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佛教音乐探析
2016-05-14崔雅
崔雅
【摘要】陕西省洋县的佛教音乐对于我国的宗教与音乐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与发展洋县宗教音乐对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洋县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对于洋县佛教音乐发展的影响,其次对于洋县佛教音乐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介绍了洋县佛教音乐的艺术特色,最后分析了研究与发展洋县佛教音乐特殊意义。希望本文能够让大家对于洋县佛教音乐能够产生一定的認识与理解,为保护和发展洋县佛教音乐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陕西洋县;佛教;音乐
一、洋县的地理文化概况
陕西洋县的地理位置处于陕西省的南部,汉中市东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汉中市。洋县的北侧是秦岭山脉,南侧依靠巴山,巴山与秦岭在洋县东侧交汇。自洋县向东能够去往宁陕县和湖北省,向西能够去往城固县和汉中市,向北能够到达眉县、周至县和西安市,向南能够达到巴中市和西乡县。洋县地处陕西、湖北和四川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三地文化在此汇集,形成了洋县别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洋县的地处秦岭、巴山之间、黄河之滨,山川秀丽、景色优美,阳光照射时间长且充足,气候温暖宜人,非常适宜居住,这就决定了洋县的历史地位。自古以来,洋县以广播的胸怀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受到战争侵扰的逃难者,为他们提供生存场所,造成了如今的洋县居民多为外来移民的后裔。在外来的避难着里面,存在着一些怀有高超演技技能的僧人,他们怀揣着弘扬佛法的理想,将佛教思想和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当地的居民,为洋县当地文化的丰富以及后来的佛教音乐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
洋县的文化由古代的陕西文化(秦文化)、四川文化(蜀文化)和湖北文化(荆楚文化)交织汇聚而成,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型成立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点。洋县具有独特而且丰富的民间艺术以及发明创造。东汉时期的蔡伦,在洋县龙亭改进了造纸技术,不仅在当时来看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而且他的造纸技术一直沿用至今,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相当卓著的贡献。此外洋县社火表演、皮影戏和佛教音乐都是当地颇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尤其是佛教音乐,由于其流畅广泛、影响力大而成为我国宗教艺术领域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洋县佛教音乐的流传和发展
北魏的孝明帝年间(公元516年~528年),佛教流传至陕西洋县,并在唐朝年间已经显示出兴盛的规模。当时的洋县范围内寺庙林立,著名的寺庙有广湘寺、智果寺、醴泉寺、开明寺、崇法院等。明朝年间,以智果寺的香火最为旺盛,在洋县以及整个陕西都颇具影响力,这也造成了当时整个陕西南部把洋县当做佛教文化中心的局面。时间到了清朝康熙三十年前后,洋县境内的寺庙、禅院、尼姑庵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六十座,洋县的佛教规模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时期。在我国佛教发展的过程中,伴随寺院数量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僧侣人数不断增加以及佛教活动在民间的逐渐推广和普及,佛教音乐,作为佛教活动的重要组成要素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
洋县的佛教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最早出现于北魏年间,在唐朝、宋朝年间发展成型,于明朝和清朝前半叶达到历史最高峰。到了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倡导人们破除迷信思想,导致寺庙走向衰落,佛教音乐自此从寺庙中走出,开始向民间寻求生存空间。
三、洋县佛教音乐的特色
洋县出产的佛教音乐被誉为宗教音乐的瑰宝,在陕西省乃至全国都极负盛名,通过洋县佛教音乐便能领略出佛教音乐在整个陕西文化艺术形式中占据的地位。洋县佛教音乐的历史超过了一千四百年,经过不断的发展与融合,形成了极具鲜明特色和许多不同于其他佛教音乐的特点
1、乐曲量多,丰富多彩
现藏于陕西洋县智果寺的明朝善本经书之中记载着超过一千首的佛教歌曲,其中有超过两百首佛曲流传至今,并且仍然在当地的寺庙和民间被演奏和演唱。
从内容形式上,出产自洋县的佛教音乐大致能够分成三种:经韵、锣鼓乐曲和鼓吹乐曲。经韵就是经歌,是指使用歌唱的形式将佛经吟诵出来,简单来讲就是具有吟诵性质的歌唱,其伴奏乐器为木鱼等打击预乐器或法器;鼓吹乐器是一种器乐演奏形式,所使用的主要乐器为民间俗称的“管子”的管乐器,伴随着当地民间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锣鼓乐曲同样属于器乐演奏形式,通常使用的是鼓吹乐曲中的锣鼓等打击乐器,不使用管乐器,进行单纯的打击乐器演奏。
从曲牌的来出处看,出产自洋县的佛教音乐的曲牌大致存在三个来源:首先是在寺庙中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曲牌,此类曲牌历史最为悠久,最高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后是不同年代从民间音乐曲目中吸收的器乐与戏曲,这一类曲牌来源相当广泛,其中包含来自于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的音乐风格,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还有一部分是对于元朝、明朝和清朝使其来自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曲牌的收录于继承。
从乐曲的演奏形式上来看,出产自阳线的佛教音乐有行乐与坐乐之分。行乐就是民间做说的“行香”,通常是在封建年代人民进行祈雨、迎神活动以及举行葬礼的游行过车中演奏;坐乐指的是民间昨说的“坐场”,通常在寺庙举行法事、庙会等活动时进行演唱和演奏,同时约会在民间举行葬礼(白事)时,在经堂和死者灵前进行演唱和演奏。
从演奏者的身份上来看,出产自洋县的佛教音乐可以分为香花板与禅和板两个大类。香花板就是民间俗称的“应教”,演奏者为“应缘僧”,属于应俗的僧人,香花板演奏的曲目是锣鼓乐曲和吹鼓乐曲。禅和板指的是俗话所说的“禅教”、“禅门”,演奏者为“禅和子”,也就是专门进行佛教修行,了脱生死的僧人,禅和板以经韵为演奏乐曲,相对香花板来说更为严肃。
2、通过对于宫廷音乐精华的吸收,形成了乐曲典雅、悠扬且不失肃穆、庄重的乐曲特点
佛教最早在东汉年间字印度传入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许多社会上流人士和帝王将相开始了对于佛教的信仰,同时成为了佛教忠实的支持者和用力的传播者,随着佛教的广为流传,佛教音乐也开始流传向皇宫和民间。唐朝德宗年间,皇帝李适曾在洋县居住了三个多月,这期间,李适长女病逝于洋县,李适在马畅将其厚葬,并且举办了规模空间壮观的葬礼。葬礼期间,来自宫廷的乐师和寺庙的僧人举行了盛大佛乐演奏活动,向民间展示了宫廷文化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底蕴。
明朝神宗年间,皇太后为智果寺建设了一座藏经阁,并赐经书六百七十八涵,将其供奉在藏经阁内,同时皇帝将负责经书护送的乐队和仪仗队一并赐予智果寺,这些来自宫廷的乐师将宫廷音乐带入了洋县,同寺内僧人一起为弘扬佛法、传播和发展佛乐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3、与民间音乐形式融合,形成感染力强、风格鲜明的音乐特色
佛教音乐在向民间传播的同时吸收了来自民间的音乐特点,形成了一些满足民间百姓需求的音乐风格。为了向使人弘扬佛法,一些僧人离开寺院,深入到民间宣传佛教思想,这期间“变文”对于佛教音乐的民间化起到的了重要的作用。变文指的是将本来居于庙堂之上的经典故事进行世俗化的加工,以便能够让百姓群众接受,达到宣扬佛教思想的目的。变文的过程中,演出者采取了大量的民间曲调和伴奏形式,包括洋县的民歌、桄桄、碗碗腔等,逐渐形成了具有极强地域特色的民间乐曲,其使用的场合也从寺庙转移到民间的葬礼等法事。
四、研究与发展洋县佛教音乐特殊意义
古往今来任何仪式的举行都不能离开音乐,选择仪式所使用的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仪式主办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洋县独具特色的佛教音乐在这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
就佛教法事来说,其面对的不仅是僧人,有时也会有来自民间的善男信女参加佛教法事活动。由于仪式形式的需求,法事的举行时间一般都在几个小时以上,所以法事需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在长时间的法事活动中不至于感觉过于疲惫。具有洋县地方特色的佛教音乐在艺术性上古往今来无人能够企及,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时而恢弘优美、时而细腻婉转的旋律,将当地无论是在寺庙中举办的法事活动还是民间举行的祭祀、祈福活动都变成了一场场极具艺术欣赏价值的音乐演出。值得一提的洋县的“焰口”,演出者能够在长达数小数的演出过程中时而演唱、时而吟诵,其表演功力和艺术价值看成世界宗教艺术之最。
洋县特有的佛教音乐同时体现在艺术和宗教两个方面。在艺术角度来看,洋县出产的佛教音乐是我国古典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宗教角度来看,洋县出产的佛教音乐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宗教与音乐的想互相结合过程,印证了不同年代的历史进程的不同特点,洋县特色的佛教音乐流传至今堪称中国佛教音乐的活化石。通过对于洋县佛教音乐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不同历史时期的佛教与政治、社会、艺术的联系。
洋县佛教音乐不仅是洋县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陕西省和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它能够展示出中华文明在悠久的历史中积累出的独特名族精神和思想财富。通过洋县佛教音乐我们能够感受出来自三秦大地的豪迈与质朴,以及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能够展示出整个陕西宗教音乐的鲜明特点。研究洋县佛教音乐对于研究历史悠久的秦汉文化和中国佛教历史都有着积極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悠久的洋县佛家音乐,我们不仅要挖掘保护、分析研究,同时也需要传承与发展。宗教音乐在现代社会不仅用于宗教活动,也会被当做一般的艺术形式来供普通民众欣赏。想要更好的发展与推广洋县佛教音乐就需要做好对他的现代传承工作,打破其形式上的拘束,继承其核心精神与审美价值,结合新的音乐表现形式,继续将其弘扬、发展,在现代社会发挥其特有的光辉。
本文为课题项目,项目名称:从非物质文化角度审视洋县佛教音乐,项目编号:SLGKY15-09
参考文献:
[1] 周钟. 近三十年我国佛教音乐哲学研究述评[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4(03)
[2] 李小榮. 佛教音乐“契”之含义及相关问题探析[J].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07(00)
[3] 张文静. 对佛教音乐在中国发展过程及其种类的考察[J]. 甘肃农业. 2006(07)
[4] 颜婷婷. 佛教仪式音乐30年间之演变及其传承研究[D]. 西南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