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6-05-14王敏
王敏
摘要: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引发焦虑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从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患者均出现了焦虑情绪,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心理干预措施,作为研究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前后焦虑评分进行调查,并采用问卷方式了解引发患者焦虑的具体原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引发患者焦虑的原因中对放疗副作用和疼痛恐惧感比例最大,其次为对放疗治疗的未知恐惧感。结论 诱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必须在临床护理时引入强化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疗;焦虑情绪;诱发原因;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也就是临床所说的癌症,其主要是由于人体细胞因基因表达异常失去调控作用,因而产生了异常分化情况,形成的异常增生组织不再受人体正常调控机制约束,进而快速对周围组织产生侵犯,引发全身性疾病。目前治疗的方法为放疗、化疗以及手术切除[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选出的11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比组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患者的年龄从41~80岁,平均年龄为(58.41±2.63)岁,其中患有肺癌的共20例、乳腺癌者共13例、食管癌者共8例、宫颈癌者共11例、鼻咽癌者共3例。研究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年龄从43~78岁,平均年龄为(58.17±2.48)岁,其中患有肺癌的共17例、乳腺癌者共12例、食管癌者共10例、宫颈癌者共10例、鼻咽癌者共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患者均具有焦虑情绪,每组55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心理干预措施,作为研究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评分进行调查,并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分析诱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
其中焦虑自评量表采用SAS量表,患者得分越低说明焦虑情绪越弱,反之越明显。调查问卷中的诱发原因则包括对放疗的未知恐惧感、对预后生活质量期望过高、对疼痛和副作用的恐惧感、家庭原因、生活负面情况较多、经济因素,均由患者自行作答,只需要填写“是”或“否”,本次研究仅记录填写“是”的患者例数和比例[2]。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χ2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整理制成如下表格,见表1、表2。
从上述两表当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情绪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其中研究组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诱发患者焦虑情绪的原因中对疼痛和副作用的恐惧感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放疗的未知恐惧感、对预后生活质量期望过高、经济因素、生活负面情况较多以及家庭原因。
3 讨论
目前人类医疗技术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还不显著,尤其是放疗和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对患者身体、心理均造成较大的影响,焦虑情绪也是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保证患者的健康。
3.1常规护理干预 在患者入院后就需要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措施。①应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恶性肿瘤放疗知识宣传手册,指导患者如何在放疗过程中保持神经和肌肉的放松。在放疗前患者应做4~5次深呼吸,这样可以有效放松患者的肌肉,同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定位照射并不会对其造成疼痛感,以免患者因不配合导致照射效果较差。②如患者在接受放疗之后出现疼痛感,应及时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估,采用十分制评估方法,其中0分为无痛感;1~3分为轻微痛感,不影响生活和睡眠;4~6分为中度痛感,稍微影响睡眠,但不影响生活;7~10分为严重痛感,对生活和睡眠均造成明显影响[3]。根据患者实际疼痛情况为其提供适量的止痛药物,其中轻微疼痛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中度疼痛患者则给予以可待因;严重疼痛患者需采用强效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同时根据医嘱为患者疼痛部位采取热敷或冷敷处理[4]。③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方案。由于放疗对患者脏器的影响,要求患者治疗后的食谱应多为易消化食物,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热量以及维生素,禁止使用任何辛辣、油腻、霉变、烟熏、腌制等视频,避免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同时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如患者放疗期间出现血压下降情况,还可以为其提供部分补足气血的食物,例如乌鸡汤、补髓汤等。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4000 ml,在放疗后30 min内不允许食用任何食物。
3.2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预防放疗患者出现焦虑的必要干预措施,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必须主动接待、交流沟通。同时向患者介绍同病房或邻近病房内同样疾病放疗效果突出的患者,通过病友对切身经历的讲解,告知患者如何正确评估预后生活质量,并借助病友的讲解增加患者治疗的信息。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种类和缓解措施,同时对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解,如其经济承受力较弱,应主动为其提供医疗保障或联系社会支持体系,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同时在放疗过程中应及时将病情进展告知患者,如肿块消失情况,帮助患者进一步提高治疗信心[5]。
参考文献:
[1]陈善联.放疗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12(23):135-136.
[2]冀小平,郭蓉,黄兆荣.肿瘤患者在调强放射治疗中心理护理及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05):256-257.
[3]韩立丽,高伟.心理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C):36-37.
[4]杨晓霞.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07):887-888.
[5]何佩仪,冯惠霞,卢儒彪,等.心理干预对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03(06):18-20.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