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

2016-05-14郭学霖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构建职业素质高职教育

郭学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也迅猛地发展着,为社会培养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本位构建高职教育。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依据社会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 课程构建

一、职业素质本位的概念

职业技术本位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都不相同,但是却与这三个本位有着紧密的联系。职业素质本位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从事具体职业、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就是以从事具体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基本的目标或价值取向。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都把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局部或某一方面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或基本价值取向,具有个别属性或局部属性;而职业素质本位,则是知识、能力和人格等因素的集成或统整,以人的素质结构的整体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标准。职业素质本位不是一种普泛的素质教育,也不是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泛化到职业教育领域,而是一种以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通用性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具体职业所需的专业性素质为重点,以发展性素质为延拓,以培养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建构的理念。

二、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的构建策略

1.把学生的生涯发展做为构建课程的立足点。职业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指个人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品质等的总和。总体来说,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或她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者,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进行,力求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能实现近期的顺利就业,也能自由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类困难与挑战,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首先,以学生的发展构建课程,因为个人的发展是职业生硬去发展的基础。其次,以职业发展为目标构建课程,因为生涯的发展是以职业发展为中心的。最后,要把终身教育作为课程构建的目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才能够保证生涯的合理持续发展。

2.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为构建课程的目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的构建是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因此,应将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课程建构的目标并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重视高职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人格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成就大小的关键素质。因此要注重高职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培养,以保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

3.把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课程构建的导向。高职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较强的职业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其实质上是要使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的素质以较好地适应和胜任就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并能较好地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切近目标和长远目标。检验一所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首要的标准是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要想使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必须以市场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导向来科学地设置专业,合理地构建并有效地实施课程,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课程的市场针对性和实效性。

4.把学生的知能储备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知能储备就是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学会要想全面发展自己,就必须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深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熟练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等。它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基础,与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关。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任务,职业素质的培养则必须以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学生的基本素质不行,其职业素质也很难形成。特别是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就读群体而言,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文化基础底子较薄,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等相对较差。所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加强相关课程的构建,以便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人格品质等素质。

5.把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课程构建的重点。在职业岗位上,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就是职业技能,更严格地讲,职业技能属于职业能力的范畴。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高职业技能的人才,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定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有必要指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技术工人,而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所以,要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课程相比,需要更多的条件来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格、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的课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迅猛地发展着,所以对于高职业素质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需要我们不断推进我国的高职教育,以便提高将来人才的综合素质。上述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还望相关的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尹景玉,齐福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研究,2005(11).

[2]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姜大源.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猜你喜欢

课程构建职业素质高职教育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