不离水,它们就进化出了五花八门的水下呼吸法。

保命的呼吸管

你知道蚊子的幼虫叫什么吗?小蚊子,当然不是!叫孑孓(jié jué)。在水边,尤其是在死水潭边,常能看见孑孓乱窜的身影。其实,蚊子的幼虫时期非常短暂,只有十几天。在这短短的十几天内,它们是如何在水下呼吸的呢?原来,维持孑孓正常呼吸的法宝是其尾部末端的呼吸管。孑孓倒立在水面,将呼吸管伸到水面上,直接呼吸空气。如果在水面上滴上油,油滴一旦黏在孑孓呼吸管的细毛上,孑孓就无法打开呼吸管了,很可能会窒息而亡。

还有一种叫蝎蝽(xiē chūn)的昆虫(也叫水螳螂),它的呼吸方式和孑孓如出一辙,蝎蝽的腹部末端有根细长的呼吸管,攀附在水生植物上,呼吸的时候倒挂于水面,呼吸空气。

盗吸空气的小偷

有些昆虫的幼虫和蛹生活在极度缺氧的水底淤泥里,为了生存,它们的气门进化成了尖刺状。尖刺的用场,就是刺破水生植物的根或茎,从而吸收植物体内携带的氧气。比如稻水象甲,它主要祸害的对象是水稻。

稻水象甲幼虫腹部末端延伸所形成的刺可以刺破水稻的根茎。小时候,它跟水稻抢空气,长大以后,还会蚕食水稻叶片,对水稻造成危害。

我有鳃,但我不是鱼

还有一些昆虫(如蜉蝣、蜻蜓和石蚕蛾的幼虫),它们是靠气管鳃在水中呼吸的。气管鳃是一种中空、壁薄的丝状或片状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分布在水生昆虫的头、胸、腹的任何部位。有的昆虫幼虫的身上分布的气管鳃有500多个。在水中,长有气管鳃的昆虫会摆动鳃瓣,让水流动并吸取水中的氧气。在缺氧的水里,鳃瓣的摆动频率会加快。

蜻蜓幼虫的气管鳃分布在体内的直肠处,通过收缩腹部,让水进入体内,气管鳃就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了。为了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蜻蜓幼虫每次收腹,都会让85%的水分得到更新。每次更新的过程,也是清洗直肠内的鳃的过程,这有利于蜻蜓保持鳃的清洁,便于氧气的吸收。

所有水生昆虫都具备一项技能——用体壁进行呼吸。呼吸时,昆虫能通过体壁,将水中的氧气直接在昆虫体内进行气体交换,这种气体交换包括了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冬季时,昆虫活动较少,新陈代谢水平低,只要用体壁呼吸就可以维持生命。夏天到了,昆虫的生命活动比较活跃,就需要采取体壁呼吸与诸如气管鳃之类的其他呼吸方式并用的举措。

猜你喜欢

体壁蜻蜓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变化规律分析
昆虫激素对家蚕血淋巴和体壁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超声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合并下肢并拢僵直与足外翻1例
蜻蜓
蜻蜓点水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