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快乐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2016-05-14吴昌亮
吴昌亮
所谓“愉快教学”,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觉得身心愉快,使他们自觉自愿的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去. 我们的学生只要喜欢数学,就会有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那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才能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粗浅的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对学生的举动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 而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 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 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 “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 ”道出了情与教的关系. 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真诚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真诚的感情是爱的使者,可以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赖的桥梁,使教师顺利地实现教育目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请你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 课后,也常常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或其他活动等. 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另外,教师还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名学生,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良好互动关系,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把游戏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短,一节课有效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在十几分钟,而且也不稳定,有趣的东西时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使他们老老实实地坐上四十分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 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调节儿童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处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中,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 既有节奏又有乐趣. 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二年级上册的统计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朋友们,你们会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来做这个游戏,再请一位小朋友做记分员在黑板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分,谁赢一次就在谁后面画上一笔. 老师和一位学生比赛,另一名学生记分,其余学生齐喊“石头、剪子、布. 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复习旧知自然地渗透到“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本节课接下来更深入地学习统计知识作好了铺垫.
三、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直观教学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据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快乐因素”上下功夫,尽量使用好直观教具.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就问学生:“你们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买过东西吗?”学生回答:“去过. ”“你自己买过东西吗?”有的说买过,有的说没有. 我又说:“那你愿不愿意自己买一次东西呢?”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愿意. ”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牙膏、香皂等物品摆放出来,并标上价格,让学生说,如果你想买毛巾,价格为4元9角钱,你应该怎样付钱. 孩子们纷纷举手,一个说:“付两个2元,一个5角,两个2角. ”另一个说:“付四个一元,9个一角. ”还有的说:“付5元,让售货员找回1角. ”孩子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兴趣高昂,说出了很多种付钱方法,这样学生既在快乐中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时,我运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兑换钱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情趣;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是一举多得啊!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与学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推动、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推动数学课堂气氛的关键.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营造一个充满爱,充满人文情怀,张扬学生个性的课堂环境,达到乐学、善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宏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