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在艺术教学中的实用性探索
2016-05-14张君兰
张君兰
摘 要:由于受到现有的教学资源的限制,美术在艺术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一是因为相关的专业老师欠缺,二是美术艺术教学中理论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可以恰当运用,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服装艺术设计是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美术在服装艺术教学实用现状,提出积极的改进策略,以此来促进艺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艺术教学;实用性
艺术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大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服装艺术是一门融合美术与设计的学科,两者是存在直接关联性的,服装艺术专业从应用性角度来看需要创新性、开拓性、时代性创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开拓性思维和创新理念,并能够从理论及实践层面掌握美术、服装艺术等文化学理念和创作性思维方式,以此才能更好符合当代企业的用人需求。
一、美术应用在服装艺术教学的意义
服装艺术属于视觉表现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运用美术相关理论,可以较好地展现作品的肌理、轮廓、结构、视觉表现特征等等,这属于一种理论语言。
美术理论作为服装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艺术感觉具有重要作用,美术理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的应用,在应用型大学的服装艺术教学中,广泛采用各种美术理论进行教学,并且熟练地加以应用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也是提升服装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应用型大学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在研究和运用美术理论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这些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恰当的美术理论在服装艺术中应用可以较为广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感觉。美术理论中蕴含的教育价值需要美术教师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挖掘,真正让这些优质理论成为进行美育的重要载体。
美术理论是学生进行服装艺术设计启蒙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美术理论的认识,熟练运用理论的味觉、触觉、视觉、结构等属性进行合理的实践。美术教育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心里。美术是一项培养气质内涵的课程,它不仅仅指体现在绘画语言上,在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上它也是非常讲究的。我国在教学方式上只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视对美术实用性培养,这也是目前服装艺术教学体系中的弊端。在服装艺术课程中开展美术教学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还能帮助学生如何去发现美,懂得以美术的视觉去看待服装设计。
二、美术在服装艺术教学实用现状
(一)美术课程在服装艺术教学涉及少
目前,应用型大学对服装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时,没有把握基础课程的改革思想。设置课程过程中,没有将美术理论服务理念贯穿于始终,很多服装课程没有进行分门别类、整合渗透,大部分的专业课都是以服装艺术设计为主,在这些课程设置中有相似课程重复设置的情况。同时,在时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加入到课程之中,课程内容死板陈旧,再就是,为了符合教育要求,设置服装艺术课程过多,美术课程则相对比较少,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由空间,进行选修课的选择,都极大影响了学生对于服装艺术教育的学习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美术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不够完善,只突出了一些服装艺术专业内容;二是专业课程眉目过多,内容滞后;三是未能了解艺术教学的应用需要,内容缺乏针对性;四是服装艺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失衡。
(二)服装美术类课程改革力度弱
服装艺术课程中进行美术理论补充并不会受限于教学设备,而是与编撰者对美术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与他们对美术的重视程度有关。就目前来看,服装美术类课程在教学课程中改革力度是比较弱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固化的模式,以简单的美术理论基础为服装设计的启蒙内容。但实质美术理论在服装设计中应用远远不止这些,它对于服装艺术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服装设计内涵,也能够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及分析能力,培养设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课本内容的日渐简化,如果没有给予一定美术课程改革,学生对服装美术内容的认识就会停留在很浅的层次,甚至出现只有结论而缺乏过程与证据的现象,最终导致美术教学索然无味,学生也难以产生兴趣。
(三)注重美术理论教学忽视实用性教学
在应用型大学服装艺术教学中,很多高校依然坚持数十载不变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授课,注重美术理论教学忽视实用性教学,枯燥服装美术类课程会导致学生缺乏兴趣,跟不上课程的节奏,二来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完全无法在课程开展中享受到学习服装美术类乐趣。老师们过度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教学上的客观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一定要懂得推陈出新,在服装美术类课程上适当的添加创新实用元素使之完善。普遍的学生对美术的实用性认识率极低,一般都只认得基本理论,如何去应用,无如何更好地去了解美术设计元素,都是目前艺术教学缺失的。由此可见大学生专业美术知识的欠缺已经无法与社会发展需求想契合。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美术服装艺术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的人也是非常少的。这是与培养美术服装艺术人才教学理念背道而驰的。
三、美术在服装艺术教学实用性建议
(一)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设立服装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为了拓宽美术服装艺术的知识面,加深专业知识的精细程度,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才符合企业用人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都需要综合性人才。因此各大高校应从企业用人角度出发,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以对学生的尊重和自由发展为理念,寻找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的结合点。可以将应用型大学的艺术教学专业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思想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课程,将每个课程进行细分分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利用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设计不同种类的服装款式造型,色彩图案及服饰配件的搭配,完成服装设计效果图,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技能,让美术课真正的成为服装专业实用的基础课,使学生在学习服装艺术专业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美术及服装艺术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二)结合美术理论,丰富服装艺术教学内容趣味性
应用型大学开设的服装艺术课程的质量与师资水平紧密相关。在对学生进行服装艺术教育时,老师除了具备教育心理学、美术教育学等素质之外,更要有深厚的美术功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服装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于教师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首先,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对于服装艺术老师而言,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要学会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去进行考虑,才能够优化美术在服装艺术教学效果,丰富服装艺术教学内容趣味性。其次,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高效与合理,也包括对服装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训练强度把控。因此,提高教师美术教学能力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在美术理论的具体应用、教学方法的优化等。一个优秀的艺术教师,能够找到在学生现有的服装设计水平与经过美术教学即将达到的水准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这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积累足够的美术理论经验。艺术教学教师必须懂得理论应用,懂得教教学方式,这才符合21世纪对于培养服装艺术人才的要求,要设置适合学生的艺术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身体、心理特点,设置出充满设计与创新理念的,受到学生欢迎的服装艺术教学。
(三)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服装艺术教学实用性
首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跃程度。唯有学生在服装艺术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比较活跃,才能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所以活跃程度是判断课堂学习是否具有效率的首要标准,例如:在进行素描课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可以把更多画石膏像的时间运用到服装的线描技法上。在色彩课中,在学习色彩原理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量服饰配色训练。在造型设计中在学习造型原理的基础上,把美术设计原理利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实实在在的运用到服装每一处比例、每一条分割线、每一个贴片甚至每一个口袋上,这样,服装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美术课就更有了具体性和实用性。目前大部分服装艺术课程中在美术理论学习的设计过于老套,学生们已经对此类学习感到麻木。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要求教师在今后的学习设计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服装艺术教学的设计,确保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服装设计制板使,都会运用平面制图与立体裁剪相结合的方法,立体剪裁是否可以充分表现平面设计,是与美术基础息息相关的。美术能力强虽并不能代表剪裁能力强,但一定会比美术能力弱的学生更好表现服装设计的各种元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大学开设美术服装艺术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服装艺术的热爱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服装艺术教育要遵循美术理论的客观规律,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如的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美术理论,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其次,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服装艺术教育观念,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帮助学生发展德体,丰富情感,开拓智力,获得综合发展,便实现了学生美术服装艺术应用教育的基本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明.男女体型差异与审美对服装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
[2]涂涂.“美术热”背后的教育反思[N].中国文化报.2007.
[3]李春晓.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服装设计[D].东华大学,2005.
[4]王笙渐.从南京地区现状看中学生校服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6.
[5]任利民.解构与折衷[D].中国美术学院.2003.
[6]刘智博.定制服装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06.
[7]胡耀文.服装配色课程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9.
[8]徐云.浅析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思维表达和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
作者单位: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