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框架的重构
2016-05-14兰铁梅
兰铁梅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教学框架阅读教学建构思维品质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这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可见,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框架的重构是十分必要的。
一、语文阅读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
语文阅读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初级的审美体验,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理性的分析之下,语文教材中选人的大量的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失去了洋溢的人文气息,精美的文字变成了缺乏人气的知识;在教师精心构思的作文模式训练下,泯灭了学生充满幻想与创造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非两个方面,其一,源于语文学习材料的熏染。语文教材包容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形态和语文层次,牵涉到丰富的文化现象、潜藏着深刻的文化实质。中职语文教材选入的所有作品展示的不只是人生种种的生活遭际,它更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了名家大师的人格境界和他们探究生命意义的理性思索,它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二,来自语文学习的过程。语文学习较之于其他学科,有着其独特性,语文学习的过程很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探究、感受、领悟,对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诠释,对生活自然、历史现实的思索。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探究感悟中扩大视野,体验学习人生,获得成长的滋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语文阅读教学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涵,在建构作品意义的同时建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感悟理解会千差万别,他们对阅读文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诠释、理解,对原作艺术形象的拓展与补充,都会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活体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作品的语言文字、教师的课堂分析及教参所写的要点,学生对语文教学现实情境中的语言现象没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从目标到教学再到评价,始终只是在浅层次中循环,最终结果只是一种表面达成的现象,收效甚少,而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教师说教之中,久而久之的熏染,消磨了学生内在于生命的向往自由、探究创造、追求意义的原始冲动,扼杀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灵性。“中职语文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倾向,改变他们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走进作品,接触作者的灵魂,从而诱发自身缤纷的内心感受,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重组教学内容,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概念;语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也是语文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认为,作为较成熟的教师的教学可分为三种境界:一是钻研新理念,正确理解意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较好的使用教材;二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能成为学生学习真正的引导者与促进者;三是不仅会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而且会开发教学资源,能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对课程进行开发、重组、构建,用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充实教材空间,成为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者。通过教师的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增强学生能根据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选择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
现代网络环境给学生语文学习创造了许多便利的条件,现代社会生活向学生展示了许多鲁迅、钱钟书等前人笔下所从未涉及的诸多新生事物,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体现的阅读过程的互动性、阅读环境的开放性、阅读内容的丰富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的形式已不再局限于黑板—粉笔,拘泥于教师—学生—教材文本,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界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网络共享世界文化资源,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的教师要以开放、自由的心态改变教学模式,真正实施“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Z].国发[1991]55号,199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赵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山区劳动力转移[J],求是,2006,(2).
[4]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