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黑井盐业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
2016-05-14尹馨萍
尹馨萍
摘 要:滇中的黑井古镇地区在明清时期是云南省盐业开发的主要地区,这一时期是盐井发展的鼎盛时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云南黑井地区生态环境与盐业发展间矛盾的考察,对当时黑井古镇的兴衰提出了新的看法,并研究了盐业对黑井古镇兴起于衰落间的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盐业开发对黑井古镇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出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黑井;盐业;环境变迁
滇中的黑井地区在明清时期是云南省盐业开发的主要地区,这一时期是盐井发展的鼎盛时期,它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缓解了云南及其周边地区食盐紧张的局势,是云南盐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云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时期黑井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黑井,旧时称盐兴县,顾名思义,“因盐而兴盛的”,亦被称为“西南丝绸路上的千年盐都”,历史上曾是滇中繁华的产盐重镇。
黑井盐业开发自西汉起,就有了以盐业为主的民间贸易,东晋时属南广,从唐代开始就有了零星的记载,而从明代开始,黑井已经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云南最大的盐产地,到了清代,其盐井的开发进入了新高潮阶段。因为其以明清时期最为繁盛,故黑井古镇又被称为“蒙着岁月尘埃的明清社会化石”。
黑井在元时划归威楚地界,《元志》中载:“威楚为当阳之地,山川清秀,壤土肥饶,地利盐井”[1]可见黑井在当时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也较好。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盐业开采力度的加大,柴薪的砍伐量也大幅度增加,黑井及其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已大不如前,植被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也越来越严重。
二、明清时期盐业的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盐业的发展
黑井的盐业开发具有悠久的历史,伊始建于汉,运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明代随着屯田和矿冶业的兴起,云南的人口大增,人口的增加使得食盐需求量大增,也促进的云南盐业的发展。明代通过设置盐课提举司,加大了对云南盐业生产的控制,盐官的设置更加促进了盐业的发展,使得盐业的生产和运销都置于官府的全面统治之下。
清代云南垦地日广,人口增加,加之许多盐井荒老,故食盐不足,因此终清之世,皆以开辟新井为务。并且在清代盐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康熙时期,食盐运销实行的都是官运官销,到了嘉庆年间,为了改变“计口授盐”的弊端,扩大盐业的生产,增加政府的税收,在云南开始实行“商民运销”,即“灶煎灶卖,民运民销”,变食盐由生产到运销的官方垄断制为就场征税,就场卖盐 ,从此云南盐业进入了全新时期。这不仅刺激了云南的盐业产量,另一方面也是清政府了盐税大幅度增加。由于盐制的改革,使得盐课逐年增加。直到咸丰,同治年间因各族人民反清斗争卷席各盐场 , 在起义被镇压之后 , 清政府重新整理盐务 ,实行“灶煎官买”,此法一直沿袭到民国初年 。
经过了元,明,清时期的高速发展,民国初年,由于海盐的冲击,传统制盐成本的不断攀升,利润低下,以及平浪盐场的巨大冲击,井盐业的产量不断减少,同时销售量也随之减少,黑井盐业开始进入衰落时期。
(二)盐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森林资源破坏
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柴薪问题日益严重,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云南盐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汲卤采硐均用人工,煎制大多以柴薪为燃料。
明清时期由于盐业的飞速发展,盐产量不断增加,生态危机也越来越严重。明清时期云南的盐业生产,柴薪是唯一的燃料,由于长期的乱砍滥伐,使得黑井周围地区,童山秃岭,植被急剧减少。“历史上滥伐林木,不事培育,井场附近,早已童山濯濯;加以开荒种地,植被减少”。[2]
2. 次生灾害频发
由于大规模的开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各种次生灾害频发。
日积月累了采伐,使得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据《新纂云南通志》有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记载,明清以来,由于境内山区谷深川窄,在黑井,妥安,舍资,川街的局部地区,突降特大暴雨后,常发生泥石流灾害。同时,植被的减少使得山体滑坡更加频繁,各种次生灾害频发。
3. 卤水资源枯竭
长期的开发,卤水资源也日益变淡。自然灾害的发生,地震,泥石流淹没卤井,淡水渗入盐井使卤水变淡。由于卤水资源的变淡,所以一些井已经开始废弃。
三、黑井环境变迁及其深层原因探析
(一)黑井生态环境的变迁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黑井及其周边地区在明清之前深处幽壑,树木葱郁,森林资源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几乎还处于原始状态,人为的破坏还很少。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大规模的开发,植被破坏,各种次生灾害频发,如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山体滑坡更加频繁,卤水资源的枯竭等等,生态危机也越来越严重。
可以说明清是黑井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当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前的“山岭稠密”成为了如今的“童山濯濯”,时至今日,生态植被也未完全恢复,周边山地也无成片森林。
(二)黑井生态环境变迁的深层原因
环境变迁过程中,人力与自然力的交互作用是其重要原因。黑井地区的盐业开发,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大规模的发展,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带来一时的繁荣,却也给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致命的伤害,时至今日,周边山地也无成片森林。
探索黑井及其周边环境变迁,仅仅从盐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与环境,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环境变迁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以此,对于各种对环境变迁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
1.盐井开采
滇中黑井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人为的因素占了主导地位。“楚雄黑井,蕞尔之地,又在深山大泽之中,男不耕,女不织,饮食日用,日视其井水煮以为盐,上以输课,下以资身”因为盐业的开发,不仅使僻处深山的黑井,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繁荣,人口稠密的地方,事实上也改变的当地传统的农耕经济,形成了“男不耕,女不织”的盐业经济。传统柴薪煎煮的制盐法,使得森林被破坏,砍伐毫无节制,并且随着需求的上升,将柴薪源地不断向四周广展,形成连绵的“童山濯濯”。
同时,除了煮盐所需柴薪外,由于人口的增加,市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大兴土木,建造屋舍,庙宇等。《烟溪赋》所载:“宅舍缠绵,立千门以共启,辟万户以相先”“肆市傍列,颠巷羊肠而不知其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其大多数属于土木建筑,多以木材为主,如至今黑井古镇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数量之大,其中享誉省内外的保存完整的典型明清建筑武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有99间房和108扇门,其建筑均为木质结构,可以想象如此宏大的建筑背后隐藏着的是对树木的砍伐,对森林的毁坏。因此,大兴土木,又形成了对木材了极大需求,生态也随之破坏。以上所述的认为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黑井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灾难性的后果。
2.生态特性
由于长期的开发,黑井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无节制的柴薪砍伐,使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重,这使得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加脆弱。黑井本身位于滇中山区的龙川江河谷,四面环山,地质构造复杂,山势陡峭,且主要是石灰岩地区,地表较薄,天然植被一旦被破坏,稍遇大雨,因地表无植被保护,地面破坏严重,常常会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加之黑井位于云南中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季较为明显,地表无植被保护,一遇大雨,天然植被被破坏的地方又立即会变成水土流失的地区,而天然植被又很难在短时间内自然恢复。明清时期高强度的砍伐,至今周围山地也无成片森林,说明当时的破坏,明显已经超过了其环境的自然再生修复能力。
3.生态意识
在区域性的环境变迁过程中,人们的生态思想及其实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元代以前,黑井地区仍为较闭塞的落后地区,盐业开发也仅仅局限在小范围,小规模之内,对环境的开发及破坏力度较弱。明清时期,伴随着移民涌入,需求增加,生态破坏的程度和范围日益加大,但人们的生态思想却没有受到重视,忽视了对森林的保护。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盐税一直是重要的税种,对于云南而言,更是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因此从政府的层面来看,只顾一味地追求高产量,高税收,盐官的设置,主要动机也在于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官员的升迁,政绩考核,也多以此为标准。因此,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官方往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处于一种冷淡状态,政府很难主动,积极地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一切都以满足黑井当地产业生产为先。
另一方面,灶户自身生态意识的缺乏也是重要因素。如当地最大的盐商武维扬,虽然财力雄厚,但依然没有培育森林的意识,至今保存完整的武家大院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对于一些中小灶户,则呈现“民皆煮卤代耕,男不耒耜,女不杼轴;富者出资,贫者食力,胥仰食于井”[3]的状况,他们忙于生计,更无暇于生态保护。
由此可见,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对于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还没与足够的重视,生态思想的缺乏成为黑井地区生态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黑井生态环境变迁因素的探讨,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人为地干预与自然自身的脆弱性是相结合的。黑井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人为因素为主导因素,卤水的无节制开发,对于柴薪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造成森林的毁坏,卤水资源的衰竭,地下水遭到破坏,加之当地脆弱的生态,更加重了环境的压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地人生态意识的缺乏也是重要因素。当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时候,必然导致生态恶化,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并没有做到这一平衡,或者说根本没有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因而造成相关政策的缺失,在此,政府是要负一定责任的。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的保护并非只是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四、结语
生态环境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为因素只是诱发环境演变的众多诱因之一,既不是唯一的原因,也不能归结为最终的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人为的因素或大或小,或主或从,因此我们也不能将人类追究为一切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很多时候,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诱发一系列的次生危害,致使情况更加恶劣,最终无法逆转。人类改造自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自然,因此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顺应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云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志》卷五《楚雄府志·形胜》,载方国瑜主编,徐文德,木芹,郑志惠纂录校订:《云南史料丛刊》第六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云南省方志办编:《云南省志》卷十九《盐业志·生产环境·保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135.
[3]《楚雄州盐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楚雄州盐业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