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比较

2016-05-14刘敏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异氟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醚

刘敏

摘要: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异氟醚吸入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则使用七氟醚吸入用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MAP、H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气腹后5min以及苏醒时研究组患者的MAP、HP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显著,其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异氟醚,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七氟醚;异氟醚;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病变[1]。本文选取我院98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中49例患者实施了七氟醚吸入的麻醉手段,其麻醉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报告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2年6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经血常规以及B超检查,病情得到了确诊,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9)以及研究组(n=49)两个不同的小组。研究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为29~67岁,平均年龄为(42.5±3.8)岁;体重为44~78kg,平均体重为(58.4±3.2)kg;对照组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为30~67岁,平均年龄为(43.1±3.4)岁;体重为45~79kg,平均体重为(57.8±4.2)kg。排除标准:①自身或者家属不接受本次实验的患者;②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③认知功能不全或者精神异常的患者;④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⑤肝肾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患者在体重、年龄以及性别等疾病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对患者血压、心功能、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进行连续性的监测,并为其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2]。接下来给予患者相应麻醉诱导,为其提供瑞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阿托品进行静脉推注,注射完成后再为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帮助其正常的呼吸,呼吸机的参数如下:潮气量调整为9ml/kg,呼吸比调整为1:2;呼吸频率调整为12次/min[3]。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异氟醚行吸入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则采取七氟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药物的吸入量[4]。

氟醚进行麻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主要包括麻醉前、气腹后5min以及苏醒时MAP与HR指标的差异;术后针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的差异。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指标的差异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MAP、H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气腹后5min以及苏醒时研究组患者的MAP、HP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 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胆囊结石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以及术中疼痛较轻等优势,已取得显著的疗效与广泛的认可[5]。但由于该手术的时间操作时间较短,因此对麻醉效果的要求就相对较高,必须得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既往临床上一般使用异氟醚对患进行麻醉,该药物的(麻醉)效果虽然比较明显,但镇痛效果相对较差,患者术后清醒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6],患者容易出现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不利于其后续的恢复。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剂,该药剂的血、气分配系数比较低下[7],具有安全性高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49例患者在使用要药剂进行麻醉后,MAP、 HP指标并为出现明显的波动,且患者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效果较好,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显著,其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异氟醚,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红,杨晓斌,陆文汉,等.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比较[J].安徽医药,2008,12(6):541-542.

[2]张伟锋,罗丽飞.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95-97.

[3]杨昶,何林,左友波,等.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1):38-40.

[4]余祯祎.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6):134-136.

[5]朱小平,汤介红,吴艳梅,等.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效应的比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4):346-347.

[6]陈书萍,骆州富,周媛媛,等.七氟醚和异氟醚低流量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较[J].当代医学,2009,15(30):155-156.

[7]李伟峰.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2):50-52.

编辑/倪冰冰

猜你喜欢

异氟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1-氯-2,2,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红外光谱研究
异氟醚间断预处理对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