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2016-05-14谷峰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安全性

谷峰

摘要: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64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64例患者经治后,FPG、2 hPG以及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效果满意,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效的、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卡司平);二甲双胍;临床疗效;安全性

2型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类型,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可导致心脑血管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以控制血糖和保护胰岛细胞功能为目的[1],笔者近年来采用吡格列酮(卡司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门诊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及分级标准,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感染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本组64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65.2±2.4)岁,糖尿病病程5~23年,平均(10.7±1.6)年。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二甲双胍0.5 g/次,3次/d,同时给予口服吡格列酮20 mg/次,1次/d,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6个月,用药过程中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对于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可给予加服卡司平,直至血糖控制达标。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64例患者经治后,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血糖控制效果满意,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20%以上[2]。老年人群度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降糖药物的选择[3]。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生成能力增强或降低,其血糖的调控作用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临床应选择合适的药物联合使用,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促进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

药物治疗对于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防止病情的进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有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调节剂、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以及噻唑烷二酮类等。其中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是二甲双胍类,该药物降血糖的疗效确切[4]。本研究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未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这与沈春梅[5-8]的研究报道一致。二甲双胍具有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减少糖转运,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有效、稳定的降低血糖[9-11]。吡格列酮是一种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能有效增强患者机体组织和肝脏胰岛素敏感性[12-14]。据相关文献报道[15]: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时能够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二甲双胍增强周围组织的无氧酵解和增加周围组织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的作用,两种药物血糖作用的时限相互补充,疗效互相叠加,且抵消不良反应,因此治疗2型糖尿病是有效、安全的。

参考文献:

[1]毛焕东.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73-7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1-36.

[3]邓海鸥,林凯,黎映兰,等.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5,36(12):1928-1929.

[4]吴蓉.吡格列酮片与二甲双胍片在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7):2289-2290.

[5]沈春梅.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在临床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8):1077-1079.

[6]王进雄,谭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4):60-61.

[7]步砚军,郑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4):55.

[8]魏文华,林耘如.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2):1269-1271.

[9]洪亚君,郭维英.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0,24:2258-2259.

[10]袁全东.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36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05:788-789.

[11]胡红琳,王长江,张木勋,等.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06:483-486.

[12]邓晋红.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9,31:809-811.

[13]黄行强,陈文力,房彦平.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08:34-35.

[14]李延兵,廖志红,黄知敏,等.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01:30-32.

[15]魏宪丰.联合使用吡格列酮、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08:228-229,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罗格列酮辅治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美国警告吡格列酮引起的膀胱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