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2016-05-14谷玉红
谷玉红
通过调查医院对中职护生实习期间的内科护理工作能力关注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实训项目的重要性,探讨中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体系建设模式。结果显示,深入优化课程体系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临床调查护理工作能力课程体系建设上世纪末,护理教育迎来了国际化时代,护理教育的全球化进程空前加速,对高层次、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护理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中职教育必须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同时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长足发展之路。为帮助我校内科护理学专业毕业生成为护理教育国际化的“天之骄子”,石河子卫生学校对毕业生在各家医院实习期间的内科护理工作能力实施了大量的临床调查和分析,侧重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三方面的考察,试图进一步深化改革《内科护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适应当代医疗卫生市场的人才需求,以期应对新时代下的特殊市场需求,从根本上贯彻和落实“十八大”关于深化中职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会议精神。
一、实训调查
就医院对毕业生在校期间开设实训项目的关注度进行了分级调查,具体包括了血糖仪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氧气雾化吸入疗法、体位引流、心电监护、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腹腔穿刺术、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术、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透析疗法的护理、血液透析术、腹膜透析术、骨髓穿刺术的护理配合技术和配置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技术等16项实训项目(为了描述方便,依次用编号1-16表示)。具体问卷结果,如图1所示,某个实训项目编号对应直方图的高度,表示持认同观点(认为该实训项目具有很重要)的人数。
二、课程设计
分析上述调查结果不难发现,石河子卫生学校需要对课程体系内容重要性进一步的调查。石河子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课程9大知识体系(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护理、血液疾病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护理、风湿性疾病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和急症病人疾病护理等,为了描述方便,依次用编号1~9表示)在整个教材中所占的内容比重如图2所示。石河子卫生学校当前实行的课程体系和建设方案中所分配的课时比例如图3所示(包括实训项目,编号10)。比较《内科护理学》9大知识体系所占比重与石河子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教学课时分配,并结合《内科护理学》知识模块的价值分级结果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内科护理学》9大知识体系所占比重切合各个知识模块价值分级的结果(图1),而石河子卫生学校现行课程体系和建设方案也与其相得益彰(图2与图3)。但是,石河子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课时分配中,实训项目仅占7%(图3),这与医院对毕业生在校期间开设实训项目的关注度相去甚远。当前石河子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课时分配中,实训项目仅仅分配了10个课时,即使只考虑医院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前6项实训项目,平均每个实训项目所占的课时还不到两个课时。面向医院需求、以临床调查为基础,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属于广泛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则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内科护理学》课程建设工作中,深入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训项目的重要性,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三、改革建议
综合本文的调查和分析结果,石河子卫生学校《内科护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良好,这为其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十八大改革精神奠定了基础。从医疗卫生市场长期需求分析结果看,《内科护理学》课程实训项目所占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这势必对导致本课程九大知识体系所占课时比重的下降,进而对于课程建设是一个挑战。以教学研究与实验为导引,逐步提升实训项目所占比重,最终找到现行课程体系改革的“黄金分割点”,才是优化课程建设方案的终极法门。
参考文献:
[1]张燕京.急救护理技术(中职)[M].北京出版社,2011.
[2]郑丽忠,刘振华,李兵.内科护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3]谢露静.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