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2016-05-14杨双菊

资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明威

杨双菊

【摘要】《雨中的猫》短小精悍、内涵丰富,其中“雨中的猫”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和分析,從多方面解读“雨中的猫”这一意象的丰富内涵,探求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雨中的猫;海明威;迷惘的一代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最初发表于192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文章短小精悍、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小说以“雨中的猫”为线索,围绕一只雨中的猫发生了一系列寻猫-失猫-盼猫-送猫的故事,雨中的猫在故事中承载了不同的意味。本文试图从多方面探寻“雨中的猫”这一意象的丰富内涵。

一、孤寂无依的美国妻子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游历他国的年轻美国夫妇,小说虽未对这对年轻夫妇的婚姻生活进行正面的描述,但透过字里行间读者很容易察觉到他们夫妻关系的不和谐,尤其是妻子在婚姻围城中孤寂、压抑、困顿的屈从地位清晰可辨。

一对年轻伴侣相携旅游应是一段轻松愉快的历程,但文中并未有夫妻间畅谈旅途风景愉悦感受的只言片语,更没有任何关于情侣间亲昵言语、举止的描述,读者感受更多的是两个人形同陌路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而妻子的境遇更像是那只“雨中的猫”。

大雨中,一只无处藏身的流浪猫四处奔跑,寻求暂时的栖身之所,试图蜷缩于椅子下以求避雨安身。这一情景被屋内百无聊赖的妻子看在眼里,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冒雨去把猫抱到屋里给予庇护。

文中的妻子漂泊异乡,远离亲人,虽有丈夫相伴身边,但这种陪伴更让她感到孤独无助。两人虽同处一室,但丈夫舒适地躺卧于床上沉湎于自己的阅读中,将妻子完全置身于自己的世界之外。妻子冒雨寻猫,丈夫漠然视之;妻子寻猫未果,失望沮丧,丈夫未能洞察体贴安慰;妻子发泄情绪,丈夫一声“Shut up”(闭嘴)厉声喝止;妻子倾吐心里的渴求,丈夫充耳不闻。期间妻子几次试图与丈夫交流都未得到丈夫及时的回应,甚至妻子想留自己喜欢的发型都不能如愿。

与只会埋头阅读的丈夫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素昧平生的旅店老板对自己的房客---这位美国太太却表现出尊重礼遇、关心体贴、照顾有加:妻子冒雨寻猫,丈夫明知大雨会淋湿妻子却漠然视之,而旅店老板却体贴地差女佣为她撑伞;丈夫对面前的妻子视而不见、敷衍冷淡,而旅店老板即使在相隔较远的办公桌后、在昏暗的灯光下也会关注到房客的进出而每每恭敬行礼以示尊重;当妻子寻猫未果,失望沮丧之际,坐到丈夫身边希望得到沟通与安慰,丈夫却漠然视之,依然埋头阅读,任由妻子顾影自怜、喃喃自语,而旅店老板却体察到了美国妻子对猫的渴望,及时找来一只玳瑁猫进行抚慰。年轻的妻子对萍水相逢的老年旅店老板产生的好感,并非异性男女间的情爱,只是因为老人身上具有她所渴望丈夫能给予她的关心、体贴、耐心和保护。显然,妻子在丈夫的眼中只是男人的所有物、男人的附庸和陪衬,只是供丈夫欣赏把玩,不需要有思想、情感和好恶的私有财产。文中涉世未深的年轻妻子性格软弱、毫无主见,对自己的屈从地位毫不觉悟,只是感到生活无趣,她已迷失了自我,所做的只是无谓地忍耐,令人痛心惋惜。

在丈夫的冷漠与旅店老板的殷勤呵护的对照下,读者更容易对美国妻子产生怜爱之情,对婚姻关系中处于屈从地位的女性给予更多的同情。“雨中的猫”让人同情,围城中孤寂无助,毫不觉醒的妻子同样让人痛惜。

二、消极逃遁、失去爱的能力的美国丈夫

一位丈夫何以会对自己的爱侣如此冷漠无情呢?

作为亲历过战争的“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试图通过他的作品给读者展示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风貌。战争虽然过去了,但战争留在人们心头的伤疤是抹不去的。生活依然在继续,但丈夫已找不到生活的热情、生活的目标。战争纪念碑矗立在窗外,但他却不愿去触碰那段惨烈的历史,周围人来人往,无奈他已心如死灰,漠然视之。生活已不再是他所期待的生活,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已随着纷飞的战火化为灰烬。经历过这一切,丈夫已丧失了爱的能力,对旅途中的景物缺乏兴趣,对亲密的爱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对生活和未来缺乏信心和希望。对他而言,一切都是虚无。面对周围的一切,他都采取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无论发生何种情况,丈夫都用埋头阅读来应付,缺乏面对问题,正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妻子孤寂无聊需要陪伴时,他在阅读;妻子冒雨寻猫需要保护时,他在阅读;妻子心情沮丧需要尊重呵护时,他仍在阅读。

其实,埋头阅读只是丈夫不愿面对、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海明威笔下的其他主人公也有着类似的表现。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在战争中身心受创的杰克不停地阅读屠格涅夫的作品,企图以此来填充自己所有的时间从而忘掉痛苦。短篇小说《你们决不会这样》中,战争结束后,尼克迷恋上了体育活动,只是因为体育活动能使身体一直保持运动状态,这样思想就会停止,内心就不再痛苦。短篇小说《大两心河》是专门描写尼克钓鱼的小说,是所有尼克故事中最精彩、最细致、最沉闷、最无聊的作品。而垂钓只是身心疲惫的尼克逃避社会现实的手段。“他要让自己始终处在体力消耗的亢奋之中,因为这样易于疲劳,疲劳易于入睡,而入睡便停止了思想。”(吴然,P32)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存信念,给人们心理上蒙上了一层迷茫、消极、绝望的阴影。失去了归属感和人生信念的丈夫尽管四处游历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角落,又何尝不像一只无处栖身、四处游荡的流浪猫呢?

三、迷惘、颓丧的美国年轻一代

海明威的作品擅长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情节来表达深邃的思想。《雨中的猫》也不例外。在不到1200字的篇幅里,讲述了一对年轻美国夫妇他乡游历过程中的关于猫的小插曲。小说开篇指称主人公用“美国人”、“美国妻子”、“美国丈夫”、“美国女孩”等词来暗指美国年轻人这个群体的状貌,直到文章过半,故事的讲述才具体到了主人公“乔治”身上。“乔治”这一极其普通、常见的名字似乎在暗示这位名为乔治的丈夫具有那个时代男人普遍具有的共性:男人们冷漠无奈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被战争揉碎了的心,而男主人公精神上的迷茫和空虚不是他个人才有的问题而是一个战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很显然,海明威想要展现的不是这对年轻夫妻的个体生存状态,而是战后美国一代年轻人的整体精神风貌。“从以高涨的热情参军参战,到以颓丧的心态厌战反战,这是一代美国青年精神流变的过程。”(吴然,P23)战争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上,也矗立在人们的心中,刻录着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淋淋的惨痛历史,久久挥之不去。那种痛苦对于像海明威那样的“硬汉”也是无法直视的。在《海明威,一个巨人的生与死》里,有一段是他去世前不久说的:“我现在还记得,我对于第一次大战感到十分可怕,吓得我有十年写不出它。战争在你内心造成的创伤,愈合起来是十分缓慢的。”(吴然,P23)战争的残酷带给他的痛苦让他无法直视,于是,他把他所经历体验到的一切结合社会现实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想象、去充实。流血和死亡的战场使海明威产生了深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这种幻灭感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失败和死亡,二者如阴魂不散的魔鬼纠缠了海明威的一生,使他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不可避免的以相似的悲剧性为结局。”(赵光平,P60)《雨中的猫》发表于1924年,因此也展现出战争对人们生活和内心所造成的幻灭感。战争过后,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欺骗的美国年轻一代对社会、人生倍感失望,对生活不再热情、激动,不再满怀希望,开始消沉和迷惘。他们像小说中的美国丈夫一样失去了精神支柱,悲观、失望、彷徨、忧虑笼罩着他们的生活。过去一片黑暗,未来阴云密布,他们只能在昏暗中沉浮,在绝望中挣扎。

结束语

雨中的猫是谁?是百无聊赖、孤寂无依的美国妻子?还是四处飘荡、消极避世的美国丈夫?抑或是迷惘、失落、颓废的美国年轻一代的群像?或许都是,或许还不止于此。她/他们深处社会的暴风雨中迷茫无助地在雨中徘徊、流浪,徒劳地寻找着心灵的栖息之地。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给读者解读他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依据,也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这也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Kurt Singer.Hemingway:Life and Death of a Giant[A].Los Angeles:Holloway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1961

[2]吴然.“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3]赵光平.海明威悲剧情结溯源.洛阳: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期

猜你喜欢

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文学大师海明威的幽默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海明威的自省
文学大师海明威的幽默
海明威也不行
海明威的写作怪癖
海明威的一行字
“硬汉子”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