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2016-05-14鲍雪青
鲍雪青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数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评判标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够得到好的分数,努力的死记硬背知识点,不求甚解。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它的学习更需要多交流锻炼。因此本文将针对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推动对英语实践能力的注重和提高。
英语教学实践能力重要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学习英语的目的发生了改变,学生失去了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但是作为一门语言,学习了它就应该去运用。而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对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使得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之后,依然是“哑巴英语”。因此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课改的要求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冲击,在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改变过去只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讲授和学习,要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英语的实践能力。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英语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之处。很多老师和学生停留在只要掌握好单词和语法就能学好英语的认识上。学生把英语的学习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学,忽视英语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实际交流的能力。但是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的英语,要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的措施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改变对英语的认识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清楚。而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这门语言,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因此判断一个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不单单是看试卷的分数,还要综合英语实践运用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不要把英语的教学局限在英语考试分数的提高上,不断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2.加强课堂的互动,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加强课堂的互动,是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的重要手段。英语课堂是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有必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的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和场所,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对话的乐趣,从而真正的掌握这门语言。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养成边学边练的习惯,学会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3.提高老师的英语素养,创设更多的英语实践空间
英语老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英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老师起着绝对的引导作用。因此,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英语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运用。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才能及时的发现并给予纠正,进而为学生英语实践创造更多的空间。
4.加强英语学习氛围的建设,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老师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英语活动来加强英语学习氛围的建设,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英语进行主题班会的讨论,开办英语角或者举办英语辩论赛、故事会、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运用英语,和老师学生见面的时候学着用英语交流,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英语回答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习会认识到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从而越来越喜欢学习英语,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样英语的实践能力就会增强,如此循环,学生的英语成绩不但有很大的进步,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更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综上所述,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要转变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加强对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和空间,鼓励学生用英语去交流,而学生更要重视英语实践的重要性,利用身边的科学技术或者其他途径,多进行英语的运用和实践,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英语竞赛对强化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探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2-24.
[2]贾良彦.浅析如何用好影视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J].才智,2015,(18):114.
[3]陈冬艳.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01):137.
[4]陈志松.重视英语实践能力的感悟与训练[J].语数外学习,2013,(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