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市病”危机来袭

2016-05-14胡一武

新城乡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城市人口发展

胡一武

说到“城市病”,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那是大城市才有的问题。

不想小城市也有“城市病”,甚至比大城市还重

根据新的城市规模标准,我国有1800多个城市属于小城市,占城市总量85%。中国整体上还处于一个小城市占绝大多数的城镇化分布形态。

社会结构变迁带来了普遍意义上的“城市病”。“城市病”可以理解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伴生品,现在多用来指代大城市所特有的社会问题,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而数量庞大的城区人口少于50万的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却乏人问津。实际上,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问题,小城市有小城市的问题。

小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恶化”趋势。城镇化的轨迹,主要体现为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在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中,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小城市问题。一是“滞后型城镇化”带来的供给不足问题。一旦小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矛盾,出现环境污染、人口拥挤、治安恶化等城市病。

二是“超前城镇化”带来的供给过剩问题。过去十多年,包括小城市在内的几乎所有城市都开展了“摊大饼”似的城市扩张,从而导致了小城市的空城化与市容萧条的局面。大量的小城市内生性发展能力欠缺,在大城市持续“抽血”的发展格局之下,各种矛盾不断积累,从而导致小城市病的出现。

小城的产业困境

小城市大多缺乏现代文化生活气息,几无美术馆、博物馆和文艺空间。而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包含文化发展和文化资本的积累。

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有健全的文化设施。然而现实是较高层次的文化资源,几乎全部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绝大多数中小城市,诸如美术馆、博物馆这些象征文化品位的文化空间几近缺失。90%以上的小城市没有自给的单体美术馆建筑和两所以上的免费博物馆,画廊更是鲜见,导致小城市的精神生活较为匮乏。

大多数小城市都因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经济活力日趋弱化,不同程度的存在就业门类较少、就业机会紧张、人口外流明显的现象。

曾经高速发展的鄂尔多斯,主要以“羊、煤、土、气”为支柱产业,一旦宏观经济出现衰退,立即出现产业停滞,人口外流,成了“鬼城”。江西省新余市,总人口115万,产业基本围绕以新余钢铁、赛维太阳能公司为主。两家大型企业高峰时期共能吸纳6万人就业,占据城市就业总人口40%,形成了长期相对单一化的经济体系。

城市发展模式的僵化,越来越暴露出小城市的产业困境。小城市房地产的虚假繁荣已开始呈现扩大趋势。但是地方产业发展乏力,政府还在选择延续土地财政的发展理念,这就导致近几年大量楼盘空置率过高,烂尾楼增多,加大了“鬼城”风险。

空间城镇化的盲目冒进,使整个城市处于一种“浮躁式的建设”状态。这一现象与全国170座城市房地产监测结果中有110多座城市房地产价格下降相吻合。这110多个住房价格下降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小城市。

人才荒漠化

高等教育资源与高层次人才缺失,导致小城市整体知识水平低层次化。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我国中心化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呈现了严重的极化分布格局。

一旦小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矛盾,出现环境污染、人口拥挤、治安恶化等城市病。

据中国“211大学”的分布情况,除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直辖市及少量省会城市,全国地级市中只有6个城市拥有211大学。其他240多个地级市只拥有为数不多的普通型大学、职业学院等高教资源。而超过1600多个县级小城市缺失全日制本科大学或学院类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缺失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精英群体的小城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一种“人才荒漠化”的现状。这必将最终削弱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识审美层次,导致小城市很难具备如大城市一样的创意阶层。

由于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发展,极化发展的“北上广深”等大都市与小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地域反差”。这种反差不仅体现在简单的物理空间与产业结构层面,更多的体现为城市性格、城市活力、城市能级、城市自由度、人口多元化等层面。

这种极化发展导致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虽然房价高,竞争激烈,但青年群体仍愿意涌入去寻找机会。在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特别是海归群体放弃回归故乡。这种人口的单向流动,导致小城市乃至一些中西部大城市也难以吸引高素质精英人才。

这种因小城市性格所致的城市文化日趋封闭、活力缺失,最终导致了小城市在庸俗化、封闭化的社会氛围中持续滑向了“小城市发展陷阱”之中而难以扭转。

破解生死困局

中国的小城市想要真正崛起,亟需通过顶层设计与城市发展战略变革,打破小城市发展陷阱,逐步解决小城市病。

首先,城市发展渠道需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才引智。从向大企业招商到向大学招才,这是修复小城市人才构成的一个选项。再者,城市发展方式从扩大增量转变为优化存量。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特色将是未来每一个城市安身立命的基础。做这些工作,是要为发展“止损”,通过治标为“小城市病”的治本赢得空间和时间。此外,城市发展取向从搬迁移植转变为交流合作。以往小城市都希望把大城市的项目和资源直接移植到本地,但并不成功。如果采取交流合作的方式对接城市产学研的高端资源,不强求生产中心、研发中心、人才基地落户,而更加看重交流合作带来的带动效应,或许能减少搬迁移植的风险。

根治“小城市病”不是朝夕之功。要通过与大城市的频繁互动和交流,带动小城市合理分工布局。应当考虑出台政策,鼓励小城市资源的优化升级,嫁接外部资源,以我为主对外合作而不是单纯招商引资。通过双赢的合作带来小城市产业、人文环境的量变,再寻求发展上的质变。这才是小城市的发展之道。(据财新网)

猜你喜欢

大城市人口发展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世界人口日》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城市里的小象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