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映照时代发展的多元电影评论的现状与前景

2016-05-14唐伯侬

艺术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统

唐伯侬

2016年4月25日,“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春天对话”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艺术评论》杂志社协办。来自学院的理论评论专家与网络评论红人汇集,针对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对话。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大趋势逐渐增强,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之间的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就传统而言,“影评”是针对电影的评价,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影评的意义与价值遭到了不少质疑。对于大众而言,影评是否影响自己,影评的传播力和对于创作有何影响已经成为问题。学院传统影评的某种式微,与网络影评人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改变了影评的概念,也提升了它的内在价值与影响力。促发青年关注电影、参与影评,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届大学生电影节都有大学生影评征集评奖活动。至今,大影节组委会与北京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了,七届影评大赛,第八届正整装待发。同时,大影节每年都会出版一本关于影评的专书,这显示了大影节不仅关注创作而且关注批评的文化态度。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持策划此次研讨会,力求通过新媒体影评人与传统影评人的沟通对话,探讨影评存在的意义、传播途径及其影响方式。

一、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共同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在他的开幕致辞中,陈述了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互相交融发展。他特别提到,确立本次研讨会题目的思考:“春天对话”和“影评”这两个主题词是有特别意义的,“春天对话”除了美好的季节氛围之外,也蕴含着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和网络影评之间的沟壑在逐渐缩小的趋势。但学院学术影评和新媒体影评之间还需要相互交流研究。中国电影从市场角度来说取得了较大发展,影评应当随之强化,且不同影评方法和评论者之间的沟壑也应逐渐消融。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钟大丰探讨了传统影评和当下新媒体影评的存在方式。他认为传统学术影评是有它的存在价值的。同时,新媒体影评也正成为最直接最快捷的与普通观众进行沟通的方式,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这是整个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学术影评而言,其传统的话语方式与传统纸媒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决定了它很难适应现今的发展趋势。而高度视频化的媒体沟通方式则难以传递学术影评的纪实情感。所以目前网络媒体在影片上映前后特别承担起了面对大众的评论功能,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趋势。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肯定了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影评的差异性,并指出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对电影美学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要更多地承认这种分众化的存在。正是这种分众化,才能够促使影评本身得到快速发展。没有必要要求一方融入另一方,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影评的各自特点构成了现在的影评的多样化与新常态,形成电影文化的多元化,更好地促进影评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孙佳山提出,新媒体影评和传统影评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他认为,二者都面临着理论资源受到过去对虚构文学所概括出的理论本体影响的局面,新媒体影评是媒介变革过程中内容生产逻辑变化的必然结果,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新媒体影评人赛人提出,无论是传统影评还是新媒体影评,内容一定要是独立的,是影评人发在内心对电影的真实感受。同时,写作影评并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真正实现影评存在的意义,主题需要有所凸显和侧重。

二、影评的存在形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卫指出传统影评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深度模式平面化,以及学术影评权威性的丧失。目前,新媒体影评逐渐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一些电影在其强势的攻击下,票房迅速下滑。但是新媒体影评自身也存在弊端。由于其碎片化、“短平快”的特点,留存性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传统影评学术著作上的新媒体影评脚注较少。张卫呼吁,新媒体影评也是具有文化价值的,需要作为一个文化珍品留存于电影批评史。

周星教授经过研究发现,影评的概念正在不断丰富,它的内在价值和影响力也在逐渐增高。新媒体影评具有自身日渐扩大的影响,传统影评依然具有自身的影响领域。两者之间没有既定的高低之分,但传统方式的影评对市场和创作的影响受到新媒体影评的冲击。但需要强调,影评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是一种电影文化,自有其产生规律,也会对于青年观影和评价观念产生影响。它不依存于市场而生,也不必完全依存于其对创作是否具有直接作用。不必以不同媒介来区别影评人的高低,关键是见识与观念。现今时代的影评人亦是如此,不仅要具有个性意识与独特风格,更要提高对自身理论的深厚素养以及适应大众的能力。

新媒体影评人梅雪风区分了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受众的区别。学术影评更多是针对学术圉,在知识分子层面传播,更广泛的来说可能是针对电影工业,而非大众化的。新媒体影评却是与大众沟通,需要照顾到受众情绪与感受,降低姿态以保持通俗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唐宏峰肯定了网络批评现在的地位,也批判了学院影评固步自封。她区分了两种新媒体影评的形态,大众影评与迷影影评。她认为现在的影评人都是手机影评人,这个群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当下电影文化,推动了电影产业发展。同时她肯定了热爱办网站、评分、写影评等的新媒体影评人,认为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她还讲述了自己对当代影评的一些观察,特别提出微信公众号影评存在的三个危险倾向与问题:第一是微传统,篇幅短小,短评大部分情况不能充分展开论述,无法结合影史的知识把它扩大、充实,因此较为容易被取代;第二是碎片化阅读与碎片化写作,这种方式会使短评缺乏深度性与思辨性。第三是公众号有一种油滑的文风,有意建构一种虚拟的人格,降低了严肃性,这样的文风难以进行一种复杂的、有难度的思考。

新媒体影评人图宾根木匠肯定了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时代下影评的价值。影评都具有它自身的价值,一个有价值的影评不一定使所有人都感兴趣,比如说一些小众文艺片的影评,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其价值。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左衡也强调了任何一种影评都有它自己的意义与价值,只不过体现方式不同,场域亦不同,但前提是影评自身应该注意到自律问题,也就是影评文体应该秉持着怎样的规范。他还提到网络时代的研究方法应当建立在理论之上,运用大数据技术与理念来做研究,进而得到科学的学术成果。他还呼吁影评人是独有自豪和诗意的,这是现今影评人不可丢失的高贵精神。

新媒体影评人梅雪风提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最受欢迎的影评都是有见地、文风文体具有吸引力的,它能够给读者带来知识上、见地上与阅读上的快感。

三、新媒体影评的发展现状与意义

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沙丹根据自己横跨策展界、影评界、学术界的经历,为大家提供了新媒体时代运营影评公众微信号的一些经验。首先是有趣,要保证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对此公众微信号的兴趣。我们需要具有“表情包”式的网络思维,对于整个文章趣味性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其次是“有料”,要提升作品质量,影评的创作者也需要一定学术性研究基础。点击量是靠“标题党”,而转发量却是靠内容。第三就是人格化问题,人格化非常非常重要,大家看到推送的文章以后就好像见到作者本人一样,影评与读者有着深刻的互动性。

新媒体影评人李星文提到了新媒体影评的成就。首先解放了尺度,使大众可以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次,丰富了影评的表现形式,也拓宽了表达的维度。第三,丰富了内容,权威声音和草根声音都可以发声,无论是在艺术方面还是技术方面,无论是一个已有观点的陈述还是创造性理论的挖掘,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有。李星文对“表情包”类公众号影评作出了批评,认为这可能阻碍了对电影的深度挖掘,并对受众形成一种思路上的干扰,使其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影片本身。他根据当前微信公众号的两种风格提出了台理化的建议。首先是最当红、最有代表性的毒舌影评,其与青年人的趣味无缝对接。依靠细节挖掘内容,充分利用针对新媒体受众的操作方式,例如“表情包”之类的年轻态的传媒方式,以视觉冲击为第一接收要素。另一方面是“独舌”影评即是传统的独立影评,表现形式是优美的、具有深度与理性的。这种风格与这一代影评人的出身是有关的,他们青年时代接受的写作训练会影响一生。但无论影评如何发展,有趣、有料、有诚意的影评永远不会过时。

赵卫防教授提出,新媒体影评已经成为一种电影文化的新常态,深入渗透到电影评论理论的工作中,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方面。而新媒体影评的主要特点,也是其重要的美学价值,便是强烈的批判性。而且新媒体影评对产业有着直接的一个促进性,这也是学术影评所不能企及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智华教授肯定了新媒体影评的及时性,认为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深刻体现一个独立影评人的精神。四、影评人文化

李星文对新媒体影评人的发展简史做了介绍。第一阶段是2000年2004年新媒体影评深具草根性的论坛阶段。大家因为对电影的热爱在论坛里互相交流学习,提升各自的影评水平,没有刻意的功利性。第二阶段是2005年2009年的博客时代。因为博客的出现,掀起了全民写作的大浪。影评人成为了一种职业,写影评为生成为一种可能。在此阶段影评能否产生影响力,除了文章质量的提升,网站推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三阶段是2009年-2013年的微博时代。本阶段的特色是“短平快”。碎片化影评或者“段子”影评与市场营销空前结合在一起,影评的影响力也不再依靠网站的推荐,受众迅速接受的短影评泛滥。第四阶段是2014年至今的微信时代。微信时代有两个武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圉,微信公众号与博客相近,朋友圉与微博相近,犀利的观点结合趣味的形式,共同促成影视短评爆发式的发展。

新媒体影评人曾念群谈到了影评人身份的迷失,他指出一些八九十年代有自己的工作与岗位的影评人前辈,他们在发表影评时人格是很独立的。而大部分新媒体影评人失去了独立性,特别在2011年之后,电影营销逐渐发展起来,许多影评人成为片方重点“盯梢”的对象,会被以各种方式拉拢甚至收买。

沙丹还提到了成为一个又有趣又有料又有人格化的新时代的新媒体影评人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第一点能力是突破茧式文化的能力,打破自身原本的形态,要有影评文章形式的创新性,可以用“表情包”写文章,用视频写文章,以各式各样的方式,突破茧式文化。第二个能力是以平等思维面对观众。

责任编辑:蔡郁婉

猜你喜欢

传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Task 7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二)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一)
少年力斗传统
异国新年前夜的奇葩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漫谈写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