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规划的互联网思维
2016-05-14张楠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作为重要的空间节点和文明坐标,扮演着不可获缺的角色。工业革命以来的数百年,城市化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旋律,“二战”后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陆续出现。联合国有关研究预测,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然而,与发展共生的“城市病”也困扰着不断涌现的新城市和新市民。城市快速膨胀造成的交通、环境、住房、就业等问题不断挑战着传统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思路,城市发展模式方面也出现了“单中心”与“多中心”的争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NIT)在过去二十年的爆发式增长,智慧城市理念已成为多数城市谋划中长期发展时不可回避的选项。
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原点
从国际文献来看,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由新加坡学者Mahizhnan于1999年首次提出,并将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作为其发展目标;而钱学森先生也在上世纪90年代指出,面对现代城市这一复杂系统,需要以强调“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大成智慧学”理论作为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理论。无论中外,以市民为核心的人本理念可以被视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原点。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计划开启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实践探索的大门。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热潮中,超过200个城市成为国家不同部委主导的“智慧城市试点”。然而,全国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实践探索多聚焦于信息化助力部分城市功能提升,缺乏对智慧城市内涵的深刻思考及对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布局的总体把握,有“盲人摸象”之感。
随着更多学者开始使用“Smarter City”来表征智慧城市,我们可能需要超出具体技术架构的束缚,首先承认智慧城市是一个在信息时代使城市生活日益美好的理念,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创新逻辑来思考智慧城市的发展,来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思考城市的发展策略,而不是在圈定发展目标后,只把智慧城市简单理解为利用技术的目标实现。
智慧城市发展需要多中心结构
以人为本的观念与城市发展真正的结合点在哪里呢?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理解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不仅提升了沟通的便利性,也催生了属于网络时代的全新文化生态。如果说智慧城市就是“互联网+城市”,那需要叠加的显然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更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是开放、共享、兼容、平等,其代表了一种新的资源供给与分配模式。从社交网络、维基百科到众包、众创、分享经济,无数Web2.0时代的互联网成功案例都不同程度诠释着这一核心价值。我们也不难发现,符合这一价值理念的网络结构本身是多中心的,甚至是无中心的。去中心化正是Web1.0向Web2.0跃迁的一个重要标志,将这一理念推演到城市维度,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城市显然不应是“单中心”的。
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多中心”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在空间层面,共享和平等的理念不支持资源的过度集中,资源的分散即意味着多中心,单中心辐射的资源配给方式显然与互联网思维南辕北辙;其次,在功能层面,开放、兼容的理念可能会将城市中心的概念碎片化,实际上这样的城市形态已初见端倪,不同年龄段的亲友造访你的城市时,你可能会带他们去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的需求是有功能差异的。差异和特色的形成是资源流动与共享的前提,这种理念下每个城市单元可能都是中心,又可能都不是中心。
归根结底,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既指技术使城市能够贴心地为市民思考,也指更多市民的智慧可为城市思考,这种思考一定像云计算一样,是多中心和资源动态分配的。而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则是当前城市步入智慧城市道路上的重要中间形态。
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智慧要素
城市副中心应该如何建设和发展?这是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城市正在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在过去一年里参与了北京市通州区副中心建设的多次论证。通州区从北京整体发展目标嬗变和自身区位优势的结合点考虑,将自己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政府东迁的计划又赋予了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定位。二者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功能需求存在差异,关于通州未来发展路径的争论也是见仁见智。将视线放远,全国多个城市均有城市副中心或类副中心建设的规划,有些初具形态的副中心也暴露出了发展同质、定位不清等问题。
面对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遵循智慧城市理念,关注城市发展智慧要素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此前的实证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政务信息化、监测智能化、软环境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人力资本发展和信息产业发展九个方面。基于对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差异的判断,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考虑到副中心通常的地理位置和建设成本,一次性超前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可能是副中心最大的后发优势,这是后续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众多城市功能延伸的基础,也将是副中心未来的重要吸引力来源;
第二,基于大数据分析规划核心资源分配。智慧城市不仅是一个目标形态,也是一个求索过程。面对副中心交通、医疗、教育等核心资源配置的复杂问题,现在就应立即引入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机制,并通过制度建设为将来基于数据动态调整配置方案提供可能,将智慧要素融入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过程;
第三,基于智能监测布局居住环境保障。居住环境是目前超大城市原有中心面临的困扰,也是副中心形成差异化定位的重要方面。传感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空气、水质、食品安全等居住品质的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智能监测既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区域数据积累并实现后续智能分析的有效路径;
第四,提升人口素质与区域软实力。忽略人口素质提升及区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的副中心建设必然难说“智慧”,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创新2.0理念也需要践行在知识社会背景下,这都对副中心的教育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斌栋、潘鑫:《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争论》,《城市问题》,2008。
2.宋刚、张楠、朱慧:《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与基于大数据的应对策略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
3.刘洁、高敏、苏杨:《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选址及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例》,《人口与经济》,2015。
4.张楠、陈雪燕、宋刚:《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关键问题的实证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5。
5.Mahizhnan A. Smart Cities:The Singapore Case. Citie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