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音乐美学元素的融合

2016-05-14李静

艺术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红艳艳钢琴曲陕北

李静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音乐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钢琴音乐作为—种舶来品,在中西方音乐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如何使这种西方乐器与中国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弹奏出中华民族的独特韵味,是众多钢琴音乐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中国钢琴音乐深受西方音乐思想的影响,离不开西方的技法和传统,但中国钢琴音乐也带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很多钢琴作品,从选材、作曲到演奏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大部分钢琴改编曲都运用了民族色彩很强的和声,在织体上也尽力模仿民族乐器,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音乐意境。这些钢琴曲扎根民族土壤,反映人民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众多优秀钢琴作品中,王建中创作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融合中西音乐美学元素的代表作品,其旋律、节奏以及乐感有很强的民族特性。如在演奏中准确把握中西方音乐的特点,能更好展现出其艺术魅力。

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背景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根据陕北信天游《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和民歌《女孩担水》改编的。信天游是一种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它旋律奔放、节奏自由、荡气回肠,与沟壑遍布的黄土高原有直接的关系。黄土高原的人们习惯立在坡上远距离交谈和呼唱,经常把声音拉得很长,当地乐曲因此逐渐形成了自由疏散的旋律。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便借鉴了陕北民歌的韵味,其中蕴含了具有黄土高原色彩的钢琴织体和音乐语言。

山丹丹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花,这种花世世代代在黄土高原流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风靡全国,让山丹丹花家喻户晓。人们很自然地将山丹丹与黄土高原相联系。不过,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原名是《山丹丹开花背洼洼里红》,名字中的“背洼洼里红”是陕北方言,表明生长在高山上、石缝间的山丹丹花,不仅娇艳,而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现在,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就容易想起为建立新中国的先辈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生动地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共产党的真挚情谊。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被音乐家王建中收集在《陕北民歌四首》之中,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这首高亢奔放的陕北民歌,至今被人们广为传唱。

二、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民族音乐美学

要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必须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分析。音乐风格不同于一般的创作个性,它是某个时期民族或艺术家比较深刻和稳定的审美理念和精神气质的表现。演奏好一首钢琴曲,音乐风格没把握好,比弹错音还严重。要真正把握该作品的音乐风格,必须理解音乐内涵和创作背景。中国传统音乐滋生于中华大地,其风格和韵味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烙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汇聚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反映了陕北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幅动人的黄土高原画卷,正如歌曲中红艳艳的山丹丹花一样。

中国钢琴音乐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带有民族化特征。这种特点是中国艺术家通过本民族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来表现的,带有本民族特有的审美理念。中国钢琴演奏风格的形成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只有不断揣摩演奏风格和音乐韵味,演奏才能在钢琴上准确表现民族音乐神韵,达到传神的效果。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困难在于对民族韵味的理解和把握上,要准确体现钢琴音乐的民族韵味,演奏者需要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养分。对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理解,对乐曲的创作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中国钢琴作品有很多是直接由民歌改编而成的,从演唱形式变成演奏形式,要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民歌的特色,就需要在两者中“求同存异”。例如,民歌中的唱腔不会出现在钢琴曲中,而是转换成了纯音乐的表现手法。因此,用钢琴语言重现民族唱腔的意境就显得很重要。这也是表现民族风格的关键。钢琴改编曲的创作不仅借鉴了民族乐曲旋律,还经常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从而表现中国音乐意境。

中国民歌根植于中华民族宽广、肥沃而深厚的土壤,犹如绚丽多姿的花朵。优美的陕北民歌旋律充满了热情和质朴,充满了诗意和情趣,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自然淳朴,可以真实地体现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心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钢琴艺术家恰恰利用了当地民歌的这一特点进行创作。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结合了陕北信天游的演唱风格,因而在演奏技法上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改编后的曲子,不仅继承了原民歌的风格,创作者更将歌声演变为琴声,让旋律在乐曲中得到升华,用钢琴语言淋漓尽致地将一首民歌的神韵表现出来。作为改编于民歌音乐的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选用的题材自然要对陕北本地的民歌旋律进行移植,也对民族旋律进行了进一步的创作。创作者在题材的选择上并没有拘泥于民族旋律本身,而是以民族旋律作为主线,运用各种改编与创作手法对其进行拓展。此外,艺术家还在编创过程中有意模仿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以体现出民歌的韵味。由于选取的题材为人民大众所熟悉,人们就更容易从钢琴作品中感受到钢琴演奏所蕴含的美学,从而可以轻松地进入欣赏状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主题讲究旋律的歌唱性,基本曲调简洁,以中国传统音乐技法中的变奏、展衍等渐变性手法为主。

三、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中西音乐美学相融

各民族音乐都有自身的风格和演奏特点。受不同社会环境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音乐总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钢琴曲,必然会体现中国文化的韵味,呈现出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要更好地呈现钢琴作品的神韵,需要将钢琴演奏技法与民族演奏手法相融合,实现一定意义上的“中西合并”,在钢琴演奏中实现中西音乐美学的融合。在演奏时,要在整体上保持民族风格,还要注重细节和情感的变化,如果脑海里没有想象,音乐就不会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属于商调式的复三部曲。信天游的节奏自由明快、淳朴大方,最能代表陕北地区的风俗,作曲家运用竹笛来表现明亮而高亢的信天游曲调。原曲竹笛伴奏,刚劲、质朴,讲究高亢粗犷的艺术风格。乐曲引子部分采用散板,可以很好地抒发情感,这是钢琴作品中国风的表现。演奏者要准确理解散板的这个特点,才能充分表现乐曲的神韵。开头的引子,节奏自由,速度变化大,还结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散板”,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散板和Rubato一样,能够伸缩处理和变化节奏。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散板让乐曲张弛有度,乐曲的内容也随之展开,情节随之起伏。

该作品引子部分是散板,节奏比较自由,一连串的音型非常形象地描绘了黄土高原的气息。晨曦时分,太阳初升,一片片山丹丹花含着露水,在微风吹动下,轻微颤动,显得格外艳丽动人。演奏的时候,从mp(中弱)开始,双倚音把听众引入到和谐的意境中,接着是模仿古筝音效的琶音,一连串的32分音符由慢渐快。引子部分还出现了多次保持音记号,演奏时保持足够的拍数,可以充分表现信天游高亢的音乐。散板乐段还运用了很多装饰音和琶音来模拟民族乐器的音色效果。作品运用不同的演奏手法模拟多种民间乐器,如古筝、竹笛、钹、锣和腰鼓等,还运用到了变异性五声式和弦与三度叠置弦的结合,描绘了明媚灿烂的陕北风光。钢琴曲将民族元素与西方钢琴技法很好地融合,用琶音和装饰音来表现出民歌的甩音,把听众直接带入陕北的风情之中。为了表现陕北民歌的旋律特征,引子以带有倚音的长颤音来模仿板胡清脆嘹亮的音色。颤音以慢起渐快的弹法进行,从而使装饰音可以比较自然地与颤音自然衔接。

开启尘封已久的记忆,拿出最圣洁的情感去聆听由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我们总能品到中华民族的自然之气和生命之魂。这么多年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优美高亢的旋律一直回荡在陕北大地,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

四、结语

近些年来,中国钢琴艺术在民族化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收获。钢琴艺术家不但让广大民众欣赏到了喜闻乐见的作品,也逐渐发展、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当然,用钢琴来表现民族风格是一项宏大的事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尤其是在涉及到音乐深层次如民族神韵的时候,中国钢琴音乐在谱面上还难以完全传达。同时,演奏者要具备较高的民族音乐素养,领会民族音乐神韵,凭借灵性和想象进行充分配合,最终实现中西音乐美学元素的完美融合。

猜你喜欢

红艳艳钢琴曲陕北
荷花
资溪县:畲寨党旗红艳艳 乡村治理走前列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红艳艳的中国年
夜的钢琴曲(六)
满山葡萄红艳艳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