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牡丹诗的情感变迁

2016-05-14朱美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唐代情感

朱美艳

摘 要:牡丹在唐代备受世人推崇,然而唐代的历史发展和经济状况又有着曲折的发展,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随着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其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一点在唐代牡丹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唐代;牡丹诗;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72-02

一、盛唐:奋发向上

据现存的牡丹诗看,初唐时期没有诗人创作牡丹诗。到了盛唐,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都创作了牡丹诗,李白有《清平调》词三首、王维创作了《红牡丹》、还有裴士淹的《白牡丹》和柳浑的《牡丹》,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盛唐诗人的积极进取与平和从容,同时充满青春昂扬的气息。

王维在《红牡丹》中写道:“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这里面虽然有些许伤春惜花的感情,可终究难掩宁静恬淡和清幽澄明的气氛。对春的离去和花的凋谢,没有消极哀伤,而是体现着生机盎然的青春气息。

再看李白《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孕育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面对着一代名妃和花之王者,人面与牡丹交相辉映,将妖娆的牡丹与娇艳的贵妃描写得艳丽多姿、妩媚动人,洋溢着一股青春华贵的气息。

盛唐的牡丹诗中洋溢着一种青春明朗的格调,它是对青春、生命、活力的一种吟唱,情调欢快健朗、酣畅热烈,反应出社会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在诗中,诗人们心中的青春气息和自信从容,表现在他们优雅而神奇的诗句中。无论是王维的《红牡丹》还是李白的《清平调》,都烙上了盛唐强势文化所特有的心灵印记:优美明朗、健康焕发,都反映着盛唐文化士子自由活泼和奋发向上的心态!

二、中唐:痴狂与凄凉

唐代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转衰,战乱平定之后,社会走向了较长时期的和平与发展。社会经济的长期繁荣滋生了安逸奢华之风,上层社会趋求奢华贪图享乐之心日甚一日,一味骄奢纵乐。“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弈,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白居易在《牡丹芳》中写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竞相观赏牡丹的画面,表现了时人崇尚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这一时期的牡丹诗失却了盛唐牡丹诗所具有的积极向上和温柔平和的心态,随着奢华之风的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盛世王朝一步步走向衰退,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中唐牡丹诗呈现出一种对于现实的苍凉感和对于历史的落寞感。例如白居易《惜牡丹二首》其二中写道: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诗人不再像盛唐时期那样将日光集中于牡丹盛开时的娇艳与明媚,而是转向描写那些风雨飘摇中的牡丹,“寂寞”、“惆怅”、“飘零”等词语蕴含着一种无限的落寞苍凉之感。

中唐时期即唐王朝由鼎盛逐渐转向衰败的时期,透过中唐牡丹诗,我们可以深切的感知,在那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诗人们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有一丝张狂,也有一丝落寞与凄凉。

三、晚唐:哀伤、无奈、痛惜

(一)对于国势衰微的哀伤

晚唐国势日益衰微,社会经济日渐萎缩,身处风雨飘零之际,诗人们难免回忆起中唐以前的繁荣与兴旺,从而生出无限的感慨与发自内心的感伤情怀,这是晚唐牡丹诗所呈现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刘昭禹的《伤雨后牡丹》:

废功看不已,醉起又持杯。数日帘常卷,中宵雨忽来。凄凉无戏蝶,零落在苍苔。造化根难问,令人首可回。

诗人笔下的牡丹处于孤冷、凄凉、凄厉的环境氛围里,或飘摇于凄风苦雨中,或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有对盛时的眷恋,有零落时的伤痛,有往日不堪回首的感慨。晚唐牡丹诗深深地染上了没落者的那种血色黄昏般的心境与情绪:凄丽、迷醉和哀伤。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危机四伏的时局下,晚唐人心理深处泛起的一种无法消解的末世情怀和深沉的时代衰落感。

又如朱庆馀的《登玄都阁》: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

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诗人登上玄都阁,只见树荫浓郁,风景依旧,只是曾经的豪家旧宅早已因为战乱的原因人去楼空,曾经的繁华已经烟消云散,只有豪宅里的牡丹依然盛开,引起诗人无限的感伤。如果说刘昭禹和朱庆馀的诗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回忆繁华时的伤心绝望之感,那么唐朝末士的《睹野花思京师旧游》则体现了一种更深刻的绝望:“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诗人曾经趣味高雅,只欣赏艳丽富贵的牡丹花,一旦牡丹凋谢便不再为任何花儿心动,可如今,只要见到一朵小小的“鼓子花”开,便会欣喜不已,因为也许有一天,不用说牡丹,就连这名不见经传的野花也不再开放了。与朱庆馀对高雅趣味的坚守相比,唐朝末士面对残败的现实已彻底缴械投降,唯有好好珍惜当前所拥有的点滴幸福,如同一个处于日暮之年的老人无比珍爱生命之中仅剩的最后一点时光一般。

总之,雍容华贵的牡丹作为盛世帝国的象征,在晚唐时期已成为诗人们对富丽堂皇、繁荣昌盛之时代的追忆。诗人们借助于牡丹,寄托了他们对盛世帝国的怀念以及对一切美好过往的回忆,诗歌蕴含着繁华不再的无限感伤的情怀。

(二)面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在晚唐文人眼中,艳丽的牡丹常常会勾起他们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而残败的牡丹,则会让他们与现实的衰败相联系,从而在牡丹诗中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借写残牡丹来寄托他们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之感,亦是晚唐牡丹诗的一大特色。晚唐五代写残牡丹最为出色的诗人是李建勋,“失意婕妤妆渐薄,背身西子病难扶”是他的名句。另外,他的《晚春送牡丹》一诗充满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携觞邀客绕朱阑,肠断残春送牡丹。

风雨数来留不得,离披将谢忍重看。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

借问少年能几许,不许推酒厌杯盘。

牡丹的凋零引起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生命如花,何其短暂,面对零落,我们无能为力,何不抓住这眼前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本身就包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之感: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唯有好好把握现实,在有生的日子里尽情欢乐。李建勋的无奈,也是风雨飘摇帝国之时许多其他文人士大夫们的无奈。

(三)批判社会的痛惜之情

晚唐牡丹诗所蕴含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除了表达回忆时的感伤与对现实的无奈之外,还有对社会风气以及牡丹品质的批判,从而流露出一种痛惜之感。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白居易《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如果说中唐牡丹诗只是表现出对于时人重华不重实之风气的担忧,那么晚唐诗人在经历唐朝的巨大转折之后,面对风雨飘摇的帝国,则开始对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牡丹自身的妖艳以及如牡丹般扰乱人心的人或事进行了明确的指责与严厉的批判。

例如翁承赞《万寿寺牡丹》云:

烂熳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浮荡豪奢、华而不实社会风气的批判。批判了士人们一心游赏牡丹而不读诗书的不良风气,表达了内心深深的痛惜之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与现实总是密不可分的,唐代牡丹诗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创作,必然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心态,从盛唐到中唐到晚唐,诗人在牡丹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是明显不同的。

参考文献:

[1]赵坤.唐诗牡丹意象与士子文化心态[J].牡丹文学月刊,2010(04).

[2]杨静.唐宋牡丹诗与牡丹文化[J].菏泽师专学报,2002(06).

[3]吴丹娟.论唐诗中的牡丹意象[D].泉州:华侨大学,2008.

[4]邹巅.牡丹折射下的唐代社会文化心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5]曹香珍.论唐人诗歌中的牡丹情结及其文化意蕴[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6]李冬生.牡丹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7]刘航.牡丹:唐代社会文化心理变迁的一面镜子[J].学术月刊,2005(12).

[8]林雁.从唐朝的盛衰谈梅花与牡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猜你喜欢

唐代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