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散”
2016-05-14六品叶
六品叶
编者按:《红楼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诗词曲赋绘画建筑饮食中医服饰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无所不包,令人迷醉其中,同时也是一曲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荣华散尽无处话凄凉的人生哀歌。
作者站在高处,冷眼看着红尘中这一处诗礼簪缨之族一天天的没落,隐约地提点:贾府最终会到忽喇喇大厦倾的地步,大观园中的女儿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悲惨结局,曲终人散是必然的归宿。正如作者所言,曹公一支如椽妙笔,写尽一场场繁华热闹,却时时处处乐中见哀,贯穿其间的始终是一个“散”字。
第十三回,秦可卿给凤姐托梦,忧虑家族目前赫赫扬扬,万一哪天乐极悲生,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便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嘱她几法可保永全,又言“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矣!”提前预警,离“家亡人散各奔腾”的境地不远了。
这件非常喜事便是元妃省亲。为这次省亲,贾家倾尽全力精心修筑省亲别墅。正月十五日一大早,合府开始静候,然而皇家规矩,一点错不得,元春一点一刻晚膳,二点半拜佛,五点后请旨,七点掌灯之时,凤銮才进门,然后游园,亲人相见(与父亲终不能执手相看泪眼),筵宴,题匾,评诗,听戏,复游玩,加赏,丑正三刻,也就是午夜快两点,泪眼汪汪地回宫,这是极度奢华又极为难得的一聚,更有无言无奈的悲伤,短短几个小时就散了。当真是“一时的欢乐”。在二十二回的元宵节,娘娘送出灯谜,自己所作的谜底为爆竹,看上去喜庆应节,冥冥中却应了一响而散之意。
至五十四回,又一个元宵夜,贾家合府家宴,听小戏,女先儿说书,王熙凤凑趣,又击鼓传花,好一番热闹,末了凤姐儿说笑话,卖关子耍贫嘴,“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从祖婆婆到重孙子灰孙子,真好热闹!”待众人追问底下时,她笑道:“底下就团团地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散了。”又说了一个聋子放炮仗的故事,没听见声响,就散了。接着以此已四更,提议大家散了罢。一连用了三次“散了”,听者尚自怔怔,只觉冰冷无味,然沉于乐中者不易有悲,亦不会咀嚼“散了”之深意。
然历经世事者,如贾母,对于家族的现状——先前的鼎盛辉煌,而今的内蠹空虚(后来贾琏竟向鸳鸯借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出来当)——心里明镜似的,奈何有心无力,只是竭力欢乐着,竭力让欢乐丰满滋润,府中逢到年节、生日、待客、赏花,必有大小饮宴聚会,贾母只要走得动,都会参加,席间笑话酒令联句助兴,一家团圆、儿孙绕膝的喜庆热闹令贾母欣慰欢喜,也遮蔽维护着贾府的表面——仍然一如既往的富贵荣耀。
不过也有喜散的,如黛玉。三十一回:端午节,各人坐了一会就散了。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个道理:“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她看得透。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及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对此,红学家蔡义江先生评道,黛玉与宝玉对聚散的喜好,看似截然相反,其实根源是一样的,都是聚时喜,散时悲;区别只在于对这同一情况的不同态度。
宝玉这种喜聚不喜散的性格,让袭人利用了一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一节,袭人用“如今我要回去了”来劝诫宝玉收心读书,宝玉当然一一答应,盼袭人长久留下,“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迹——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哪里去就去了。”一股孩童般清纯的痴与真,他心实博爱,多情有义,这个富贵闲人在这部以家亡人散为主题的小说里是那么格格不入可是又是那么合理那么重要。他万分看重他生命中的清净之地大观园,希望在这个水做的女儿国里终老一生,他可以对她们低声下气打恭作揖,只愿大家常聚,天长地久。
春到枝头春渐了。聚的开始与进行,便不可遏止地预示了散的登场。大观园是一场繁花与女儿的盛筵,花开人来,花谢人去,是很自然的事,再热闹的聚会也免不了散场,更留不住渐行渐近的凄清离别。倒是平常日子的画面那么鲜活生动,宝玉替麝月篦头,晴雯进来拿钱,嘲笑二人,宝玉平等对待下人,为丫头端茶倒水都愿意,同时也得到她们的真情,宝玉生日,小丫头也凑了份子,宝玉说:“不该叫她们出钱。”晴雯村道:“她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哪怕她偷的呢。”有一群贴心的丫头,有几个知心的姐妹,有一个交心的恋人,围拢着他,聚会吟诗,喝茶下棋,多么的平静安稳,这正是宝玉所要的闲淡光阴。
对于离散,连丫头也看得真真的,小红和佳蕙闲谈时便有提及,“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佳蕙的话令人可叹:“你这话说的极是。昨儿宝玉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怎么样作衣裳,倒像有几百年的熬煎。”这便是宝玉的气息,与痛苦孤独做着抗争的努力。
当日,宝玉梦至警幻仙姑处,所翻的十二金钗及副钗判词,所听的十二支曲子,已预示了各人的命运;曲子收尾“飞鸟各投林”,将离散流落的大悲哀阐释得更为干净彻底。或许,这个于国于家无望的少年公子,心里也是清亮着的,所以,他是家族子弟中不长进不争气的一个,却是对女儿们极长情极用心极珍惜的一个,也是这方被弥天漫地的悲凉迷雾笼罩着的红尘浊世、被王国维认为是“人人无法躲避的人生悲剧”中,散发出的一束灿烂光华,偏于微弱却是温厚,因为深情而显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