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课堂,指导作文

2016-05-14王凤芹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课堂

王凤芹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以及提高习作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富有真情实感的所见所闻、感受和愿望呢?多次的习作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的方式进行指导作文,收获斐然!

走出课堂指导作文习作教学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进行练习习作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生经历了一、二年级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从拼音到识字,从对字的偏旁部首的学习到整个汉字的书写,无论从认字量、识字量还是对词汇的理解、运用上,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仅仅是反映在对语文知识的初级认识阶段。步入三年级后,一下子上升到写作,确实让很多学生感到力所不及,能所不达,这也是令许多教师一直头疼的问题所在。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组织的能力上,而且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知识的丰富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如何增强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以及提高习作的能力。我认为,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个人从教多年来一直探讨并坚持不懈挖掘解决方法的一个研究课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年段的习作目标:(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得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年段的习作目标,我通过多次的习作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走出课堂,引领他们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去观察、采录、感受自然界的万物以及人类生存的千变万化、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肢体上的看、听、闻、品,体会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继而再回到课堂上指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表达,最终我发现,走出课堂后所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与在课堂上仅靠文字讲述所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相比,前者的水平远远超出后者的水平。可见,“走出课堂,指导作文”,收效斐然。

实践一:当学生在课堂上学完了长春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第一板块《春天来了》的几篇文质兼美的诗文后,学生们不仅从书面上学习到了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也仿佛看到了作者笔下美丽的秋景,听到了美妙的秋声,品尝到了秋天丰收的味道,但这种感觉可能稍纵即逝,无法达到让学生们记忆深刻并能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到自己习作当中去的的效果。为此,当学生掩卷诵读、咀嚼品味后,我便即时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是否愿意同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觅和感受你们眼里的秋天,然后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呢?”话音刚落你,学生们的欢呼声,雀跃声响彻课堂,他们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我,仿佛向我表达了他们想要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的渴望和想要揭开秋天神秘面纱的向往,我无暇再做任何思考,便让学生带上钢笔和记录本,立刻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我们来到了农田、菜地和果园,一片片丰收的景象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他们从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了玉米、高粱、稻谷、大豆、棉花等农作物以及黄瓜、豆角等蔬菜和沙果树、杏树、葡萄等果树的外部形态、色彩及内部构造,他们边看、边说、边记录。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一边指导观察方法,一边告诉学生用打比方、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形容各种物品的形态、色彩和味道,让学生通过触摸、嗅闻、聆听、品尝的方式,互相谈论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事甚至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我便用鼓励的话语肯定他们的正确之见,修正他们的错误之处,从而加深他们对问题的印象,巩固他们的记忆。回来的路上,同学们想快乐的小鸟一样高唱秋天的歌曲,诵读着刚学过的赞美秋天的诗文,兴高彩烈地回到了教室,课堂上原有的愁眉不展、苦背诗文的表情早已烟消云散,一扫而光了。

一下午的观察和讨论,并没有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没精打采。相反的,重返课堂后,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急匆匆打开记录本便开始整理材料,生怕落于人后,似乎所有的关于作文的难题都被他们攻克。我告诉学生们:“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以用诗歌的形式,也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只要把你们眼里的秋天真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学生们很快便打好了草稿,然后都争先恐后地想读一读自己的第一篇习作,经过修改,一篇篇质朴的文章便呈现在我的面前。

这次作文指导虽然花费了一下午的时间,但学生们都愉悦地、轻松地完成了本次习作。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一篇篇完整的作文,高兴、欣慰之余,我深深地陷入了反思,反思以往的作文指导,教师通常会把学生的写作定格在课堂里,用语言提示,用下水文引领,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拿出一篇篇范文让学生来背诵,再一篇篇来默写,但收效确甚微。更可怕的是,这种封闭式的课堂作文指导,使学生的发挥空间变窄,作文变得枯燥没有生气,不仅如此,经历多次的失败后,还会让学生们产生对写作的恐惧和厌恶。相反的,实践证明,走出课堂去指导作文,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调动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能够做到写作时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实践二:这次习作学生完成之后,我便趁热打铁,又让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练笔,观察一种植物。

我把学生带到课堂外,按照事先分好的两个观察小组,学生观察了校园里的蓖麻和向日葵,要求从整体形状到局部的茎、叶、花和果,重点观察其果实并以它们的名称定为题目,进行书面写作。我分别深入两组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时时启发提问、诱导学生。比如,向日葵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向日葵的花盘在冲谁笑呢?果盘为什么低下了头?它们的果实都有什么用途?蓖麻子和向日葵丰收了,是谁辛勤劳动的成果?你们喜欢它们吗?你们更爱谁?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寻找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他们把通过观察得来的结果运用到写作当中去,比较轻松地完成了这次习作。从这次习作完成以后,我布置学生每周写两篇观察日记,可以是植物、动物、物品或人物,要求写出自身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我每周检查一次,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便于学生提高写日记水平。从每周的观察日记检查中我发现,在写观察日记中,孩子们的作文水平的的确确在一天天提高,学生不在惧怕写作文了,把写作文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走出课堂,指导作文”。以上两个教学实践仅仅是我从教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范例。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指导的确可以尝试着不拘一格地走出课堂,大胆引领,一箭多发地让学生学会观察,懂得感受,乐于抒发。“走出课堂,指导作文”,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而且还为学生拓宽了创作的视野,使学生的创作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从而改变了在课堂上那种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生搬硬套、冥思苦想而仍无法得出构思的写作僵局!

正所谓,实践是创造之源。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战争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亲自考察。当他写道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时,总感到描写的很抽象、不具体,他决定亲自去当时战场遗迹考察一番。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他的地形面貌牢牢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图,标上了一条地平线和树林,标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及当年会战展示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他又把自己观察到的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认真地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弄清楚明白了,他才做到桌边,重新来写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把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场面,写的不仅生动、具体,且色调明朗、壮观。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司马迁也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在动笔之前,司马迁游历过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寻访现任的遗迹。他曾经访问过夏禹的遗迹,访求过韩信的故事,访问过刘邦、萧何的故乡,考察了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与和平》和《史记》的成功,是实践产生的经典之笔。“走出课堂,指导作文”是我从教多年来所得的实践真知。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了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终将实现“学以致用”。我借此题,将我从教的经验与同仁们一同分享,也相信“走出课堂,指导作文”,将会让我们指导的作文课实现多姿多彩、声情并茂,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丰富阅历、笔下生风,最终写出一篇篇优秀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