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壶与文的关系

2016-05-14管阿娣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紫砂工艺艺术

管阿娣

摘 要:任何的艺术都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紫砂艺术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提高。就工艺精良而言,几近无可挑剔的境界。品种类型之多,装饰形式之美,可以称得上是登峰造极。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关键词:紫砂;艺术;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39-01

陈鸿寿曾语:紫砂壶艺与其他艺术一样,“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已故紫砂大师又云:“要决断、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气、神、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话不由的使我们联想到文学。确实,紫砂与文学皆属艺术范畴,两者有相通之处,而紫砂更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紫砂壶在满人时期,融入了古老的中国画,用陶土和窑火,谱写新的诗篇。紫砂壶象形器所承载的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而所牵系的是紫砂壶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宜兴紫砂壶象形器是出于“美”和“灵”的需求,而必然会有“高”的结果。所以,宜兴紫砂壶象形器 必然随着宜兴紫砂壶的发展,更为世人所瞩目,它的艺术价值也会随着紫砂市场的进一步正确发展的提升,而它的独特材质、独特工艺、独特品格、独特功能将更能体现其独特的价值。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享受。就目前宜兴紫砂的销售情况,某大师的收藏作品,即利用泥色、泥纹的变化来表现山川风景,某大师的仿真作品,某大师的紫砂塑器,现在市场高价,供不应求。价值规律是严肃的,艺术品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宜兴紫砂壶象形器正是一种绝无仅有的艺术奇葩,是壶,可以饮茶;是画,可以欣赏,它可以将万景万物立体于砂面,成为绝世之作。

因为文人的参与,甚至因为与文人的交流,名工们本身的文学素养与艺术趣味也得到提升,紫砂壶名也从一开始的“以形为名”,逐渐转变成“以意为名”。例如紫砂史上鼎鼎大名的钓雪壶,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有“闻有钓雪。藏钱受之家,僧纯如云状如戴笠而钓者,然无牵合意,亦奇矣”的记载;清《巢林笔谈正编?卷二》中也写到:“史大彬茶壶名‘钓雪,似戴笠而钓者”。其壶失传无考,但我们从寥寥数字中,分明看出这“钓雪”出自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紫砂壶的生产,从陶土做坯到产品烧成,要经过选料、炼泥、制坯、成型、书画雕刻和入窑烧炼等工序,其中以成型为主要工艺过程。紫砂壶的制作成型都是由手工操作的,是包含着情、意、境、趣等丰富内容的凝练抽象形式的确立,当然也离不开整齐、均匀、划一等一般美的实用工具式的格局。由于紫砂泥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在缺乏经验的人手里,三把两捏,不是涣散,就是硬化,掌握控制的分寸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而,它与普通的商品壶有着严格的区别,将模型造出来的紫砂壶称为紫砂壶艺术是远远不够资格的。

一把精美的壶,一篇耐读的文字,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能营造出一个让人陶醉的审美过程。虚实相生:在文学中,“实”指真实的事物,“虚”指思想意识。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想象虚写,形象鲜明,构思奇特。而在紫砂壶艺中“提梁壶”,也有着这样的感觉,壶体与提梁,虚实对比分明,构思奇特。动静结合:客观事物的动与静,给了文学家们许多奇妙的灵感,他们常常把事物的动与静结合起来,以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动静互辅的境界。文学中有,壶艺中也有,最为经典的就应该数杨凤年的“风卷葵壶”,那葵叶扭曲的姿态,分明让人看到葵叶在风中奋力翻卷,分明让人听到那山风呼啸的猛烈,壶身流动的阳纹线条一气呵成,其壶至静,其神欲动,是为一绝。

任何的艺术都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紫砂艺术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提高。就工艺精良而言,几近无可挑剔的境界。品种类型之多,装饰形式之美,可以称得上是登峰造极。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一方面,由于紫砂艺术是一门张扬个性的艺术,这就需要各类从艺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创作激情源自厚重理论和反复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应该不断总结,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紫砂是门综合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它具有使用与艺术美的二重功能,只有二者有机完美地结合,才能被人们所珍视,被历史所认可。已故紫砂制作泰斗顾景舟老人曾反复强调,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才能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雅俗共赏:文学可以是典雅的,如诗歌散文,也可以是通俗的,如武侠言情,不同的风味会使文章展现不同的风韵。而紫砂壶雅俗共赏的特点,是不言自喻的。它的材质、颜色、功能,都是相当俗俚;但是,当它与书画、诗歌碰撞时,又脱胎换骨,展现出一种“壶中日月”的意境,堪与文学相媲美。 从壶名、壶形、壶意中我们都能寻找到文学的元素,更让我们感觉到文学与紫砂的血脉相通。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紫砂工艺艺术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