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互联网金融企业转型探究

2016-05-14杨锐

时代金融 2016年6期
关键词:企业转型企业发展十三五

杨锐

【摘要】在如今互联网日益发展的趋势下,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金融来获得更大的盈利成为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如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深化改革关乎每个金融企业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为金融业的互联网化提供契机,加上中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传统金融企业可以借此加速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于我国企业现状的阐述,分析了我国企业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措施,旨在给企业与互联网更好的结合提供理论依据与思想借鉴,以此来促进传统金融企业向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转型,为我国经济深化改革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企业转型 企业发展 “十三五” 经济改革

一、概述

(一)“十三五”概述

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于长期计划,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注重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十三五”规划从2016年起截止至2020年,其中经济转型升级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深化经济改革的课题中提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指出开发符合创新要求的金融服务,整合互联网金融资源,加快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它着眼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发展,为我国传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是接下来五年我国金融企业的目标。

(二)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主要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提高金融经济效率的模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互联网金融覆盖面广,在“小微”层面上具有传统金融所没有的竞争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金融行业形成更加开放、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从而为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提供强大助推力。互联网金融着眼于小微企业,在互联网模式下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本低,运作效率高,同时客户覆盖的区域和范围会更广。依托于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多模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快速发展壮大,形成规模优势。

(三)企业转型的意义

首先,企业转型是指企业通过对业务和管理进行结构性变革,获取经营绩效的改观。传统金融企业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转型发展在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快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提高区域乃至我国的整体竞争力。传统金融企业的诸多问题也只能通过企业改革和转型来适应金融企业的现代化

二、互联网转型的风险

(一)外因

1.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金融企业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型,面临的外部风险众多,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发生巨大的变化。竞争环境由传统企业转变为互联网企业,竞争对手也因此发生变化,不仅有老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排斥,更有诸多新进入者的追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小微企业,同时在我国小微企业众多,因此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更大,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恶劣。

2.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金融企业转型后,由于互联网信息的高速传递性,企业客户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地区,企业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企业信息、购买企业产品,客户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一对一更加直接快捷,效果也更加显著,金融企业的客户基础更加广泛。市场需求和范围由此被扩大,许多企业会难以适应而面临遭遇淘汰的风险。

(二)内因

1.决策者的能力问题。许多互联网企业的决策者存在诸多思想上的桎梏,管理观念陈旧,缺少对新兴事物的感知和及时应对的能力,思想包袱多,眼界不够开阔。导致企业转型后组织运作模式仍未转变,因此,决策者的能力问题是传统金融企业的重要问题。

2.战略风险。在传统金融企业的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资金周转不及时,导致债务沉重的问题。传统互联网企业的转型首先应考虑是否能承担一定的转型风险,在资金运转不当时,企业风险巨大。

3.组织重组风险。传统金融企业转型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势必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组织运作中,不适应的企业员工会因此而淘汰。是否能及时的招聘新员工来形成新的组织运作模式,尽快投入互联网金融的工作十分关键。

4.企业安全风险增加。在传统金融模式下,企业资料及机密文件和信息等难以被盗取以及传播。但是企业转型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后,安全风险与维护安全的成本成倍增加。其一,中国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还有待完善,中国征信体系也需要与互联网的发展配套。互联网违约的低成本,为不法分子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互联网犯罪的难以追捕也为罪犯提供了便利。其二,网络安全问题突出。企业在转型为互联网金融后,客户信息的保密和企业机密文件的保护将成为巨大的挑战。一旦监管不力,企业将面临经济和人力上巨大的损失。

三、规避风险的手段

(一)改变企业文化适应转型

不管是传统金融企业,还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企业文化都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的团结、企业的向上风气和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转变企业文化也应相对应的改进,以此来更好的激励员工为企业转型做出贡献。

(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对企业转型中可能发生的诸多风险加以预测和警示。如面对可能发生的资金短缺,人员重组,人才缺失,经验不足等问题及时做出相应预警。建立前馈反应,减少企业转型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三)培育专项人才

企业可以通过对互联网专项人才的培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改变传统员工的认知思维,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培养人才队伍,专项处理互联网安全问题。这可以保护企业信息和客户信息不被泄漏,增加企业发展的安全性,减少因为互联网安全而导致的损失。为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发展和盈利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建立金融安全机制

金融安全关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深化改革的成败,取决于金融安全的与否。完善监管措施,建立金融犯罪的处罚制度,以此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犯罪的发生。

四、总结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转型不仅是“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发展目标,更是中国金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转型是我国经济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上我国“十三五”规划对企业发展的大力扶持。我相信,在我国不断完善改革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会越来越好,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机遇是历史性的,传统金融企业只有率先进行转型才能成为这个浪潮的弄潮儿,才能在“十三五”规划的互联网金融“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参考文献

[1]刘勇.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潘叙迭.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战略意义及策略[J].广东经济,2002,12:31-32.

[3]朱相宇.企业转型的风险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企业转型企业发展十三五
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浅谈现代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