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止于效率
2016-05-14张骅
张骅
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效率,重视教学环节技巧,但忽视课堂文化培育和学生思维发展。教学改革不应止于效率,必须坚守育人树人的宗旨,遵循教学的内在秩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育人价值教学规律思维能力“高效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普遍提法。但当下教学所追求的这种“高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的高效,应试学习的高效,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淡忘了教学的教育性,缺失了教师的人文关怀,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有真正的长效和高效,难以提升课堂的品质品位。优质的教学不能只有效率,还必须坚守育人树人的宗旨,遵循教学的内在秩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理想的课堂,必定坚守育人的宗旨。教学一定具有教育性,应该牢牢指向人的发展。学校教育需要思考和回答这样的问题: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这样的教育。学科教学必须思考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等基本问题。“教什么”回答的教学的内容,“怎么教”回答的是教学的策略、方法、方式,“为什么教”回答的是教学的价值取向,即教学为了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当课堂只追求效率的时候,很容易忽视教学的价值取向、意义、目标,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信心、动机、信念,忽视对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关照和思考,忽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些贯穿人的一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加以培养,无论如何不能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过于强调教学效率,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使环节模式成了重要的,而关于环节模式的意义却没有追问。有句话流传很广: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课堂改革中,“为什么教”的问题往往被淡忘了。
夏丏尊先生说:“学校教育如果单从外形的制度与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的好,有人又说圆形的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池之为池的“水”,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人文、人性、文化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意志、思维方式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是诚实、善良、正直、感恩、同情等德性的培养。它们不是具体的知识,却能驾驭知识,驾驭人。教学必须从知识中生长起良好的思想品德,生长起智慧。
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应当是价值追求。真正有效的课堂,不在于用多快的速度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而在于让知识的习得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堂上邂逅。只有理性知识的堆积而缺失情感价值引导的教育是跛脚的教育,无法实现人格的形成和人健康发展。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过程,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表层,而通过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真正的学习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深度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思维方式、价值文化等,是指向能力及素养的学习。没有任何思想含量、没有思考难度、没有思维品质提升的学习,都无法提升学习的品质。
好的教学,一定是育人与教书巧妙地融合起来,重视以思想品德来关照知识技能,让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体现道德的意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承担起培养人的重任。
第二,理想的教学,必定遵循教学的内在秩序。教育有其精美的内在秩序,即教育原理。相信成长的力量,尊重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成长,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教育的基本法则。
过分强调教学的及时产出,快速推进,可能与教学过程本身的动态复杂性相悖,把师生的生命都机械化了,使他们成为快速运转的教学机器上的一个个齿轮,再也感受不到生命成长的喜悦。教学过程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慢下来,如同听音乐那样,一首歌该几分钟就几分钟,不能加快来听,否则就不是那首歌了,整个感觉就破坏了。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确定系统。教学里存在大量混沌的、灰色的地带,在这些地带,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学手段都能产生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育教学所作用的人,其生命成长本身就具有致密、混沌、繁杂、非匀速的特征。同样一个教学方式技巧,对部分学生是高效的,对有些学生是低效的甚至是反效的。试图设计出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获得高效发展的方案,是不现实的。教学改革没有单一答案,教学模式带有个体经验的色彩,往往难以复制。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安娜·拉维奇说,“在教育中没有捷径,没有乌托邦,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没有神话也没有童话。学校的成功很难像生产线一样移植。”单一模式容易变成机械化流程,让教师没有了独立思考。不加理解消化和改进而套用现成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无所适从。正像寓言说的,青蛙问蜈蚣:“你有上百条腿,是怎么走路的?到底是先迈哪条腿,然后动哪条腿的?”蜈蚣苦思不得其解,最后反而连路也不会走了。
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行为,更是一种深切的生命关怀。教学改革更应该关注那些有温度、有品位、有文化的细节。或许,慢下来,才能考量教育的价值,关照教育的终极目标,让课堂呈现出清淡,朴素,隽永,沉静的大气,让教育走得更好更远。
第三,理想的课堂,必定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是人的发展的内核,是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心理基础,是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我们现在谈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更多的着眼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知识,把过程与方法当作知识,把科学素养变作知识,甚至把道德也变成知识灌输。我们思维方法、科学素养全部矮化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等于剥夺了思考的机会、思维训练的过程。我们恨不得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指教学目标的达成,恨不得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我们力图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世界,反倒把自己和学生给淹没了。学生知道了知识,却不知晓知识间的意义和联系。掌握了解题方法,却不能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道理。他们手里握住了大量的“枝叶”,却放弃了最为重要的“根茎”。
方法的知识,对学生具有终身的意义。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钱学森说,“连思维都不科学,哪还有什么科学?”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思维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具体知识的获得。优秀的课堂,其结构逻辑建立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之上。优秀的教师,可以透过知识的表层看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路径。山东省优秀初中教师刘建宇的一节数学课,只讲了三道题,分别是有理数加减、整式加减和简单方程。为什么三道题花了整整一节课呢?他解释说,这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明白数、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即数是为式服务的,式是为方程服务的,而方程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把数、式和方程打通来思考,是思维的深层次问题。
知识服务于思想方法。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课堂上重视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学生才能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等于难度学习,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但教给学生的是思想方法的完整性。或许从一节课、一个学期来衡量,这样的教学效率可能是不理想的,但从三年、六年,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说,肯定是长效的,有价值的。因此,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应该将时间适当拉长,给学生以足够的安静生长的时间,也给教师从容施教的空间。
知识创造的过程中,一定遵循某种思维规律。教学就是要找到知识中思维的痕迹,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提示蕴含在不同显性知识下的相同的思维方法、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有人说,三流的教师讲知识,二流的教师讲方法,一流的教师讲基本思想和方法产生的过程。优秀教师不在于会做题、会讲课,而在于能够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知晓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和教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视角,化繁为简,凸显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质感,让课堂呈现出一种阔大的气象和格局,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