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中教学,“竞”现风采

2016-05-14田莉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英语教学

田莉

摘 要: 近年来,全国职业英语大赛在中职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分析全国职业英语大赛中情境交流模块的比赛内容和要求,将该模块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实现职业英语教育中的以赛促教,进而为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些许变革。

关键词: 全国职业英语大赛 情境交流 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引言

英语教学中基础英语教学是以考促教,而职业英语教学是以赛促教。自2012年开始的全国职业英语大赛(以下简称国赛)是中职职业英语类比赛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赛事。比赛由基础知识(听力与阅读)、情境交流、职场应用和职场风采四部分组成,均与职业紧密联系,充分体现职业英语教育的职业性特色。2009年颁布的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16年,上海市中职英语课程标准最新版中强调英语课程应提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职场场境的学习内容,围绕语言意义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笔者作为上海队非服务类比赛备赛团队一员,参与了三届全国比赛的备赛培训,主要负责情境交流。历经三届的备赛、比赛、反思,笔者在积累比赛经验的同时,更深深地感到职业英语教学应该汲取比赛丰富的营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职业情境为主题串联的英语口语教学,期望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

1.情境交流概述及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情境交流是国赛的第二部分,其内容包括选取由四幅图组成的一个与选手生活或将来工作紧密相关的场景,一名选手对图片内容做出描述并阐释个人见解,另一名选手与裁判就图片主题及描述内容进行互动问答。情境交流满分30分,评分标准包括:(1)正确理解图片内容及情节,明确图片隐含的职业意义;(2)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自然、流畅、达意,符合相关职业特点;(3) 正确理解裁判提问,回答有理有据。

从情境交流的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可以看出:(1)语言应是场景化的语言,语言只有在场景中才能激活它真实的意义;(2)场景的选取是与生活和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3)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比赛,反思现行的英语教学,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解生词—讲课文—举例句”的模式远远背离了大纲的要求。传统英语教学特别注重对课文的讲解、语言知识的传授、句式语法的分析、对词汇的解释、举例和练习,忽视了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脱离了真实的语境,缺少了即时即场的思想和情感,而这正是比赛试图去修正的。通过比赛让中职英语看清方向,发现差别,从而找到努力的目标。基于此,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学应以真实的生活或职业场境为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去体验、感受,进而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还尝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和变更,努力实现切实符合大纲和新课标要求的英语教学。

2.以情境为主题,串起英语口语教学

2.1词汇置入语境,语言更具活力。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砖块,再好的建筑如果没有坚实基石的积累终将成为空中楼阁。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A. Wilkins 在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一书中指出: “我们不能接受语法比词汇更重要的说法……如果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这足以说明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笔者依据词汇的使用情境,将词汇略分为通用词汇和职业场境词汇。通用词汇不再孤立地输入,而是通过语境以例句的形式印入学习者的大脑。所谓语境(context),顾名思义,是指语言的运用环境或者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英国语言学家Firth曾说:“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Firth, J. R. 1957:11) 即 “词本无意,意随文生”。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论词汇学习时说:“词只有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 由此看来,词汇只有在语境中才能明确其真正意义,也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认知语言学完形理论认为整体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而且感知整体比感知部分来得容易。因此,教师如果能借助一定的语境,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词汇串联成场境模式,就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对这些词汇进行加工,并采取信息链的形式来加以储存,形成整体的感知与认识。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参与词汇的自然输入与输出。职业词汇和句式是集中发生在具体职业场境中的特殊词汇和句式,通过对具体职业场境的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该场境中可能遇到的词汇和句式,分小组合作整理场境词汇和句式。教师收集各小组整理结果并进行整合和补充,自制出该场境的场境词汇和句式。基于某个具体情境的相互串联的词汇就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记忆不再那么机械,而是有意义地整体地呈现在大脑中。通用词汇和自制场境词汇为下一步的输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情境主题故事,学生回归主体。

基于通用词汇和场境词汇的输入,开展以情境为主题的口头编故事,把课堂回归给学生,教师只负责指导和引导。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极力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方式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倡做中学。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有效的英语教学应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

在教学实践中,给定情境,设定起跳点(jumping off points);给出情境相关词汇;分小组编故事。初期的故事编写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在教师不予以任何干涉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完成故事,每人一句,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之后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体会编写过程中的句法、篇章等各种技巧,每次编写只融入一个侧重点,学生对编写的故事按照教师引导的重点进行修改。

修正好书面之后准备口头讲故事,选定主讲者,整理故事来龙去脉,做3—5分钟的讲故事,要求主讲者在讲述过程中要有恰当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现。每组选出一人组成评委团,秉承公正公开地打分。小组内其他人员为听众,听众最后可对选手表现及评委的评判进行评论。场境变换,主讲者也随之变换,确保每位学生有机会成为主讲者,鼓励听众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过程前期书面占用时间较长,后期随着技能的提高和使用的娴熟,书面时间逐渐缩短。前期口头讲述相对时间短,讲述较平淡,后期在强化讲述技巧及情感和肢体语言的恰当使用下,口头讲述逐渐生动。

以情境为主题串起的英语教学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以学期为时间单位的终结性评价变成了以主题为台阶式的过程性评价。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的著名美国教育学家、教育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中提出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的结果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应该是反映学生目前状况的一个剖析图。因此,在每个小组展示完毕之后,由学生代表和任教老师组成的评委团按表1进行评分并给出建议,评价结果记入学期的综合评价,评委团的评价也成为学期过程性评价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表 1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了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在活动中学习、体会、领悟,从而内化知识,提升技能。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者,教师不再是灌输者。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变成方向的指引者、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2.3职业话题辩论,提高思辨力。

思辨力是一种主体在客体中的活动状态,借此以“激发思维的活跃”。 思辨力是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可迁移能力是指学生可以从学校教育中带走的能力,这些能力不局限于学校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到各种各样环境和工作中。国赛情境交流部分的话题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或与其将来职业相关的话题。通过图片挖掘潜在的意义,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活跃的思维能力。

编故事之后,紧接着是对故事内涵主题的提升,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故事的背后意义。给学生一次辩论的机会,每个人表达自己的看法,相同观点的给出相应的例证来佐证观点,不同观点的更需要举例证明自己观点的可行之处。正如读书一样,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发言辩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通过思考,通过交流,甚至通过激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故事的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了能对具体情境主题有更好的理解,辩论之余帮助学生查阅相关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趁热打铁、切中主题的阅读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毫无疑问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4职业情景模拟,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信息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是指情景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景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结合学校社团活动,选取相对具有挑战性的场境进行职业场境模拟,旨在提高学生在职业场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服务意识,设置了一个两人模拟场境,其中一人模拟刁难的顾客,另一人模拟售后服务人员,两人一组就该情境进行现场模拟。模拟准备的过程,学生会想各种解决方法,然后选取他们认为相对合理的方法进行表演。教师适度参与其中,协助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更好地完成模拟。

结语

职业英语大赛点亮了中职生的人生,职业英语大赛点燃了中职英语课改的希望。作为中职英语教师,其不仅仅是帮助部分优秀的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牢牢把握比赛的宗旨,紧密与课堂结合,变革传统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笔者尝试着将情境交流应用于课堂教学,初期的尝试效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语言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学生对职场有了更好的理解,职场适应性也大大加强。期待中职英语能真正变革,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Wilkin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Edward Arnold, 1972.

[2]Bates, E. Language and Context: The Acquisition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蔡少芬.依托技能竞赛平台,打造中职英语技能教学深入发展态势[J]. 职业教育,2013(6).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汪榕培,卢晓娟. 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候文明.发挥语境作用促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09(3).

[9]陆巧玲.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10]朱秀全.语境补缺假说和语境互动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

[1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3]李欣蔚.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探索——以情景描述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5(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