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2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6-05-14杨菊花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产后出血剖宫产

杨菊花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1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5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纱布填塞宫腔结合动脉结扎的方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花费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相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各自相应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花费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有效,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为分娩期的相关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因素,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而剖宫产术中出血则是常见的并发症,在产后出血中占70%~80%。如不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理措施,可能造成孕产妇死亡等严重后果。目前传统的降低产后出血的手段主要包括采用子宫按摩以及缩宫药物等,但是经常会失败[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1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5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全部患者的年龄在23~41岁,平均年龄(32.9±3.5)岁,患者的孕周在38~41 w,平均孕周(39.6±2.0)w,孕次在1~5次。包括初产妇21例,经产妇35例。剖宫产指征包括胎盘异常16例、瘢痕子宫13例、巨大儿1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例、双胞胎妊娠5例、羊水过少3例、脐带绕颈2例。所有孕妇都进行剖宫产手术,且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刻出现大出血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生产次数、发病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纱布填塞宫腔结合动脉结扎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措施:对患者的子宫进行按摩,然后对其两侧的子宫动脉、髂内动脉进行结扎术。把准备好的无菌纱布填充到患者的子宫内,上面一端从患者的子宫最底部开始用纱布填充,依次往下进行,另一端则从患者的阴道最上边开始用纱布填充,依次往上进行,最后交汇于患者的子宫切口处,并把多出来的纱布剪掉,最后进行缝合。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填充纱布的时候要紧凑、均匀,手术后24 h从阴道处将纱布取出,并进行细菌培养[3]。

1.2.2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措施:把患者的子宫托出腹腔,双手加压按摩观察出血控制情况,若加压出血减少,则可采用此术。具体做法:采用1-0号可吸收缝线70 mm圆针从子宫切口右下缘下方约3 cm处进针,贯穿子宫下段全层,在切口左上缘上方约3 cm处穿出。将缝线拉至宫底距右宫角约3 cm处,穿过子宫底部浆膜层,出针后在子宫右后壁与前壁相同水平部位进针,穿过宫腔后水平出针至子宫左后壁。挤压宫体同时,缓慢拉紧缝线的两端后打结5次。观察10~20 min,确认子宫色泽转为红润,收缩变硬,阴道流血渐止,生命体征平稳,方可关腹[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8.58 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60.63 min;观察组产后平均出血量662.71 ml,对照组产后平均出血量1098.63 ml,两组对比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2例(4.17%)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1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80%发生在产后2 h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多由于巨大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瘢痕子宫等原因造成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对缩宫素不敏感而引发。如大出血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需行子宫全切除。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宫纱填塞,但是该方法亦容易引起患者感染,而且止血效果不佳,甚至会出现宫腔内仍然流血而阴道不出现流血的现象[5]。而实施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结扎进行止血的临床有效率极低,而且该手术创伤面极大,对医生的手术技能要求极高,不适合临床大量推广使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最佳方法,切除子宫破坏了患者的盆腔结构,是产妇失去了生育能力。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控制产后出血的缝合方法,其原理为机械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壁的弓状血管有效地被挤压,血流明显减少;刺激子宫收缩而进一步压迫血窦,使血窦关闭而持续止血[6]。尤适用于剖宫产术中经一般处理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能力,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新方法。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其它止血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止血迅速可靠、损伤小、恢复快、副反应小及保留子宫等优点[7]。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英娟,林亚梅.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9(9).

[2]赵润青.背带式缝合技术解决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6):102-103.

[3]王哲尔.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1,18(6):36-37.

[4]李高珍.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318-319.

[5]邢荣丽,黄燕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6(30):55-56.

[6]邢海燕.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723-2724.

[7]戴钟英.孕产妇死亡与产后出血的现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19(5):257-258.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产后出血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