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饰艺术审美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6-05-14朱涵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装饰艺术欣赏理解

朱涵

摘 要: 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无数的文化元素,而装饰艺术几乎是远古时期,随着最早的人类活动,随着最早的人类手工制作开始就产生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装饰艺术活动,是人类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装饰艺术活动能提高人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艺术工作者仍存在不少疑问。本文有针对地性理解和思考了装饰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以及进行合理的、有自我见解的欣赏和评述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装饰艺术 欣赏 理解 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装饰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装饰艺术实践工作已经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会画几种图案,认识几种颜色,了解些基本的装饰设计原理”那么简单了。深入了解装饰艺术的发展史,有效学习艺术知识、锻炼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创造美好和谐的社会是时代对装饰艺术实践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装饰艺术的发展也经历了种种变迁。又由于每个艺术实践者的天赋和个性的差异,实践方法和模式的不同选择,因此装饰艺术的发展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状况。面对装饰艺术发展的现实,我们必须充分应对思考和理解。

早在数十万年以前的旧、新石器时期,人类便在极度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特有的装饰艺术文化。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装饰艺术,装饰艺术是伴随人类诞生而产生的。人类为了生存,在不断地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发现、掌握并创造了相应器具,这些人造物即为人类艺术的最初形式和内容。就是说,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艺术。

“艺术”最初的功能是根据巫术或宗教或政治的需要创造一些合适的形象,出于各自不同的“情境”。在历史过程中,艺术逐渐积累起自己的传统,具备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从而形成了这一独特的门类。

历代世界各民族的能工巧匠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为艺术美术的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艺术作品总是给人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的印象和生生不息的力与美的感觉。漫长的艺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造就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把握能力和加工技术,而且周而复始的创造和长期的积淀,促进了艺术的形成和艺术的成熟。

最早时期人类的艺术作品其实用功能是先于审美功能。原始工艺美术作品始终将实用功能作为先决条件,而审美功能处于次要地位,这一特征符合当时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动机。只有有了物质上的满足才可能有精神上的进一步追求。但在今天看来即使是当初最朴实和简单的作品器具都极具装饰意味和趣味的,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尽管后来“艺术”日益成为奢侈品,不再那么实用了,但这个标准仍未完全失去价值,并且会在一定的情境中显出复苏的力量。现实主义时期的画家库尔贝的作品《石工》便是一个既“实用”又“合适”的例子,作品在画面的构图、色彩、光线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用石工们辛苦的劳作,阐述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表现底层的劳苦大众艰难困苦的日子,对当局政府的控诉也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直观描述。库尔贝大声疾呼:“我每天散步路过此处,看见路旁的石工,我再没有见过比这更贫困场景了。”画家发自内心的怜悯和愤懑,使得这幅伟大的艺术作品如此赤裸充满张力地呈现在欣赏者面前,叫人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进而深入思索。任何风格都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解决问题”出发,我们便不会简单地以时代进退为褒贬艺术的依据,而要看到艺术创作背后所面临的“问题情景”。可以说艺术家从未像现今这般自由,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判断寻找任务、确定方向。那么便应该受内心的驱使做些什么,创作出真诚的有活力的作品。

现代艺术的装饰与设计内容已经纷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它的魅力不仅展现在艺术领域,更渗透到人们生活及各行各业中。然而任何事物只有究其源头,才更容易看清它的本质。工艺美术在人类文明开始之初就伴随劳动应运而生,在早于绘画艺术风行的几千年前的原始美术时期就已经辉煌一时。由于工艺的历史久远,范围广博,寥寥几笔实在无法含概其全部内涵。

装饰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人类发展史上各阶级的美学思想、社会生产及科学文化的成就。同时,忠实反映出人类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过程。

学习和了解装饰艺术发展的时候,我们常常在最开始的地方便遇到问题,这便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正确的良好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世界大师如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毕加索、达利等的画好在哪里?面对“名作”我们常常不理解作品的价值所在,这是最让人感到困惑的地方。而大多数介绍讲解内容来自书本,我们本身没有对作品深刻的感受。只顾强记作者生平、作品背景逸事等知识,忽略对作品本身的色彩、造型、肌理、明暗、变化的关注。装饰艺术实践过程中“重绘画、轻工艺,略欣赏”的现象便时有发生。这些灌输式的学习方法,忽略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造成感知能力发展滞后,审美能力下降。

而欣赏是评述的前提,评述是欣赏的目的。没有好的审美能力作为基础,评述水平自然可见一斑。所以在讨论中常常出现:要么滔滔不绝,但脱离主题,抓不住重点,语言不洗练;要么平淡乏味,如同流水账,没有起伏,缺乏感染力。这使得我们养成不假思索,不注意归纳的坏习惯,评述能力每况愈下。

针对欣赏和评述能力的欠缺,要做到重视感受和体验,掌握一定的欣赏技能和审美概念,从对作品最初的印象到形式美感到内在精神层面的含义。如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首先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这是在一个什么样悲惨战争年代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再从画面深色基调的压抑,到造型的各种撕裂、冲击给人的震撼中分析,感同身受的体触作者那种悲痛、同情、愤懑、憎恨的强烈情感。这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对正义世界观的培养。要尽可能乐于说、敢于说、善于说,要有评述的欲望。在示范性的语言环境中,从字到词到句到段落的逐步汇总作品的主题,富有联系,生动形象,切中要害的评述。

除了上述几点,装饰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宗教、名族、时代等。因地域、环境及历史的原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精神气质使西方各国的工艺美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法国工艺美术的华丽浪漫、意大利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德国工艺美术的规范严谨、英国工艺美术的高贵典雅、西班牙工艺美术的热情豪放……

首先是环境因素。比如四大文明——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都是借助于带有河流的自然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原始工艺中,地中海、爱琴海等地域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

古埃及与古希腊工艺美术风貌的差异,首先就是因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截然不同。古埃及艺术反映了其封闭型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尼罗河谷地带是埃及文明的发祥地,数千年中一直保持着静穆乃至冷峻的气质。而古希腊这个爱琴海的宠儿,开放型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希腊人勇敢、刚毅的气质和冒险好胜的品格。古希腊的艺术表现出强烈奔放、优美典雅的风格特征。不同地域与环境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艺术,说明艺术只有在产生它的环境中才具有生命力。

其次,装饰艺术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各民族的工艺文化都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鲜明而独特的民族色彩,构成艺术审美价值与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成员在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感情等方面,存在许多共同点。这使得同一民族中的人们显示出审美趣味的共同性,从而产生具有各自民族独特风格特点的艺术。

再者是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显著,有些艺术理论家甚至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艺术。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借助于环境和民族,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原始时期的装饰艺术更明显地受到宗教的影响。人类的原始装饰艺术创作离不开宗教,事实上那一时期的艺术品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宗教宣传品,体现劳动人民杰出创造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最后,在研究装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看到即使是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民族、同一种宗教信仰下,由于创作时期的不同,也会导致风格的不同。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各个时代的人,受着特定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制约,形成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在不同审美的支配和规范下,自然会表现出时代的特点。不过也要看到时代因素不是唯一的,各民族、地域的艺术没有独特风格,艺术魅力也将随之丧失。

装饰艺术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在不断向前发展,不管什么时期的装饰艺术,都是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信息,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社会的。装饰艺术的发展也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分裂合并,趋同创新。装饰艺术史是人类历史的另一种语言,它用美的形式撰写了整个历史的变迁,绘出了人类一个个前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唐星明.装饰文化论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王传东.装饰艺术的魅力[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

[3]任焕斌.装饰艺术设计[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欧阳英,潘耀昌.外国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5]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装饰艺术欣赏理解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