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壁》壶的魅力
2016-05-14冯健
冯健
摘 要:吴山先生编着的《中国紫砂辞典》中如是论断:“因壶作提梁,盖面似古代玉璧,故取名“提璧壶”。色泽紫中泛红。提璧壶主要由微曲线构成,每根线的起始与消失,每一边线的转折,每一结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经刻意经营。
关键词:紫砂;提璧;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38-01
一件优秀的紫砂陶艺作品,它能产生一种使人百看不厌的吸引力,以至于令人一掷千金、如获至宝,除了它那精致的制作技艺和完美的实用功能外,它还焕发和蕴含着一种深邃的艺术魅力,这就是紫砂陶艺作品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陶艺风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又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但是形成陶艺风格的主要因素还在于人的学识涵养、技艺功力、审美能力和人品个性等等。 从源远流长的宜兴紫砂发展历程中,仅以紫砂壶这条脉就不难看出各个不同时期的制壶名家承上启下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壶艺风格。常州词派创始人陈维崧(1625-1682年)从审美情趣描述赞赏紫砂器是“砂粗质古肌理匀”,十分形象而又真实地道出了它具有的现实美与质感美。向来紫砂陶与文人墨客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浙江绍兴人徐渭,生于1521年,卒于1592年。他所作《阳羡壶论茗》一诗中有:“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壶)买宜兴”之句。徐渭的买壶题诗又说明了刚刚进入工艺品阶段的紫砂器与文人名士的情缘,确实是“出世不凡”之品。它还说明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紫砂器的文化内涵与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本质以及对它的胎质肌理的认识。
整壶圆线互济,造型大方简约,细节精致不凡,一丝一毫的细微刻画,使得整器舒缓润泽,更显玲珑体态,叫人览之悦目舒心,爱不释手。在泥与火的淬炼下,显得温润如玉。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徽浮雕定型设计者高庄从北京到宜兴与顾景舟交友,他们以紫砂陶优异土质及适用功能,精心合作设计提璧壶。提璧壶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经长期反复推敲,创作而成。此壶是当代紫砂壶艺术珍品。
吴山先生编着的《中国紫砂辞典》中如是论断:“因壶作提梁,盖面似古代玉璧,故取名“提璧壶”。色泽紫中泛红。提璧壶主要由微曲线构成,每根线的起始与消失,每一边线的转折,每一结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经刻意经营。壶盖严密合缝,壶纽大小得体,壶嘴舒出自然,提梁贯气有力,壶身雍容大度,壶底稳妥安适。整个造型简洁、圆润、端庄、明快;比例谐和,柔中带刚。集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于一体,五美齐备,神气韵皆具,堪称壶中一绝”。
提璧壶气质健伟,色泽紫中泛红,深沉朴茂,置放各种环境中品茗观赏,都能显其神彩。提璧壶不仅体现顾景舟大师精湛的壶艺,而且融合了高庄教授所设计的风格、神韵,达到最高境界的合作,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全能佳作。也是他紫砂制作史上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工艺最为精湛的经典之作。从提璧壶上,我们不难看到老一辈制壶名家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从事紫砂壶艺绝没有捷径可走。顾景舟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设计上一丝不苟,工具改制上严格要求,无不在提璧壶上反映出来。
《提壁》壶由其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整壶圆线互济,造型大方简约,细节精致不凡,一丝一毫的细微刻画,使得整器舒缓润泽,更显玲珑体态,叫人览之悦目舒心,爱不释手。在泥与火的淬炼下,显得温润如玉。壶身作扁圆柱形,近底微外撇,折收成圆底,浅挖足。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壶嘴从壶腹下部伸出,造型线直中寓圆、柔中见刚,工艺十分精湛。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感慨。
这套《提壁》壶,一壶四杯构成一个主题,让人在品茗之际,品位富贵祥瑞之意的安心境界,是为养生、修心、品质生活的典藏佳作。四只小杯以及四个杯托配套组成,壶身泥质细腻,古淡的表面隐约泛着一层柔和的光华,恍如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壶体,恬静温婉的感受顿时侵袭着赏壶之人。壶体造型端庄,婉转柔和,风韵潇洒。泡上清茶,氤氲着云淡风轻的诗意境界。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集众美一体,灵秀生动,格调清新,气势端庄,风韵别致,是紫砂光货中素器裸胎艺术的杰出经典之作。
孟子曾说过:大匠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与人以巧。不管是作学问还是手工艺技巧第一步要依随前人的“规矩”,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则要研究前人之“巧”,而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勤勉和努力摸索。限制,是束缚手脚的绳索,也是攀登高峰的索缆。门槛高了,脚才能抬得更高。那些具备功能性、趣味性、愉悦性,符合人们审美心理习惯能让人“大吃一惊”、惊异过后又让人万分激动的创新作品,一定会有磁铁般吸引人的艺术魅力和强盛的生命力。 紫玉金砂一钵土,真金玉露满怀情。《提壁》壶题材经典,造型款式优雅,完美的技法,深入人心。紫砂内敛如玉,它深埋土层之下,亿万年的等待换来五色光芒。它不事张扬,不做雄豪语,只与茶作无声的交流,默默地助着茶香,解着茶语。
参考文献:
[1]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傅英书.紫砂收藏的学问[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3]骆彦卿,帅茨平.中国紫砂图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